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显香 等
2013-04-29
泰戈尔有这样一句情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我们不妨将这句诗移用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应该像金色的阳光一样,在温暖学生的同时,也给学生自主、尊重和宽容。广西教育杂志社教研群:114795385;市县教育动态资讯群:179687145。欢迎入群交流与讨论!
今天下课经过隔壁班教室,看到任课老师还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习题,而后排好几个同学已经趴在桌子上了。其他同学有的在搞小动作,有的在讲话,根本没有几个专心听课。我想:这样的课堂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吗?我们学校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问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老师是谁。我记得有一位教学成绩挺好的老师被学生评为“最不喜欢的老师”,我很好奇,就偷偷问学生为什么。学生说:“她经常拖堂。”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拖堂过。作为老师,敬业精神值得学习,但也不能随意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老师用心良苦,可是学生并不会因此感激,反而会因此心生厌烦。我想:老师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学生劳逸结合,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桂林市荔浦县杜莫镇初级中学 陆显香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正讲得津津有味,突然瞥见学生胜明正低头专注地看什么,我注视了他好一会儿,他也没发现。我边讲边朝他走去,他的同桌用胳膊肘提醒了他好几次,他才发现我在注意他,便慌忙收起课外书坐好。我什么也没说,继续讲课。下课了,我走到他面前,说:“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可是,在办公室我左等右等也不见他,心里很生气,就返回班里找他。走到我班门口,我发现了局促不安的他,把他叫到一旁很气愤地问:“怎么不到办公室呢?”“我……我怕……怕你当着老师们的面批评我。”他的面孔已涨得通红,带着点口吃小声地说。看到此情此景,我意识到他自尊心强、爱面子,便改变了主意,和他在走廊里小声聊天。从这件事,我认识到: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场合,大多数学生是不愿意到办公室谈话的,在众目睽睽之下,学生有的紧张恐惧,有的无动于衷,有的默默对抗……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柳州市柳江县新兴小学 伍桂玲
开学一个月了,常听任课老师说,这个班的学生真蠢,真懒,成绩比这一届任何班级的学生都差。刚开始,我也以为这个班的学生不太优秀,但与他们相处了一个月以后,我认为他们并不差,只是学习积极性不够高,需要老师从正面去引导。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也叫“暗示效应”。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学生吼“笨蛋”“猪头”“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之类的话,时间长了,被批评的学生就真的成为“笨蛋”了,“贴标签效应”也因此发挥出了它的负面作用。这样的言语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孩子的上进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老师必须力戒嘲笑、歧视、责怪、恐吓、敷衍等言语,多用目标激励性言语,对学生多贴正向标签。
——柳州市柳城县大埔中学 莫金鲜
班里有名男生不算调皮,但不愿学习,每次考试都不写作文,好说歹说都没用。我时不时写个字条鼓励、关心他,并让他也用字条回复给我。几周后的一次语文测试,在他的试卷上,我终于看到了一篇简短的作文。不久又迎来了全校性的月考。语文考试那天,我刚好路过班里,该男生的座位靠窗,他看见我走过窗外,很高兴地把他的试卷扬起来给我看,并说:“老师,我写了很多。”我把手指放在嘴边“嘘”了一下,示意他在考试中不要说话。批改试卷时,我看到了他的作文,试卷上的方格确实都写满了,但表达得不清楚。于是五十分的作文,我给他打了二十五分。试卷发下来了,讲评完之后我走到他身边,想就他的作文给他讲解,并说明之所以只给他二十五分是因为对他的要求提高了。可他根本不听我讲,把那张试卷揉成一团塞进了抽屉里,并气愤地说:“以后我不写作文了!”此后真的再也看不到他的作文了,再后来他辍学了。对于这件事,至今我仍然无法释怀,我想可能是我的做法错了。或許换另一个方式,先给他高分,再对他说他作文不应该得那个分,情况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初中 农利智
我从1975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38年了,38年的教学生涯,对我来说,既漫长又短暂。在家乡小学任教时,工资低,教学又很辛苦,这让我一度厌恶这份工作,甚至有过要退出教师岗位的念头。然而,学生那种热切求知的精神让我放弃了这个念头。一转眼38年过去了,每当我走在大街上听到我已经忘了名字的学生向我问候“老师好”的时候,或是在外地工作的学生逢年过节打来电话问候我的时候,一种成就感就油然而生。我想:38年了,虽然我两袖清风,没有什么财富,但是我培养的学生就是我的财富,他们是我最大的财富!有了这样的财富,我再辛苦也值。
——梧州岑溪市第五小学 徐作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