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多元智能 优化写作教学

2013-04-29王爱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习作想象

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育教学,近几年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做了研究和尝试。我们把习作教学分为写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两部分来研究,概括地说:习作教学模式研究是从兴趣入手,以生活为基础,快乐是关键,真情是核心,能力是目标的习作全程训练。

一.写实作文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1、提前布置习作内容,丰富蓄积,有源倾吐。提前一周准确地告诉学生习作的范围及要求,让学生对下次习作做好思想、搜集材料和写法上的准备,有时还要给学生一些提醒。只有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能有源倾吐。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潜能,参与观察搜集材料之中,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好各种习作前的准备。

2、创设各种习作情境,尊重个性,激发倾吐。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多元”化的写作情境,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智能强项去认识事物,自主选用适合自己智能特点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音乐的运用、文字配图、肢体表演、猜谜游戏、小组合作等都是习作教学导入的好办法。在这一流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习作主题充分调动他们的习作兴趣,利用他们的长处来激发起习作兴奋点,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要表达的欲望。

3、引导鼓励口语表达,开阔思路,促进倾吐。挖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洪亮的语言大胆地说话,积极地与同学交流,积极地发言,是挖掘语言智能的重要手段。这一环节的完成,最好分组进行,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值得提出的是,一名学生在进行口头作文的同时,要让其他同学学会倾听,从词、句、段、修辞、结构等各方面鉴赏。此环节可以品优点,评不足,提建议;亦可申辩、出据。

4、自由表述完成习作,初步修改,多元评价。在有了审题、选材、构思、口述等环节的铺垫和蕴蓄后,将口头作文写成书面文章,已是水到渠成。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提纲,进行初步修改。修改方式方法可以灵活机动:可以阅读体会,独立修改;也可征求意见,互批互改;可增补删除,也可调整更换。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都是独特的,都有其聪明的一面,不存在“智商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差异”的问题。因此评价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享受成稿后的满足,并引导他们去发现习作过程中因为自己的优势智能给予习作很大帮助,及时总结出习作技巧,为下次习作积累方法做好铺垫。

二.想象作文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1、积累材料——为“想象”奠基,寻找“想象”素材。自然之声、各种音乐、漫画图画、广告、玩具、短信、图形、数字等都是想象的好素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积累。

2、感受情境——创设“想象”情境,接受“想象”刺激。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少,积累的经验较为肤浅,因而想象力是很不丰富的,常以随意性想象为主。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参观、主题会、录像、访问、图片、讲评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表象,创设想象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在这一流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视觉、语言、逻辑、音乐、肢体多方面的智能相互作用,使得学生开阔思维、活跃灵感。

3、开阔思路——拓展“想象”空间,展开“想象”双翼。这一流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发挥他们的空间智能,告诉学生,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可以发生的,一群蚂蚁可以攻击一头猛兽,未来少年可以张臂飞翔,一棵大树可以翩翩起舞……只要你认为合理,你就可以去想象。引导学生把这一流程中各种感官所接受到的信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造,形成一定的想象内容,做到有机可循,兴趣盎然。

4、评导交替——评导合理“想象”,品尝“想象”果实。这一阶段充分利用学生的内省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通过自己修改和交换修改,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通过修改,锻炼提高学生推敲词句、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修改,使学生养成积累习作知识、总结经验教训,在不断反思中取得进步的习惯。这一流程变以前被动、封闭的单一教学模式,为师生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开放式、多向互动的教学活动,将使作文有一个突飞猛进的飞跃。

王爱芹,教师,现居山东潍坊。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习作展示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多元智能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