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生活的冷酷呈现
2013-04-29李汉超
李汉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出现了打工大潮,成千上万的打工者背井离乡涌向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中国一类身份特殊却数量众多的打工群体。他们在各个城市中从事不同的工作,却同时面临身份尴尬、工作艰辛、环境恶劣等生存难题。打工的日子充满惆怅和孤寂,他们需要宣泄心中的苦闷和迷茫,于是,便有一部分人用笔记录和抒写打工生活及其情感,试图架起他们与城市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打工诗歌应运而生了。简而言之,打工诗歌就是打工者反映打工生活的诗歌。它只是从内容上来区分的,其格调不一,无固定形式。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打工潮的兴起而繁荣。打工诗的题材多以现实生活中的琐事为主,是一种源于生活的写作,反映了底层群体的心声。女诗人郑小琼,是中国打工诗人的杰出代表,她以打工生活作为诗歌的唯一中心,用朴素的文字保持生活的直觉和疼痛,创作和发表了大量富于质感和痛感的诗歌,《钉》就是其中的一首优秀之作——
有多少爱,有多少疼,多少枚铁钉
把我钉在机台,图纸,订单,
早晨的露水,中午的血液
需要一枚铁钉,把加班,职业病
和莫名的忧伤钉起,把打工者的日子
钉在楼群,摊开一个时代的幸与不幸
有多少暗淡灯火中闪动的疲倦的影子
多少羸弱、瘦小的打工妹在麻木中的笑意
她们的爱与回忆像绿荫下的苔藓,安静而脆弱
多少沉默的钉子穿越她们从容的肉体
她们年龄里流淌的善良与纯净,隔着利润,欠薪
劳动法,乡愁与一场不明所以的爱情
淡蓝色的流水线上悬垂着的卡座
一枚枚疼痛的钉子,停留的片刻
窗外,秋天正过,有人正靠着它活着
郑小琼,女,1980年生于四川南充,2001年到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诗刊社第21届青春诗会和第3届全国散文诗笔会。2006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获“新浪潮·人民文学奖”,入选“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代表作有诗歌《黄麻岭》、《铁》、《内心的坡度》和散文集《夜晚的深度》。现在南方一家五金厂工作。
郑小琼是一位一边打工一边写诗的年轻女诗人,她亲历着工业时代社会底层的晦暗、隐痛和辛酸,所以工厂里的任何物件,哪怕是一枚小小的铁钉,都与她的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钉”,就是钉子,诗人所在的五金厂生产的基本产品,在诗中,它既是实物,又是象征。从词性上说,它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全诗15行,分为五节,每节三行,比较匀称。第一节,以“钉”展开联想,赋予“钉”以象征意义。诗一开始,就令人触目惊心:像诗人一样的打工者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钉”在了工厂的流水线上,早晨踏着露水去上班,中午就有可能会流血。所以,“有多少爱”就会“有多少疼”,“有多少疼”就会“有多少枚铁钉”牢牢地钉进打工的日子。“钉”是一种劳作,更是打工生活的高度概括。铁钉是坚硬而尖锐的,那么它带给诗人的痛苦也是坚硬而尖锐的:明知不可为而必为之。面对打工生活的残酷,诗人难逃人生的宿命。
第二节,从打工者的“需要”出发,呈现更为残酷的生活现实。为了摆脱困境,为了追求幸福,打工者“需要一枚铁钉,把加班,职业病/和莫名的忧伤钉起,把打工者的日子/钉在楼群”。这种“需要”,既是生活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更是打工者不可改变的命运。每天的“加班”、不可避免的“职业病”和心中突如其来的“莫名的忧伤”,是打工生活的痛苦描述。而“摊开一个时代的幸与不幸“,则把这种打工生活场景放置到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之中,引起悲悯的读者更为理性的思考。时代的“幸”是经济发展了,老板发富了;时代的“不幸”是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打工者像奴隶一样地生活着。
第三节和第四节,聚焦打工妹,写她们的疲倦与麻木、善良与纯净。她们很晚才能下班,“暗淡灯火”摇曳着她们“疲倦的影子”;她们的身体“羸弱、瘦小”,无力抗拒打工的磨难和不公平待遇;她们学会了忍受和麻木,尽管“多少沉默的钉子穿越她们从容的肉体”,仍然能够“安静”地面露笑容。她们生活在阴暗寂寞的角落,“像绿荫下的苔藓”卑微而脆弱,没有人关心呵护她们;她们承受着各种各样的伤害,内心世界没有人理解,人格尊严常遭到破坏,正在流逝的青春岁月,“隔着利润,欠薪/劳动法,乡愁与一场不明所以的爱情”。她们美丽而微弱的爱情与希望,在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轰鸣声中停滞甚至萎谢了。
第五节,再次回到“钉子”上,并特别强调“有人靠它活着”。“一枚枚疼痛的钉子”,将打工者钉在了“淡蓝色的流水线上”,他们的爱与疼、喜与悲,就像那“悬垂着的卡座”,被忽视,被冷落。然而,他们在劳作“停留的片刻”,想到了窗外的“秋天已过”,想到了窗外那遥远的家乡已靠近年关,虽然“钉子”充满疼痛,打工生活充满艰辛,但该寄点钱回家了,因为一家老小“正靠它活着”。窗内,所有的机器飞转着,紧张而忙碌;窗外,有一双眼睛巴望着,急迫而焦灼。一个个打工者,就像一枚枚铁钉一样,被钉在了生活的最底层,被钉在了家庭的最高处。
郑小琼作为打工者,处在生活的最底层,经历了太多的疼痛和苦难;作为诗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言说方式,那种冷酷而逼真的书写,震撼人心。她敏锐地感受生活,忠实于自己的感觉和体验,“抛弃了细碎、随意和灵光一闪的写作,能让我们全方位体味到诗歌的音、色、形、意之美”(郁葱语)。她说:“用诗歌建立内心的秩序,保持着一种人性的善良与正义;用诗句来抵抗权力与资本世界带给内心的损伤,保留着人类对内心的理想与尊严,更加热爱我们内心的本身。”郑小琼的写作是真诚的,也是真实的,坚守着诗人的良知;在她面前,那些无病呻吟、自以为是的诗人们应该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