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仪式的道德价值

2013-04-29宋晔魏亚平

中小学德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校

宋晔 魏亚平

摘 要:仪式起源于宗教活动,目的是将宗教价值观念传输给信众。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仪式逐渐进入到人类普遍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保存社会记忆的有效方式。在校园领域,仪式作为一种常规活动,具有巨大的德育价值:传达核心价值观,规范价值标准;体现集体意志,凝聚团队情感;熏陶道德情操,指引道德行为。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仪式逐渐丧失了原有的魅力。为了成就学校仪式的道德价值,需要警惕仪式重复性导致的疲劳感,让仪式成为感悦学生精神生活的基石;警惕仪式的功利化导致的“去道德”感,让仪式成为隐蔽学校道德意图的手段;警惕仪式的表面化导致的“过场”感,让仪式成为撼动学生心灵的钥匙。

关键词:学校;校园仪式;道德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5-0006-05

在校园领域,仪式是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进行的。也正因为是常规,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际上,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通过仪式活动来达到道德教化的功能。人类社会学家将仪式分为“生命礼仪”和“强化礼仪”,前者是与个人生活周期相称的过渡仪式,后者则在群体生活的关键时刻举行,其作用是团结社会成员。[1]这两种仪式在校园中同时存在,前者如校园中的成人仪式,后者如校园中的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等。

一、仪式的人类学视角

仪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代表之一,最早出现于宗教活动,后演变为社会普遍行为。从最初单一的宗教活动到后来社会的普遍活动,仪式不仅具备了宗教活动的某些特性,同时兼具了社会普遍行为的特点。

1. 仪式的宗教溯源

涂尔干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宗教是价值规范和伦理道德的守卫者,在他看来,“宗教以一种积极、正面和‘功能性的方式为社会的福祉、稳定和整合服务”。[2]宗教活动主要集中于仪式性行为,并且这种行为的背后有某种情感作为支撑,于是就形成了涂尔干所言的“道德共同体”。仪式作为宗教的主要活动形式,体现了宗教的本质,即“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同体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基础”[3]。

仪式的产生和宗教活动有着天然的关联。从狭义的视角来审视,仪式发端于宗教的内部活动,是宗教思想的物质化体现。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宗教由这样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宗教的价值观念,其次为宗教的团体行为和礼仪规范,再次为宗教的组织制度。由此看来,宗教系统并不单纯地由一系列中立价值观支配的仪式组成。我们要从宗教中阐明仪式,就不得不研究宗教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仰。信仰属于价值观范畴,是人对于某种事物或者价值观念的共同认可。在宗教系统中,信仰作为核心价值观念指导着一切宗教活动的进行。仪式作为宗教的主要活动,以规范的、有组织的形式,将宗教价值观念传输给信众,同时使信众认识到宗教的秩序和组织制度。可见,仪式作为一种媒介和手段,传达着宗教意志。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仪式突破了宗教的局限,逐渐出现在人类广泛的社会生活中。仪式作为文化意识的媒介,开始以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形式传达社会价值观念和精神意识。但是仪式并未褪去那些固有的宗教特性,比如:神圣性、权威性、精神性。众所周知,宗教总是以一种神圣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仪式作为宗教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继承了宗教神圣的光环形象。以现代的视野来审视,仪式给予人心灵的仍然是一种神圣感。宗教活动因强势地据有人的价值观念的主导地位而具有了某种权威性。宗教与其说是一种社会活动,不如说是一种人的精神交往活动。宗教活动需要一个中介来进行精神交往,于是仪式便作为进行精神交流的媒介而出现了。同样,现代社会生活也需要仪式这个中介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2. 仪式的社会表征

按照康纳顿的观点,仪式是社会记忆的有效方式。通过仪式的操演,群体的记忆被传递下去。仪式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记忆的方式,不只在于仪式的形式,而更在于其背后所隐含的内容。仪式作为一种符号表征的信息,人们试图将其解码、翻译,解析出所想传达的内容,寻求理解隐藏在仪式象征体系背后的含义。正是因为仪式背后所隐藏着的重要内容,所以,它才能成为社会记忆的有效方式。仪式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1)仪式的传统继承性。仪式是被操练的固定形式,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在操练中将传统延续下来。仪式是过去神圣事件的再现。仪式的参加者让过去神圣的事件在仪式中复活,他们也就走进了那些神圣事件所发生的时代。于是,这个神话的神圣化现实被一次又一次地再现,不断地重复着当年的情景。人们在这种不断的再现中淡忘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历史之中。所以,康纳顿才认为,仪式对历史事件的重演“不是作为回溯一件往事的象征,而是作为与那个事件同质的遗存。最重要的是,正是通过在一个神圣场地的操演,凡人的时间幻觉被中止。……正是在这个场地,时间差别被抹平,‘真正的‘真实的同一个现实,每年都被揭示出来”。[4]

