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

2013-04-29何月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动情座右铭雨果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总是力图将语文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上成学生牵挂的课。语文课不是提问与训练,她是人性、人文之美的展示,我希望将文质兼美的课文上活,使他们喜欢语文,享受语文课。如今,目标好像已经达到了。学生们普遍喜欢上语文课,下课后,常有学生跟来,与我继续探讨课文中的问题,许多毕业生仍对初中的语文课充满怀念。排除其它因素,我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是使语文课受学生欢迎的最佳方法。只有教者动情,学习者也动情,这课才上得有味道。怎样调动学生的情感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巧设导语,拨动学生情感之弦

每当走进教室,我都力图给学生一个放松而又动情的开头。于是,导语的设计成了不引人注目却又必须设计好的一个环节。我喜欢把生活的细节引入导语,轻松自然地走进课文。记得上《紫藤萝瀑布》那天,正赶上校园的桂花开放,于是,我走上讲台,对学生们说:“桂花开放了,那躲在树叶间的俏丽小花,不惹眼,却让我们闻到了浓郁的花香,给了我们一个好心情。其实,许多花儿,都是那么美好,能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与启发呢!大家请看《紫藤萝瀑布》,去感受她的美好,去发现她给予我们的启发吧。”于是,学生们带着桂花香给予的惬意和感动,快乐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一课,他们学得很主动,很动情,我也陶醉其中。上《陋室铭》时,说到“铭”这种体裁的特点,我问学生们:你们有座右铭吗?学生们有些茫然,看来大部分都是没有座右铭的,但有个别学生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座右铭,有的学生说:“我的座右铭是‘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它让我在面对挑战的时候,鼓起勇气,振奋精神,专注地投入拼搏。”有的学生说:“我的座右铭是‘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它让我沉下心来,解决问题,帮助不少。”我表扬了有座右铭的学生,又说:“看来,合适的座右铭确实能给人及时的提醒和激励,它让人有了强大的内心,所以同学们都去给自己找一个恰当的座右铭吧,让它给予你精神的力量,使你不再惧怕风雨。”借助导入语,给学生一个不一样的开头,让他们对语文课充满感情。

二.动情品味,领会课文中的丰富情感

课文中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更有作者的丰富情感,学生能否为课文调动喜怒哀乐?教师要善于抓动情点。课文上得动情,学生对这一课便有了深刻的印象,甚至相关的知识也难以忘记。上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我有些激动。讲到当时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种种恶劣丑态,我问同学们,中国人该怎么做?学生们群情激愤,纷纷发言,有的说我们必须自强,发展我们的国家,要强大到他们自愿将赃物送回来。有的说我们应该将这个问题送到联合国处理,联合有类似遭遇的文明古国,一起讨要属于我们的文物。我趁热打铁,说:“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替我们发出了正义的声音,作为当代的中学生,请你给雨果写一句话,表达你的心声。”短暂思考后,我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考写到黑板上。学生们纷纷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有一句话让我震惊,那个学生写的是:“雨果先生,感谢您盛赞中华民族超人的想象力,我相信,我们还将以超人的实干精神,建造一个强大的国家,一洗曾经的耻辱。”这不仅仅是一个令人赞赏的表达,更是心灵真正被触动的表现。所以,只要教师动情地教课文,让学生“心有所动”,学生一定也会有感情的激荡,有深刻的思考。

三.激情朗读,让我们一起爱上语文

朗读,是将学生快速引入课文情境的方法,每上一篇新的课文之前,我都要认真地朗读几遍。我深知朗读的魅力。于是,课堂上,我和学生动情朗读,一遍又一遍,力求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力求将课文的味道淋漓尽致地表达。学生们的朗读水平突飞猛进,再无拖腔拖调的“唱读”,也无冷冰冰的“念读”。一位学生将《黄河颂》朗读得振奋人心,荡气回肠。那一刻,小小的他,宛如一个诗人,一个对祖国充满深情的赤子。更不用说,上《安塞腰鼓》时,全班形成了一股激情朗读的狂潮,课文的每一个字都好像是从我们每个人心里发出的,我们借助朗读,一起感受了安塞腰鼓的激情,一起走进了作者激越而深沉的思索。

总之,教师要将语文课教得有感情,更要激发学生的感情,设计动情点,抓住动情点。但我们做的不同于朱军式的“煽情”,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学生流泪,而是要激发思考,激起学生的美好情愫,让他们学会品味,学会理解,学会感动,从而享受语文课的美好。

何月平,教师,现居湖北宜昌。

猜你喜欢

动情座右铭雨果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回首十年代表路:以心换心以情动情
雨果剃发
推荐一个座右铭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雨果剃发
雨果的“谎言”
孟冰 “动情”“动心”“动气”是写戏的三大境界
读丁梦为人为诗的“座右铭”
倾听夏日里最动情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