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2013-04-29赵淑玲常玉柱
赵淑玲 常玉柱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要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纵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史,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还是美国的“合作教育”,大多是校企合作的成功教育范例。加强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是中职学校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是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提升
办学理念囿于传统教育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中职学校在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方面不够明晰,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应用的缺陷,对人才培养没有考虑市场多元因素。
2.人才培养目标有待明确
缺乏市场调研,没有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没有按照不同专业制订不同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人才市场岗位标准脱节,学生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需要难以对接。
3.专业教学体系有待理顺
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在专业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各分支专业每年都在按照市场需要和招生情况进行调整,但是专业课程设置、课时比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调整往往滞后,专业课程体系条理性不强,没有体现专业特色。
4.职业岗位能力有待提高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缺乏对职业和岗位的系统分析,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的重视不够,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学生人文素养较低,生存能力、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不够,从而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
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关注的问题
1.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其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目标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人才培养措施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包括教育组织体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途径、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
2.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作为中职学校,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根据行业特点和要求,确定职业岗位,进而制订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这样的人才定位,既避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以及“广泛的适应性”带来的不适用,又能准确定位职业岗位,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构建思路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这对职业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密依托行业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指导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保障专业课程的实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环境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力度,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彰显职业教育社会性和就业性的特色。
三、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
1.转变观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务
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市场的导向性,决定了中职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在拟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建立经常性的市场调查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对区域经济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区域经济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以此为参考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体系,对毕业学生进行至少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形成有详实数据说明的调查报告,在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这些数据考虑在内,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具有现实意义。
②引进行业指导。各基层企业既是学生就业的主体,又集中了许多专家型的技术能手,是行业规范和专业内容的制订者,比学校更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中职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拟订和专业课程的开发、设计与检查监督,采纳他们宝贵的行业经验,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落实。
2.创新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构建、实施和完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课程体系。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要求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环境——企业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的实习车间要有足够的工位,同时参照企业运作模式和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较为符合企业要求的设备配置方案,从而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
②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块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吻合的课程设置。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跟不上社会、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必须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及综合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以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为出发点,专业模块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要以通过市场调查得出的核心技能来确定,并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筛选、合并、重组和充实,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有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③理论实践一体化配套教材——任务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配套的教材。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要以技能为重点、以实践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教材应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硬件设施,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调整。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将各个知识点分解为实践训练任务,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
④理论实践一体化师资队伍——双师化。建设一支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落实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可以由三个渠道进行:一是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工程,提高青年教师“双师型”素质。二是加强在职专业教师的再培训,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以提高其专业实践技能;通过产、学、研并举,提高教师“双师型”素质。三是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3.校企深度融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①发挥政府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政府是关键。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公共管理优势等,统筹规划当地的校企合作。二是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保护和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校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
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共赢。根据学生培养和企业职工培训的共同需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内外实践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使实习实训基地成为师生共同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市场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阵地,成为人才培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③校企共同实施教学,实现优势互补。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制订与课程相对应的教学标准,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提出教学实施建议。推动“师生进工厂车间,技术人员进学校课堂,生产工艺方法进教材讲义”的“三进”活动的开展。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缩短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④完善顶岗实习制度,实现顶岗实习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首先,要建立顶岗实习就业的信息网络体系,选择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高、劳动强度小的企业作为顶岗实习单位,并依法签订顶岗实习合同。其次,要加强管理,制订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以确保中职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再次,采用由学校招生就业办、班主任、实习指导师傅、家长及学生等组成的“主体多元化”实习评价模式,各主体按所起的作用分享评价比例,同时各主体应加强沟通,促使学生和谐发展。
4.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
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专业布局的需求,重点抓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实施动态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才能保证教学内容与先进技术、前沿工艺迅速对接,才能保证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更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口。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探索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突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社会、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竞争性和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责编 周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