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3-04-29刘碧君
刘碧君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学生兴趣是通过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我就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主动学习,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活泼好动,又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无穷无尽的兴趣爱好,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课前应多花一些时间进行精心准备,应尽可能地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创造数学情景“串联”数学知识,创设优美的动画“表演”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做到学得有趣、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学得愉快。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多样地游戏形式:如在教学认识数字时,利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或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记忆,如“1”像小棒、像粉笔,“2”像鸭子等:还有如夺红旗、对口令、浇开数学花、小猫钓鱼、送信、小动物找家……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新课的导人中,有意识地设疑、激疑或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地吸引住学生。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节课之前,我把一把只有两条腿的破凳子拿进教室,并故意放在显眼之处。学生纳闷不已,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样不用老师多说,学生对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完后,再让学生显显身手,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破凳子修理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成功感。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出示:“小红今年10岁,小红的妈妈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8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小红的妈妈今年几岁?”这时,学生就议论开了。一般情况下,过8个生日,就是8岁,可小孩10岁了,妈妈怎么可能8岁呢?学生疑窦顿生,情绪高涨。这时,老师接着说:“你们想知道小孩的妈妈几岁吗?学了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揭示课题。
精心设置新颖有趣的问题引入课题,可使学生由好奇心而产生求知欲望,就能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把整个教学过程纳入启迪学生思维质疑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贴近生活,导入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教材,还来自于现实生活。所以我们数学教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素材”,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身临其境地学数学。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好奇心强,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到眼前具体生动的形象所吸引和诱惑,总是从对事物本身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的,而不是对学习活动的意义和学习结果的认识而产生的,因此,在新课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例如: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教师首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大家才记住了我们。你们说我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分别说道:“老师有一点瘦。”、“老师爱穿一件黑衣服。”、“老师的脸黑黑的、瘦瘦的、长长的。”“老师很亲切,我们都很喜欢您。”……接着老师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认识物体。”又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教师先让学生猜谜: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谜语一出,学生就各说不一,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时,老师拿出一个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对学生说:“请看,刚才谜语中的哥哥、弟弟各指的是谁?它们是怎么走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教学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
2.运用生活经验,解决生活问题
教材中的例题、习题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因此,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将情境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使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从而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加法的含义”一课时,先让三名学生表演,教师前面站一名学生,教师后面站两名学生,教师说开始走,当三名学生走到一起时,教师说停,反复走3、4次。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直观地看出,1名同学和2名同学合并的过程,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手势表达合并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直观理解。又如:在教学“高和矮”这一内容时,我让一名学生与我并肩站,然后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回答“老师高,学生矮”,然后再让同桌互相比较高矮,这样将数学生活化,学生很轻松地学到了数学。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养成时时、事事、处处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理解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自主和谐,感受成功
一切成功的教育都依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用平等、宽容来换取孩子们的友谊,与孩子们建立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创设自主、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对学生持宽容态度,不歧视、不厌弃,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芽。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对教师的见解提出质疑,决不强迫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让他们心情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聪明才智,享受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达到乐于参与学习的目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静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节,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就能使学生在学校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