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
2013-04-29吴聪娣
吴聪娣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指出:追问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的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理解。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热闹的课堂,老师在不停地提出问题,学生在不停地回答问题。表面看上去,学生的思维活跃,但认真倾听,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孩子的回答只是停留在表层,课堂学习之后,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提升。
问题的设置绝不是为了学生的回答,而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如何以有效的追问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真正促进学生的思维呢?
一、深入文本
语文课堂中,许多老师的追问流于形式,没有实效,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刻,预设不够充分。只有深入理解文本,充分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才能使每一次追问都有价值。
《丑小鸭》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一开始就描写了丑小鸭出生的经过。对于丑小鸭得名的原因和丑小鸭的样子,孩子们通过阅读,很容易掌握。而课文第2节一连用了好几个叠词,生动地描写了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在教学中,老师该如何通过有效的追问,引导学生体会安徒生作品语言的妙处,让学生从“学课文”走向“学语文”呢?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第2节一边想象,丑小鸭长什么模样呢?
生:我从课文中了解到这只小鸭又大又丑,因此大家叫他“丑小鸭”。
生:丑小鸭长得很丑。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很大,身子很瘦,实在太难看了。
师:那么,安徒生爷爷又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丑”的呢?请再读读最后一个句子。
(学生读句子后交流。)
生:课文是这样写的:丑小鸭的毛是“灰灰的”,嘴巴是“大大的”,身子是“瘦瘦的”。
师:是啊,安徒生爷爷用“灰灰的、大大的、瘦瘦的”这些词语描写了丑小鸭的“丑”。我们把这些词语叫“叠词”。
师:你们也能用这种方法,用叠词来说说其他鸭子的样子吗?(出示其他小鸭子的图片)
生:其他鸭子的毛黄黄的,嘴巴小小的,身子圆圆的,多么可爱呀!
生:其他鸭子的毛嫩黄嫩黄的,嘴巴扁扁的,身子胖胖的,多么惹人喜爱啊!
师:瞧,用上了这些叠词,我们更感受到了这群鸭子的可爱!以后,我们描写一些小动物的时候,也可以用上一些叠词,句子就会显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了。
在教学中,老师进行了第一次追问:安徒生爷爷是怎样描写丑小鸭的“丑”呢?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找到了描写丑小鸭的词语,老师及时点出这就是“叠词”。接着,老师又一次进行了追问:你能用上叠词来说说其他鸭子的模样吗?孩子们看着图片,运用叠词描述其他鸭子可爱的样子,学生在运用中又一次体会到了叠词的妙用。
老师从“教语文”的角度解读了文本,并通过两次追问,帮助学生体会到了丑小鸭的“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安徒生文字的奇妙,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促进探究
由于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小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往往停留在浅层的思考。教师的追问正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重要策略。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进行即时的疏导、点拨,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加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
《和时间赛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笔下的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的文章。课文给我们以深深的启示: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时间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较难理解。学生对“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我怎么和时间赛跑”这两个问题的理解,很容易停留在表面。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追问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究。
教学片段:
师:“我”和时间赛跑,做了哪些事情?
生:太阳还没落山,“我”就狂奔回家。
生:“我”还和西北风比赛。
生:“我”十天就做完暑假作业,还常常做哥哥的作业。
师:“我”明明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可为什么还要和时间赛跑?请同学们阅读关于林清玄的生平介绍,想想你们有什么感悟。
(出示林清玄资料)
生:林清玄应该是这样想的: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抓住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多做很多事情。
生:林清玄17岁开始发表作品,30岁前就获得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这是因为他非常珍惜时间,才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生:时间是很宝贵的,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珍惜时间的人可以利用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生:林清玄7岁开始背诵唐诗宋词,8岁获得了全台湾儿童绘画赛优选,10岁就开始读小说,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我觉得,林清玄一直都在和时间赛跑,而且他成功了。
师:是的,林清玄用自己的故事生动地告诉了人们: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进行了追问:“我”明明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可为什么还要和时间赛跑?请阅读关于林清玄的生平介绍,想想你们有没有新的感悟。学生阅读了作者林清玄的生平故事,生动地体会到了“和时间赛跑”的含义就是: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他们也从林清玄的故事中感悟: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三、引领感悟
追问,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更重要的是,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不断感悟的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有时候从表象上看,教师所提的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但是学生的思维还有可拓展或开掘的可能和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追问策略,引领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丑小鸭》一文第5节中写到“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对“悄悄”一词的理解,许多老师一带而过,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利用追问的策略,帮助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声音呢?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他是怎样过日子的呢?
生:他每天都悄悄地过日子,一个人静静地在芦苇里生活。
生:丑小鸭不和别人交往,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
师:同学们,联系课文的第3、4节,想想他为什么要这样悄悄地过日子呢。
生:因为他长得丑,所以他一生下来就受人欺负。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
生: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所以,他只好白天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生:丑小鸭害怕再受到别人的讥笑和欺负,所以他悄悄地来到湖边的芦苇里过日子。
师:是啊,为了不再受到欺负,丑小鸭来到了湖边的芦苇里。你们想想,他会怎样悄悄地过日子呢?发现其他小动物时,他又会怎么样呢?
生:丑小鸭平时不敢随便出门,走路轻轻的,总是怕惊动了别人。
生:当芦苇里飞起一只鸟的时候,丑小鸭会紧张地缩成一团。
生:当他远远地看见一只水鸭,他会马上绕道离开。
生:他一听到猎狗的声音,就会赶紧找一个地方躲起来。
生:有时候,他听到阵阵风声,心里也会很害怕。
师:是啊,丑小鸭就是这样悄悄地过日子。读到这里,你对“悄悄”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此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只丑小鸭?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可怜的、孤单的丑小鸭。
生:我觉得丑小鸭已经变成了一只惊弓之鸟。
生:丑小鸭非常孤独,非常悲惨。
老师紧紧抓住“悄悄”这个词语进行了两次追问:“丑小鸭为什么要悄悄过日子?”“丑小鸭是怎么悄悄过日子的?”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对丑小鸭内心情感的感悟,激发了孩子们对丑小鸭的无限同情。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文本,准确、清晰地理解和把握问题,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积极参与对话的整个过程,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作用,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促进探究,引领感悟,让追问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课堂充满智慧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