(2)仪式的情感表达性。仪式是表达性艺术而非工具性艺术。仪式同时又是一种形式化艺术,具有程式化、陈规化和重复性的特点。仪式的过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不会自发地发生重大变化,其存在的意义重在表达一种感情,而不是达成一种工具性目标。虽然仪式的存在绝对不是无意义的,肯定要指向一定的目标,但我们并不指望其能够达成工具性目标。所以,仪式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表达和释放人们的感情,是感情的外化。

(3)仪式效用的延伸性。虽然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举行的仪式都会有结束的一刻,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意义的结束。仪式上所操演的一切,早已经渗透到操演者的行为和心理中,仪式的效用也延伸到仪式之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才会认为仪式有着重大的作用,对生活会产生重大的意义。之所以认为仪式能够产生这么大的作用,“是因为它们对于一系列其它非仪式性行动以及整个社群的生活,都是有意义的。仪式能够把价值和意义赋予那些操演者的全部生活”。[5]

(4)仪式的可重复性。按照固定的程式和时间,仪式可以不断地加以重复。重复就意味着延续过去,它是过去的记忆,是过去事件的重演。仪式沟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仪式在重复的操练中,持续地刺激着人的感官,进而实现价值同化。这种人为的感官刺激往往是通过音乐、画面等表达性方式来实现,均可被复制。当然,价值观念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不断地感知、实践才能实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仪式的重复性。

二、学校仪式的道德力量

仪式作为人类学所探讨的概念,意即“被表演的某种东西”,“一个团体表演和体验其神圣仪式的内心态度是高度神圣严肃的”。[6]我们不能忽视物质决定的道德意义,作为一种仪式的集体庆祝活动能够起到异乎寻常的作用。“集体的基本物质决定,便有最大的道德意义”,[7]多数人类仪式具有多于只有一个直接信号的价值。在学校的教育生活中,仪式广泛存在,如升旗、运动会、毕业典礼等,它们不仅向学生传达了核心价值观,而且还体现了集体的意志、凝聚了团队情感,等等,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道德意义。为了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教育共同体,仪式的道德力量不容忽视。

1. 传达核心价值观,规范价值标准

仪式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种存在,是让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在学校领域中,仪式更是促进个体成长,使个体获得幸福体验的途径。生命仪式总是帮助我们铭记生命中重要的时刻,在相同的时间地点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对过去的时刻进行缅怀和纪念。强化仪式则让我们铭记生命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帮助我们过上“礼”的生活。前者更多的是个体生命历程的内部需求,后者更多是个体生活体验的外部需要。在校园中,强化仪式出现的频率比生命仪式高。这是因为学校是一个引导个体逐渐成长的领域,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的自主意识还显欠缺,外部引导仍然是促进个体成长的主要方式。校园中的一系列强化仪式总是以一种重复的方式来使个体感知和内化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一种传达价值观的手段,校园仪式成为校园文化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能够有效地传达积极的价值观念,规范个体的价值标准。

仪式能够成为传达价值观的媒介和规范价值标准的工具的原因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首先是仪式的象征性。象征,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象征本体,与其共同存在的还有象征精神。从象征的定义来看,仪式也具备成为象征的条件。从现实来看,特别是在中国,仪式的开展更多是为了传达其所代表的某种文化或者某种价值观念。仪式通常被看作一个价值符号而被个体接受,不同情境下的仪式所表征的内容不尽相同。比如,课前学生向老师集体问好的仪式,所表征的就是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其次,对象的统一性,仪式的对象往往是同类个体。仪式在中国的语境里,更多指向规范性的庆典和典礼,这保障了仪式的展开具有统一对象,从而能够有效地将统一的价值标准传达给统一的对象群体,由此达到规范价值标准的目的。比如,校园升旗仪式中所要传达的爱国价值观念:全体人员向国旗敬礼,内心产生对国旗的敬意,从而衍生出对祖国的热爱。

