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炭疽病抗性资源筛选

2013-04-29吴庆丽,秦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炭疽病病斑抗性

吴庆丽,秦刚

摘要:调查了46份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对辣椒炭疽病(Collectotrichum sp.)的田间抗性表现。结果表明,19份材料对辣椒炭疽病有较强的抗性。以成都及近郊县的主要致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接种菌源,采用针刺接种法对绿色成熟果(青熟果)和红色成熟果(红熟果)的23份辣椒资源进行辣椒炭疽病抗性筛选。结果表明,9份材料表现为抗病,6份材料表现为耐病,8份材料表现为感病。室内抗性筛选结果与田间抗性表现基本一致。

关键词:辣椒(Capsicum annuum L.);炭疽病(Collectotrichum sp.);抗性;筛选

中图分类号:S436.4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5-1084-02

Screening on the Resistance Resources of Capsicum anthracnose

WU Qing-li,QIN Gang

(Department of Agriculuture and Horticulture, Chengd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engdu 611130, China)

Abstract: Field 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46 pepper materials on Capsicum anthracnose was investigated. It showed that 19 materials had a C. resistance to Capsicum anthracnose. For further acquiring resistance resources of C. anthracnose, 23 pepper materials were inoculated the primary pathogen(C. gloeosporioides) of Chengdu and suburbancounty by green and red mature fruit acupuncture inocu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9 materials showed resistant, 6 materials had tolerance of the disease, 8 materials were susceptible to the disease. The results of interior resistance screening we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resistance performance.

Key words: capsicum(Capsicum annuum L.); anthracnose(Collectotrichum sp.); resistance; screening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在全国均有发生,在辣椒产区四川省发生尤为严重。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引起采前和采后的果实腐烂;也危害叶片,引起落叶。通常在苗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一旦进入结果期症状表现明显,但此时已造成重大损失,防治难度非常大,故生产上该病很难防治。因此,只有培育抗病品种才能安全、经济、有效地防止该病的发生。关于辣椒炭疽病抗病性鉴定及抗性资源筛选,前人已做了一些研究[1-5]。试验采用田间抗性观察,结合室内针刺接种法对部分辣椒资源进行了炭疽病抗性鉴定与筛选,以期明确各材料抗性水平,为辣椒炭疽病的抗病育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辣椒资源来自成都金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西金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成都市蔬菜种业协会。以成都及近郊县的主要致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接种菌源。

1.2 方法

1.2.1 不同辣椒品种果实成熟期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 试验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实训基地进行,试验地海拔534 m,年均气温15.6 ℃,最热月(7月)平均25.4 ℃,最冷月(1月)平均5.2 ℃,极端最高气温37.8 ℃,年均降水量1 000~1 400 mm,相对湿度75%~80%,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中性偏酸。

辣椒株行距40 cm×50 cm,畦面宽1 m,高20 cm,畦沟宽30 cm,每行两株辣椒。2010年2月25日播种,播种前未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2010年4月18日定植,采用银灰色地膜覆盖,定植时施足底肥,常规管理,整个生长过程未施入任何农药。2010年7月22日(果实成熟期)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田间发病情况,病斑直径≥1 mm的视为发病。

1.2.2 辣椒成熟果针刺接种法 参考文献[3-5]的方法略做修改。分别采集绿色和红色健康成熟果,经75%(体积分数,下同)酒精表面消毒后,用针刺悬滴法接种。每品种12果,在果面上刺两个接种点,将配制的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6个/mL)滴于接种点上,置于人工气候箱中保湿培养,温度25~28 ℃,每天光照12 h,相对湿度95%。第七天调查发病情况。病斑直径≥1 mm的视为发病,统计发病率。以健康果实接种无菌水的做对照。

1.2.3 调查方法和品种抗病性划分标准 采用成熟果调查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直径≤0.5 mm;2级,病斑直径0.5~1.0 mm;3级,病斑直径1.0~2.0 mm,病斑上无霉层或有少量霉层;4级,病斑直径2.0~3.0 mm,病斑上霉层较多;5级,病斑直径>3.0 mm,病斑上有大量霉层。

品种抗病性划分标准:高抗(HR),病情指数0~5.0;抗病(R),病情指数5.0~20.0;耐病(T),病情指数20.0~40.0;感病(S),病情指数>4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辣椒品种果实成熟期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在辣椒果实成熟期对46份辣椒资源进行了发病情况调查(表1)。从表1可以看出,材料13、20、23、25、26、204、206、207、208、209、210、211、220、302、303、304、305、310、311等19份材料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均未发生辣椒炭疽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为0,表明这些辣椒品种在田间对辣椒炭疽病有较强的抗性;2、3、4、6、7、8、9、10、12、14、15、17、18、19、221、222、223、224、225、226等20份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较高,表明这些辣椒品种对辣椒炭疽病抗性较弱;5、21、22、24、201、202、203等7份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较低,表明这些辣椒品种对辣椒炭疽病有一定抗性。

2.2 辣椒离体果实接种鉴定结果

用离体果实针刺接种法分别对23份辣椒材料的青熟果和红熟果进行了鉴定与筛选。从表2可以看出,鉴定的材料中未发现高抗的材料,而13、20、26、204、206、207、208、209、211等9份材料表现为抗病;5、21、22、24、202、203等6份材料表现为耐病;其他8份材料均表现为感病。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田间抗性观察,结合室内青熟果、红熟果针刺接种法进行辣椒抗性资源筛选,发现了一些对辣椒炭疽病具有抗性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田间调查结果和室内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而且辣椒绿色成熟果(青熟果)与红色成熟果(红熟果)室内抗性表现一致。研究还发现,具有抗性的材料主要为朝天椒和部分线椒品系;相对感病的为甜椒和部分线椒品系;耐病的主要为线椒品系,该研究结果与大田生产实际中的表现比较一致。

田间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低的辣椒品种,在室内采用针刺接种法鉴定结果显示具有抗性,说明辣椒青熟或红熟果针刺接种法可用于辣椒炭疽病抗性资源的筛选,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3-5],但辣椒品种在大田中对炭疽病的抗性划分标准有待完善。

致谢:在大田试验和室内抗性鉴定采收果实过程中得到了成都金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卢鉴植,刘建华,巩振辉.辣椒炭疽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92(5):42-44.

[2] 汪爱娥,丁克坚,马 珂.辣椒炭疽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508-509.

[3] 马荣群,黄 粤,宋正旭,等.辣椒炭疽病抗性资源筛选[J].北方园艺,2008(9):186-187.

[4] 毛爱军,胡 洽,耿三省.辣椒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及利用[J].华北农学报,2004(2):87-91.

[5] 林 清,吕中华,黄任中,等.辣椒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071-1073.

猜你喜欢

炭疽病病斑抗性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甜玉米常见病害的抗性鉴定及防治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