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班会的课程化
2013-04-29彭敦运
彭敦运
班会是“班级教育”(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相关教育的总和)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班主任依据学生的需要,结合班级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某个主题所展开的“特色”教育。班会多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甚至是学生自主操作的方式进行,以实现分析问题,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增强素质为目的。班会对学生的影响,对班级发展的引导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现今的班会大多不尽人意,有的过于随意,只着眼于班级事务的管理;有的过于松散,根本摸不着主题;有的又过于隆重,开一次班会,又是布置场景,又是排练节目,师生几乎都“磨死一层皮”。那么,班会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班会在当前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什么?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发现,班会应该朝向课程化发展。
为什么要课程化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看,班会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表面看来似乎已经课程化了;但是我们反复斟酌,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种“课程化”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它的外延十分模糊。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有计划、有组织的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以综合实践学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注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其涵盖的内容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这样看来,班会仍未成为一门课程。
那么,要厘清上述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课程”。课程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则指某一门学科。
什么叫课程化?就是将相关的知识内容,以课程的形式加以组织、呈现与传授,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的教育过程。课程化能使知识教育更加系统,更加缜密,更加科学,也更加高效。由此看来,课程化首先意味着要打造出高质高效的班会。
1. 打造高质高效的课堂
2009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基一[2009]12号),其中第十条指明,班主任应该“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看来,班会属于“课程”。
然而,课程的深刻内涵要用其特点来加以解读。专家解读,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那么,如果班会是“课程”,组织“班会课程”的科学逻辑是什么呢?“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这三个特点如何体现?反观我国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的班会,尽管班会主题丰富,但这些主题到底是按怎样的科学逻辑配置的?班会主题的确立,成不成系列,或又是怎样一个系列?它是怎样沿着“课程水平”的“海拔”逐渐递增的?
面对着这些问题,我们要重新审思班会。别说在一个区域,即使在同一所学校,班会也几乎很少形成固有的体系,更少人了解班会主题之间的“海拔”差异。由此可见,班会与“课程”还有距离。
反观学校教育中的各门学科,其知识内容向来都是依据不同学段而呈螺旋状态分布的,但是,班会却不是。眼下,小学的班会内容,常与初中,甚至与高中同题,班会的质量有时甚至比中学的更好。如果仅仅只是质量上的差异也无可非议,然而,“主题相同”与“内容几近”却混淆了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抹杀了不同教育对象之间的差异,当然也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当班会构建系列化的课程体系,其针对性、适切性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2. 打破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瓶颈
作为班主任工作中最正规、最隆重的课堂的班会,却给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困难。首先,课程与学科是密切相联的,譬如“几何”之于“数学”,“作文”之于“语文”,“光学”之于“物理”……但是,班会之于“班级”“班主任”,甚至是“综合实践”,几乎都无法构成这种严密的逻辑关系。基本原因在于无论是“班级”,“班主任”还是“综合实践”,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科。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中,“学科”都是有一定边界的,然而,作为“班会”生存平台的“班级”“班主任”抑或“综合实践”,都还不是标准的学科,因此也就没有这种严格意义上的“边界”,这种内容上的漫无边际,造成了班会一直没有相对稳定的具体目标,没有相对稳定的资源,没有相对稳定的形式,当然也没有相对稳定的质量检测方式。“漫无边际”的结果,只能使班主任工作变得异常宽泛和冗杂,致使班主任产生职业倦怠,从而无法真正投入于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中,专业化成长便无从谈起。
其次,由于班会的目标含混,体系紊乱,班主任很难从中找到一条专业发展的主线,没有专业化的技术性引领,许多班主任始终走不出发展的高原,难以对学生实施更有效的引导。当然,目前对班主任给予“先进”“百强”“十佳”,甚至“功勋”的称号,但这只是一种荣誉,不是专业化指标,不足以成为衡量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尺度。因为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需要的是理念与技术引领。
另外,班级的发展水平是考量班主任素质和实际工作的重要指标。但是,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一旦受到制约,班级的发展则无法实现;而当班级的发展受制时,学生也很难吸收到更多更好的集体文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内涵与人格,也就造成了班级教育的低质低效。
怎样把班会课程化
班会课程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当其冲的,是要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即将总体规划具体化实施。设计是一个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词汇,班会的“专业”设计,应该由深谙内部机理的专业部门来负责,而不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来兼职监控。班主任不是教育干部,班会也不是行政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在各级教科院所内建立研究班主任工作的业务组织势在必行;与之对应的,学校也应该建立班主任工作研究室,或者教研组。只有由专业人士来研究班主任,“顶层”才有具体所指;“顶层设计”才能得到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
1.内容体系化
顶层设计班会旨在依据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教育总目标,研究并统筹安排不同学段班会的重点、次重点和一般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小学、初中与高中学段,各有侧重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24个学期的班会应该组成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见附表)。在小学,班会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初中,则应更多聚焦于学生的家国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内化,以及青春期心理的引导;在高中,班会就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理想、法制、文化与环境。虽然,在教育目标上,这些可能会与品德课程有点重叠,但是,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完全不同。班会课与品德课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班主任在现实操作中可将二者有机整合,并结合实际来解决现实中学生成长与班级发展中的问题(这是眼下任何一门课程都没有涉及的内容)。那么,为什么要作这些统一的规定?因为仅依靠学校自身的解读,依靠班主任的各自为战,很难保证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不重叠。实际上,各自为战的学校很难制定并驾驭完整的班会目标体系,很难与上下学段进行无缝对接,从而无法避免重复操作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
同时,国家和地方可以组织力量编撰相对统一的班会教材,学校也可以依据实际,引领班主任系统研究班会,并进行生成性专题的校本教材开发。一旦“班会”基于校本课程的平台能与“学科课程”平起平坐,班会就理所当然地在向“课程”靠拢。
2.形式常态化
安排一定课时,是保证班会课程化实施的必要手段。实践证明,间周一次班会的教学密度是合适的。过于频繁,其它形式的班级教育不容易落实,而且班主任备课的压力大,班会的质量难以保证;间隔太长,又很难达到班级教育的力度。保证班会的常态化实施,毋需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时间准备精彩的文艺节目,充分开发与运用合适的教育资源,同样能打造出好的教育效果。
3.评价主体化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班会过于“粗放”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监控班会的质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可以说,监测班会的质量是促进课程化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多年的班会实践研究中发现,以“问题驱动”来引发集体讨论,引领全班学生参与的班会形式,不仅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也为大多数班主任所接受。而这种主体充分参与的班会,可采取档案袋式的评价方法,能有效的监控学生的学习质量,监控班集体的教育效果。在综合学生档案袋评价的基础上,进而形成班会的总体评价。
另外,从班主任培训的角度看,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也是保证班会走向课程化的途径之一。眼下有的班主任培训不讲系统目标,不区分对象,不关注质量检测,这样的培训力度明显不足。培训班主任,必需分层展开,不仅小学与中学的培训要分开,就是新任班主任、优秀班主任和骨干班主任也应有所区分。班主任培训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电子档案,以自积累的方式跟踪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这也是保证班主任队伍稳定,质量稳定的必需手段。笔者在班主任培训工作中发现,以“设计主题班会”竞赛的方式来创新班主任业务培训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班会课程化,虽然是一个尚未成熟的话题,还需要更深刻的解读。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由上而下关注度的提高,班会课程化一定会走向班级教育的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