2. 体现集体意志,凝聚团队情感

在仪式的“精神集体”氛围中,所有成员以一种精神接力的模式不断经历着心理同化,感受到一种共生的精神聚合力。以接收到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基础,以集体精神为依托,文化域中的每个成员形成一种团队意志,增强团队凝聚力。参与仪式个体的自我认知由“我”转化为“我们”,在仪式的参与中找到自我归属。在一个由同质个体组成的群体中,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情感归属和行动支持,会更加注重团体荣辱和集体利益,以团体视域来审视个体行为是否符合标准。例如,在升旗仪式中,个体会接受外部传达的爱国因素,通过齐唱国歌、观看升旗、听爱国演讲等全方面的视听觉符号感受到爱国的氛围,由此产生爱国情感。在共同的情感熏陶下,个体的从众心理加强,产生隐性的情感聚合力,主体间形成情感共性,从而凝聚团队情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驱动下,个体自然会主动地完成积极的行为。

在群体参与的仪式中,“我们”替代了“我”的存在,“我们”这一个词就被赋予了“凝聚力”,当具有凝聚力的“我们”被一再言说的时候,共同体就产生了。“在宣称‘我们的时候,参加者们不仅相聚在一个可以定界的外部空间,而且相聚在一种由他们的言语行为决定的理想空间”。[8]仪式活动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以稳定的形式、约定俗成的规范,使活动参与者多次重复地感知仪式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从而不间断地接受这种文化渲染和价值传递,使价值观念从外在的强制性规范,逐渐转变为内在的价值追求。如此,仪式便成为个体精神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3. 熏陶道德情操,指引道德行为

在校园这个文化域中,校园仪式被冠以强大的神圣使命,自其产生起就成为了宣扬主流价值的工具。仪式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功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本身具备的导向性和公共性。首先,仪式具备导向性。仪式与其说是一种物质的行为,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行为。仪式的背后隐藏着强大的精神支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仪式具备了强大的导向功能。人是精神动物,在强大的精神导向中,很容易会接受这种导向。但是仪式并不是用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将精神符号传输给人类个体,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感知这种情感符号的存在。这种隐性的力量更易让人接受。仪式所具备的精神导向是其转化为道德精神的前提。比如,校园中向老师问好的仪式其实就是一种尊师的道德行为。由此看来,仪式能够熏染人的道德情操,使人的道德行为有了情感基础。其次,仪式作为一种公共行为,会使身处共同体中的个体产生精神共性,如此,仪式所内蕴的精神力量便有了群众依托。仪式自身所具备的特性,使其天生就具备了宣扬道德价值的工具特性。

校园是个体成长的精神家园,更是主体道德成长的精神家园。仪式能够帮助个体塑造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情操,成就道德行为。由此,仪式也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精神生活。道德观念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道德观念需要行动这个媒介才能转化为现实存在。仪式在此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能内化为人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的社会行为。仪式催生道德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将存在于人意识中的道德符号转化为具体的现实存在。通过仪式,个体接收各种感知觉符号,使道德观念被直接有效地认知,从而将道德习得的过程变得直观和高效。

三、发挥仪式的道德价值,成就仪式的道德力量

仪式是人类文化域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校园仪式渐渐地丧失了原有的魅力,成为一种空洞的机械化行为。

1. 警惕仪式重复性导致的疲劳感,让仪式成为感悦学生精神生活的基石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重复率与态度改变呈倒U形曲线相关,适度重复可产生“熟悉效应”,增加喜爱程度;超过一定限度则会产生“过度曝光效应”,引发态度逆反。[9]适度的重复有益于个体感官对于知觉符号的认知,增强亲密度。校园仪式的重复性主要表现为纵向重复和横向重复。纵向重复主要表现为统一仪式发生的频率状态,横向重复则主要表现为不同仪式之间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念的重合率。仪式通常被划分为生命仪式和强化仪式,校园仪式多为强化仪式,其最简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增加某种行为的频率。校园是引导主体成长的主要领域,但由于个体具有自主性,过多的干预会导致相悖的后果。过度重复某种行为进行必然会使个体产生厌倦感,进而产生抵触情绪。校园仪式中,强化内容在不同领域内过多重复同样会导致个体的疲劳感。比如,在课堂学习中的爱国和升旗仪式中的爱国,虽然二者属于不同方式的强化,但是如果频率过高,就会使个体产生疲劳感,进而对此产生厌烦心理。

