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2013-04-29王刚
王刚
[摘 要]对学生而言,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为之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尤为重要。提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寻根究底探由头和对症下药施妙方这两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学困生; 阅读能力;对策;探究
学生之所以在阅读上有差别,不外乎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如何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特别是对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寻根究底探由头
1.基础较差,习惯不好。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是长期以来的散漫造成的。基础最重要,而有的家长说,孩子上幼儿园时无所谓,反正也不学东西,所以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迟到旷课更是家常便饭,以致进入小学后也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久而久之,课程就跟不上,识记的东西也学不会。
2.认真不够,兴趣不高。学困生的自我约束力不高,似乎总是比优秀生更好动,这样的状态要求其能静下心来读文章,更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文章,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外书的选择上多下点功夫,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
3.氛围不浓,监管困难。每一位学困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家长不在身边,平时只靠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监管。隔代教育的弊端几乎一直在孩子的身上演绎着,可是家长们却认识不到。他们只管孩子的物质生活,对孩子的教育根本不懂得如何下手,或者是简单粗暴的打骂,或者根本就是不管不问。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聪明的学生也会成为厌学的“困难户”。
二、对症下药施妙方
1.循序渐进,纵向比较。开始帮助学困生时,不要有太高要求,每个班里在阅读上有困难的学生也并不多,教师可以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以聊天的方式咨询他们对阅读的看法。很多学生都说,就是看不进去,或者是读着读着就“神游天外”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文章读起,不和优秀生比,只和自己比,只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等这些学生重拾自尊树起自信,读书在他们眼里就不再困难。
2.有的放矢,贵在坚持。学困生对读书没有感觉,源于他们感觉不到读书的意义,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时间久了,就对读书失去了兴趣。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要表达一些东西,或叙事阐述,或抒发感情,或揭示道理,学生最起码要读懂文意。只要目的明确,任务轻重合适,学困生也是可以取得一定的阅读效果的。
学困生大都好动,能够坐住“冷板凳”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可能会在教师的鼓励下比较认真的读“一阵子”。要是能长久的坚持下来首先要及时地跟得上节奏,每天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其次是循序渐进地加量,哪怕每天多坚持5分钟也是胜利。教师的坚持比学生的坚持更重要,教师每天监管到位,学生就有压力和动力,哪怕是被动坚持也是有必要的。
3.活学活用,激发兴趣。读与写是分不开的,能从读中悟出东西然后写出来,这将是一个质的飞跃。比如“采蜜本”“好句集锦”“佳词妙语辑录”等,都是最初的积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鼓励学困生开始“创作”,拿起笔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实现阅读能力质的飞跃。
孩子喜欢比赛,在竞争中的情绪最高昂。教师们不妨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朗读比赛”“好书推荐”“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活动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读书方法”和“读书心得”的交流平台,营造出更浓的读书氛围。
4.分类引导,做好协调。学困生的阅读能力本来就差,非常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同一年龄段的男孩和女孩喜好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好引导和推荐。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推荐书目,更易于学生接受,当然就有利于“解困”。
说到阅读课外书,家长也有着很重的责任。尤其是学困生的家长更需要和教师常联系,配合好教师的“解困”工作。学生在家长跟前的时间比在教师跟前的时间多得多,尤其是周末,完成作业以后还有着大把的时间。家长要好好利用每个周末,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困生家长有必要在周末时多咨询老师有什么要求,在家里为孩子制定一个“读书计划”,监督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学校家长相互配合,才能让学生坚持下去。教师提要求,家长来监督,学生一定会有所进步。
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如果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学困生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困”,而且还可以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享受阅读的乐趣,健康地成长。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