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画课教学的七种形式
2013-04-29陈琳娜
陈琳娜
新颖的教学形式能有效提高国画课教学效率。国画课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笔者把国画课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分成以下七种形式,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愉快地掌握一些国画基本表现技法。
一、欣赏课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
几千年的中国绘画史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绘画以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保存了它的内容。从陶器上的装饰图案,到花鸟、山水、人物三大画科的繁荣,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欣赏课能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国画以特有的笔墨与线条的艺术形式传承了几千年。而这种线条与笔墨的艺术所产生的美,正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审美方式的体现。教师可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欣赏风格迥异的作品,配以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学生对国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激发其学习国画的浓厚兴趣。
二、范画演示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范画演示是教学初级阶段的一种练习方法。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那种“照葫芦画瓢”的全步骤演示方式。教师范画演示时笔墨熟练,轻松自如,十几分钟就能画完一幅花鸟小品,使学生们误认为学习国画很容易。当学生自己拿起笔时,往往无从下笔,不仅落笔难以成形,而且笔墨线条也单调无味。这样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国画的信心。教师可采用局部特写,把画面的主体物先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画面上任意添加。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范画的演示时间,更重要的是将学生单纯的机械模仿练习变为有独立个性的创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潜能,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国画的兴趣。
三、笔墨游戏让学生对国画产生兴趣
宣纸是中国水墨画特有的一种绘画材料,它的材质特性能让水墨产生丰富的变化,从而达到一种水墨淋漓或枯燥荒芜的效果。毛笔的不同笔法更加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效果。笔者经常让学生在准备好的生宣纸上运用毛笔将墨汁和水以不同比例调和,可以调匀也可以不调匀,表现墨块或墨线的不同变化,并用不同的用笔方法来表现。这样的小练习能让学生掌握水墨与宣纸和毛笔的关系。
四、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训练形式
临摹是学习国画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许多著名画家都经历过这一阶段,齐白石的“启蒙教师”是一部残缺不全的《芥子园画传》;张大千临摹古画,达到乱真的程度。在临摹下笔前,笔者先让学生们细心观察范本,对原作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几名绘画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跟教师一起给其他学生作范画。这样做,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习成就感。
五、师生合作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笔墨的能力
学生们在初学国画的时候,感觉无从下笔,而且易走弯路,出现问题时不知如何弥补。练习时,笔者让学生先画几笔,然后教师接下去完成。比如,学生作画不小心洒几滴墨,教师能借题发挥,将几点无意识的墨色巧妙组合成妙趣横生的新形象。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能够巧妙应对国画练习中出现的一些难以预料的变化,逐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笔墨的能力。
六、学生合作练习,弥补不足
在国画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两人合作,一人画一部分,在共同研究、相互学习的前提下合作完成一幅画。例如,画梅花时,可两人一组,一人画枝干,另一人画花,各自在画梅过程中的某些不足都能得到弥补。学生之间相互切磋,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七、鼓励学生多方面展示艺术才华
国画练习的高级阶段,是让学生们进行创作练习,借此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技能。学生进行练习的国画创作的尺幅不要过大,最好以国画小品形式出现,笔墨要简练、富有诗意和韵味。
学习国画单单靠临摹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学生们画得形似,但缺乏生气,没有精神,毫无意蕴。于是,教师就要点拨学生,要想画一幅好画,就要深入生活,刻苦写生。画梅就要先去观察梅,画荷花就要多到荷塘边走走看看。
教师还要积极向学生讲解国画中的诸多审美因素,鼓励学生在自己或同学的作品上大胆题诗、题字、用印,充分展示他们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将国画创作练习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总之,以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这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练习形式,改变了以往国画练习单一、乏味的状态,融熏陶、渗透、帮带、传授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技巧的同时,也提高了智能,完善了自身。 (责编 徐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