可见,重复引导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过多的重复引导,会使仪式丧失色彩丰富的原貌而成为一种机械行为。仪式本应具有生命活力的,这是让参与仪式的每个个体感悦生命的前提。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应防止因仪式的过度重复而导致的疲劳感,让个体真正感知生命色彩,进而使个体精神生活得以丰富。惟其如此,仪式才能展现其色彩丰富的全貌,才能恰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 警惕仪式的功利化导致的“去道德”感,让仪式成为隐蔽学校道德意图的手段

现今人类的社会生活大多以“泰勒模式”为范本,强调目的对事物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否认,“泰勒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但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双面性。过于注重目的,会导致人们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功利主义的状态。校园生活同样如此,当校园仪式被灌注以太多的外部期望时,就会丧失其本身的面貌。校园仪式的目的性过于凸显,会使得生活其中的学生以自身逐渐增长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向这种压力提出质疑和进行抵触,反而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妨碍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这样的校园仪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自身的灵魂,而成为一种以宣讲各种外部期望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化活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极易产生盲目感或者抵触情绪。这种反向力量或对活动本身而言,或对活动所隐含的道德因素而言。为此,校园仪式应发挥其天然的优势,以隐蔽教育目的的方式,让自身成为一种校园的隐形课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笔者曾经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参加过一次周一升旗仪式。整个升旗仪式给人一种崇高和净化心灵的感觉。当雄壮的国歌响起来的时候,一群象征着和平的洁白鸽子在蔚蓝的天空中环绕着鲜红的国旗自由地飞翔。全校学生对着国旗庄严地敬队礼,每个人神情庄重,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样的仪式饱含着“爱国、和平”等道德因素,但是并没有采取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浸润其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可见,对于学校仪式,我们要明确其目的,即在于营造一种人文环境,在“不为”中达到“有所为”的目的。学校的仪式,要在赋予其“道德含义”的前提下,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道德教育,从而不断拓展道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全方位立体道德教育态势。

3. 警惕仪式表面化导致的“过场”感,让仪式成为撼动学生心灵的钥匙。

“过场”感的出现,究其深层原因是仪式内部秩序的紊乱。仪式是一种利用表演手段而使人的各个感官接受感知符号的人类活动。其本质在于表现这种感知符号,而不是表演过程。过场感的出现其实就是将主要矛盾化为次要矛盾,将次要矛盾当成主要矛盾,让仪式变成非本质化的活动过程。这种颠倒事物本质的活动并不能使仪式达到本真的目的,反而会使个体将仪式当成一种表演过程,将表演本身当成活动的主要目的。校园仪式应警惕表演的过度化而导致的过场感。另外,校园仪式的强制性也可能使得校园中的个体对仪式的参与望而生畏。仪式是人类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而产生的,这是人类的主动寻求。然而仪式的强制性使得个体丧失了主动寻求的兴趣而转向被动消极的抵触,这本身就违背了仪式的本质和目的。在仪式进行的过程中,过场感的出现使得仪式无法让个体产生心理共鸣,这种无意义的活动其实是一种精神浪费。

仪式是运用人为的方式给参与仪式的个体带来感官以及内心震撼的活动。仪式本身是人类为传达正向价值观而形成的社会活动,过度的表演使得仪式自身失去了其原本的核心功能,而仅仅成为了一种表演活动。表演性仪式导致仪式失去灵魂而变成一种形式化活动,特别是校园中的这类活动,使得仪式失去了传达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作用。校园存在着大量的仪式,如升旗仪式、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入队入团仪式、各种纪念仪式,等等。校园中的仪式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展开,更能凸显校园的人文关怀,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持久的、深刻的感染。另外,仪式的程序化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感,要防止“走过场”。为此,可以围绕仪式的核心价值观,在形式上借助音乐、诗歌、表演等多种手段,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3]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54,145.

[2][英]斯蒂芬·亨特.宗教与日常生活[M]王修晓,林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2.

[4][5][8][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9,50,67.

[6][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5,21.

[7][美]艾尔伯特·鲍尔格曼.跨越后现代的分界线[M].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36.

[9]郭毅然.重复率与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导刊,2011(1):64.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学校
我为什么要上这所学校
再回学校
School 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学校熔化了
我的学校
学校100天庆祝日
学校推介
上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