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芥川龙之介《地狱变》的悲剧意识

2013-04-29彭丽瑶

群文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龙之介大公芥川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文学的主要代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鬼才”。他以细腻诙谐的文笔表现了日本大正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人生不满,却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绝望。鲁迅先生评价道:“芥川龙之介的作品所用的主题最多是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正不安时的心情。”其实这种“心情”实质是指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下的资本主义丑陋现实中的芥川龙之介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在其短篇小说《地狱变》中得以全面展示。本文欲借亚里斯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来分析芥川这篇优秀的小说。

《地狱变》的故事的背景是日本的平安朝时代,小说的主人公良秀是崛川大公府上的一名画师,他不仅样貌丑陋,还有着极为古怪的性格,吝啬、贪心、唯利是图、刚愎自用,尤其傲慢和霸道,不但整天以日本朝第一大画师自居,还骄傲地对世上的一切习惯常规嗤之以鼻。良秀在艺术上有一种怪癖,就是喜欢表现丑中的美。他十分重视艺术,但却不善于想象,多半只能画亲眼所见之物。为精进画艺,他曾经在路边若无其事的素描尸体,以便作画。良秀性格虽然乖张,但对独女疼爱有加。某天崛川大公撞见追赶猴子的良秀之女,喜爱非常,遂掳入宫中。良秀三番请求放回女儿,均遭拒绝,反受命绘“地狱变”的屏风。“地狱变”中有一情景———“槟榔毛车中有一艳美贵妇,黑发散乱,忍受着烈火的煎熬。她在烟火之中,被熏得流泪蹙眉,半空之中仰望车棚。”良秀为求画作逼真,请求大公将一宫女至于车中焚之,不料烧死的却是自己的女儿。良秀最终以精湛的技艺完成了这幅屏风,第二天晚上,失去爱女的良秀選择了悬梁自尽……

《地狱变》无疑是一个悲剧小说。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将悲剧成分分为六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剧中的行动。他认为情节是悲剧的灵魂,借巧妙的、复杂曲折的结构所产生的艺术力量把观众吸引住,使他们怜悯英雄人物的遭遇,在怜悯之中得到一种快感。而《地狱变》的悲剧之所以让人惊心动魄,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情节中的“转变”、和“苦难”表现出来的。

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能产生悲剧效果的情节应写一种人不是由于为非作歹,而是由于犯了过失,由顺境转入逆境,遭受不该遭受的厄运。《地狱变》中,主人公画师良秀是一个艺术至上主义者,为艺术不惜残害他人的身体,甚至牺牲爱女和自己的性命。他也许是庶民眼中的“坏人”,然而在芥川的眼里,他其实是“在邪恶中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坚毅和巨人般的力量的悲剧人物”,芥川逆向地对良秀表达了深沉的理解和同情。正是这样一个对艺术有着宗教般信仰的画师,在自己艺术天地里,以艺术为法则,超越了伦理和生死,从此角度看,他不是“为非作歹”,而是对艺术极度执着,正是由于这种执着,他不惜牺牲了爱女的性命,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人生。这种从爱到牺牲,从生到死,无疑符合“从顺境到逆境,遭受不该遭受的厄运”这样的“转变”,这种以不幸事件收场的结构,才能产生技巧上完美的悲剧。

结构还有一个成分是“苦难”,即遭毁灭或受痛苦的事情,如当场身死,受剧烈的痛苦,遭受伤害,等等。“在熊熊大火的毛车之中,我看到姑娘浓烟呛翻的苍白面容,横扇烈焰的黑乱长发,以及转眼间化为火焰的樱花唐衣———多么惨烈的景象啊!尤其在夜风的吹拂之下,浓烟摇曳,红色的火焰播散着金粉漫天飞舞。”这是芥川描写良秀之女被烧死时的一段话,话语中用了许多形容美好事物的词语,例如“樱花唐衣”“吹拂”“播散”“金粉”“漫天飞舞”,从美中感受到姑娘的死亡,更加凸显了这种毁灭所带来的痛苦。丧女之痛让他在完成屏风画的第二天夜里上吊死了。这种毁灭,不正符合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只有亲人之间,即兄弟之间或亲子之间发生的悲惨事件———施行杀害或企图杀害,才能唤起恐惧与怜悯之情吗?女儿被烧死是果,而因是什么?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崛川大公的选择,而是良秀自己,是他为了更好地完成“地狱变”这件艺术作品,而向大公要求要烧死一名宫女的。可以说,是良秀间接害死了自己的女儿,这不正是发生在亲子之间的悲惨事件吗?

亚里斯多德说:“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首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这种快感并不是感官上的愉悦,而是对心灵的一种冲击,悲剧正给了我们这种冲击的力量。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中,现实生活中的伦理亲情和艺术家心目中的崇高理想在画师良秀的人生中无法并立,“一直在良秀内心中作着激烈的天人交战,并最终造成了世人难以宽恕的罪孽。良秀这个矛盾的载体作出了巨大的自我牺牲,对罪孽进行了严厉的自我惩罚,最终都获得了双方的两节与肯定,从而让良秀之死有了崇高的悲剧意义”这便是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永恒的价值,也使我们从良秀的这一悲剧故事中既获得了恐惧,又获得了同情悲悯的感觉。同时,我们还可以借此窥视作者芥川本人也在艺术与现实的激烈矛盾中最终走向自杀的心理轨迹。现实社会中,艺术家受到外界强权的压制,世人的不理解,最后走上了悲剧性的道路———以死来调和这种矛盾。不管是《地狱变》的良秀,还是芥川自己,都给了我们一种“快感”,一种悲怜的感慨,一种深沉、复杂的悲剧情感。

参考文献:

[1]芥川龙之介.芥川龙之介全集[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2]章启群.西方古典诗学与美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彭丽瑶,女,湖南人,研究生,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龙之介大公芥川
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大公号核潜艇
请大公鸡帮忙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成就——八卷本《芥川全集》汉译概说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忠臣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①论——以芥川、章炳麟的会晤对谈为中心
Résumés
了不起的大公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