关注课堂生成,促进有效课堂
2013-04-29金东权
金东权
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教师经常觉得越来越不会教科学了,主要的问题就是不知如何面对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科学课的教学主要有三项工作,即课前预设、过程指导、评价。课前的精心准备有时不一定能在课中顺利实现,一个原因就是课中往往学生会生成许多问题。这个情况在公开课中相对较少,因为学生在公开课的场合中相对更“配合”教师,教学也会较顺畅,但在平常课中这种“干扰”的出现比例就较高。出现这种情况后,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无视学生的生成,继续完成教学目标,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照顾学生的生成,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可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随时准备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增进课堂的有效性。
一、弹性预设,从学习目标的动态生成看有效课堂
1.钻研教材,改变备课理念
传统的备课,备的是教材,备的是教学设计,这往往需要老师在某些方面动一番脑筋,如导语、衔接的设计,知识的迁移等。在采用动态生成法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虽然不过分细化,但是,对教学的过程更需要关注与思考,如教材中哪个环节可能引发学生反应,产生生成;哪些难点需要创设情境,准备生成;哪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生成等。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设计”,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的弹性空间,同时这种预设是一种板块式的设计,而非程序式的线性设计。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生成性教学后,教师备课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因为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因此,老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有效应对课堂上学生的生成。
2.了解学生,促进课堂生成
教师的备课重心还应转移到备学生上来,充分地了解学生是处理课堂生成的必要条件。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基础,奠定课堂生成的准基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每天获得的信息量在快速增长,很多学生的知识储备是我们科学教师有时想都想不到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能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如教学《稻谷的观察》一课时,学生在想象画稻谷后,老师提问:“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稻谷?”从而引起学生深入思考。这促使每个学生迫不及待想去观察稻谷,老师就安排了第一次观察。当同学们画了稻谷、总结出稻谷的特征后,因为有的同学忍不住剥掉了稻谷的壳,老师就因势利导:“我们把去掉壳的稻谷叫糙米,想研究糙米的特征吗?”观察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在教师提供的观察材料中选择材料,进行第二次观察。这样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并最终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可见,一个成功的预设,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了滋长的“土壤”。
(2)了解学生兴趣,找准课堂生成的激发点。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针对不同班级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有的班级很喜欢科学课,喜欢在严密的科学探究实验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设计时就可以放开一些;有的班级对科学课兴趣不大,教师就应想办法让课堂语言丰富些、幽默些,吸引学生的注意,逐步培养其兴趣,设计时就可以保守一点。
3.广集器材,激发生成元素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科学课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是进行探究的必要保障。如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探究实验,则材料大同小异,准备起来比较容易,而生成式的科学课堂教学则倡导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这就造成了材料准备上有难度。虽然学校按标准配足仪器,配备了工具箱、学具袋,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全部配齐,所以让学生将身边可利用的材料带进课堂,既解决了学校教具学具不足的问题,又能按规范上好科学课,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如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寻找淀粉的踪迹”,课前我让学生准备验证是否含有淀粉的食物,课堂上学生带来食物数量之多让我感到吃惊,甚至还有叫不出名字的,课堂上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了这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激情,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优秀品质。
二、过程指导,从科学探究的动态生成看有效课堂
1.及时应对及整合各种生成信息
教师在做好预案后的实际教学中,仍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和措施,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顺畅,知识、态度、能力与价值观在动态中生成。有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整合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产生最大的效益。在运用经整合的信息时,往往又会产生新的信息,而这些新信息的运用处理,能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当然,对课堂中无用、次要的信息,我们就需要根据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整合,舍末逐本。
2.注重对各环节生成的总结
学习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的积极举措。
(1)课前引导,激发生成。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把教的角色转为导的角色,教师就要为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创造条件。有很多科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外,更应提倡让学生课前去做科学,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时,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识树叶,但是对树叶的特征却还很模糊。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周就布置学生去树林里搜集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构造。有了课前的体验,有关树叶的知识已潜伏于脑际,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生动,学习者也变倾听为踊跃参与,知识获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生成。
(2)课中探究,多维生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学生的做中思、做中学便由此展开。如我在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时,对于使马铃薯浮在水面上的液体是盐水还是其他的液体,学生观点不一。我就让学生按照个人的想法重新分组,想法相同的同学归属为同组,每组想办法证明各自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让各自的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初步达成共识,然后将自己小组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实验设计的方法有:①各小组分别把自己认为可能的溶液配好,然后放入马铃薯进行实验;②用小铁片和蜡烛把原来做实验的液体做蒸发实验,看看结晶的物体是什么……结果各自的溶液都能使马铃薯浮在水面上。这时学生们又议论开了,有的又想到了用新的方法来证明,但最终大家无法确定是什么溶液……在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质疑,以及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自我反思。通过做中的反思探究,动态地多维度理解,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3)课后延伸,持续生成。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科学的角度运用所学如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用于生活,将探究实践的兴趣延伸到课后,这何尝不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所在?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只要我们主动构建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把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科学课堂就一定会充满勃勃生机。
三、多元评价,从学习的策略看有效课堂
传统的课堂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教师对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独特的看法持不愠不火的态度,要么是不管对错,一律肯定或否定,要么是含糊其辞,不予深究。《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展示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展示学习的过程。教师评价时要指出学生回答中所包含的智力价值,以及采取了何种学习方法,教师此时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跟着学生走。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如果能很好地处理这个已经生成的“动态”,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科学课堂精彩纷呈。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