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助学型课堂”

2013-04-29郑俊治

广西教育·D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助学环节诱导

郑俊治

一、“助学型课堂”的问题缘起

在高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崇尚“满堂讲”“标准答案”,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在疑惑现在的学生学习怎么这么被动?接受能力怎么那么低?这课到底该怎么上?

面对上述情况,2006年,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玉林市博白县王力中学、广西希望高中、南宁市武鸣县太平中学的教学文化特点,提出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助学”改革理念,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助学型课堂”,并在上述几所学校中开展教学实验,有效改善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助学型课堂”的三大特点

(一)致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

“助学型课堂”的引导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引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特点,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以及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有层次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去研究,自主建构知识,并能科学地将知识点归放到知识结构的恰当位置。在运用知识时,能明确所提取知识的准确位置,让学生从知识的“供应和需求”上建立“主动发展”的机制。二是活动的引导。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参与教学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这里,教师的“独角戏”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大舞台”,传统的“一言堂”变成了“现代议事厅”,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二)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

“助学型课堂”的诱导有知识诱导和情趣诱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却在相机诱导。”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不理解时,教师要诱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这是知识诱导。而情趣诱导是指诱导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当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与达成目标相关联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使探索新知的活动变成自身的需要,从心理上建立“主动发展”的志趣。

(三)侧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助学型课堂”的指导主要是学法指导和认知指导。学法指导是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认知指导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使用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的重心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教学要以“导”为主,目的是为了“不教”;学习是以“练”为主,最终达到“会学”的目的。因此,多维互助、合作探究、共同体验成为“助学型课堂”的显著特征。

三、“助学型课堂”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建构的“助学”理念认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良好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基点”的“助学”意识,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活动服务。其主要理论依据有:①课程发展理论。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威廉姆·多尔提出的新课程发展理论认为,在后现代课程中,课堂结构发生变化,课程应是一种“开放性、整和性、变革性”的新体系,应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阵地。师生互动是课堂活动最大的亮点,而这需要一种崭新的、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之相匹配。②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③生本教育理论。生本教育理论认为,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助学型课堂”的实践操作

“助学型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主体为核心,教师在课堂中应当成为助学者。因此,“助学型课堂”的学习方式便是助学式,即教师帮助学生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下面笔者就“助学型课堂”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环节

助学型课堂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环节,多采用预学、自学、互学、示学、用学、复学、问学、导学等方式。教师可以任意抽取其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组成一种助学课型。比如:一环节的课型有自学,互学,用学;三环节的课型有自学、互学、用学;五环节的课型有定学、自学、示学、互学、用学。无论哪种课型的设计都要体现由易到难、由简至繁、环环相扣的特点,各环节之间呈螺旋式交替运用,甚至可以重复使用。教师的教学就是开展有效的支援服务,如帮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组织课堂讨论、提供实例引导等。

(二)以“导”为方式开展助學服务

“助学型课堂”倡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以导助学”策略。教师“助学”的方式有很多,如情景助学、问题助学、练习助学、讨论助学、分层助学、案例助学等。不管何种助学,“导”都要贯穿其中,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媒介。教师“导”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导趣(激发动机,引起兴趣);导疑(巧设疑问,引发思考);导法(引导方法,自主探索);导悟(创设情境,探究发现);导控(点拨精讲,互学释疑);导结(归纳复学,总结规律);导馈(用学检测,反馈矫正);导创(拓展迁移,实践创新)。教师的“导”在助学型课堂中,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主要手段。

(三)以“练”为抓手提高课堂实效

“助学型课堂”的主要策略就是“以练促学”,注重练习、动手、实践、交流和复习,达到巩固和应用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目的。“练”的含义有四种:一是形式上的“练”。“练”的形式有引导性的练、半独立性的练、独立性的练和课外作业的练,途径可以是阅读、问答、讨论、操作、实验等,目的是以多样化的“练”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二是内容上的“练”。“助学”理念认为,经过一定周期的助学训练,对大部分学习内容学生都能够自己学会,只有少数重点、难点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三是时间上的“练”。“助学型课堂”提倡“导二练八”的大课堂理念,即一个实践周期(一个星期或一个学期)“最优效”的临界线是,教师导的时间原则上在一个周期的20%左右,学生自主发展和训练的时间要逐步到达80%。四是过程上的“练”。教学过程要体现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多反馈的特点,教学中学生的“多练”和教师的“善导”要汇合于一个双向互动,甚至多向互动的科学训练体系,如“五环节助学型课堂”的操作训练(见图1)。

此外,“助学型课堂”还突出以“问”(巧问)为主轴启动学生的思维,以“思”(诱思)为主攻促进学生的发展。鼓励教师巧设关键问题、坡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思维的发展是助学型课堂的终极目标和主攻方向,通过问题和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助学型课堂”的案例分析

“助学型课堂”根植于新课程理念,又直接针对传统课堂的弊端,因此该教学模式一经推出,便受到了部分学校和教育专家的重视。笔者指导过的学校正在以“助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教师踊跃参与实验,并已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下面以两个条件相当的班级所上的语文课作对比分析:

对照班: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主要由教师讲授。文章的生字新词、时代背景、中心思想、层次结构、写作特点,主要由教师在讲授中完成,学生在听讲中做好记录,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由于教师指导得具体、详尽,因此学生作業的正确率很高。

实验班: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按照阅读训练的要求“自读课文—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或相互提问—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完成作业—纠错补漏”。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

实验结果:每教完一篇课文后,经过较长时间的搁置、“冷却”,在事前不通知学生的情况下,用同一套训练题对两个班级进行测验,虽然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水平相当,但每次几乎都是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明显增强。

实验结果分析:为什么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原因在于:第一,在对照班中,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在实验班中,从学生自读课文到提出问题,再到讨论并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下完成。可见,“助学型课堂”的有效性与学生学习投入的程度、主动发展的程度成正比。第二,在对照班中,教师的作用发挥过度,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阅读的权利;而在实验班中,教师的指导适度,着眼于引导学生自己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助学型课堂”的实践思考

实施“助学型课堂”,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以学论教、为学而教,在教学中落实“导二练八”的助学理念,减少导的时数,强化导的作用。这样一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得更加周全,关注全体学生,提高调控课堂的能力。此外,“助学型课堂”的“乐学”“活学”“会学”“多练”环节正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发展的权利,享有学习的乐趣,强化学习的体验。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助学环节诱导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关爱·帮扶·助学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