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学生一个施展创新能力的殿堂

2013-04-29储蔚蔚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春雨创新能力课文

创新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标志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确立和持久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各种形式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就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总结规律,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欲望,以适应创新学习的需要。

例如教学《雨点》时,为了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空间,我借助录音、投影等创设课文情景,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想象,然后根据想象说说:“春雨还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在音乐和优美的画面营造的氛围中,学生思想插上了翅膀。有的说“春雨飘在果园,点红了桃花”;有的说“春雨洒在树梢,染绿了柳芽”;还有的说“春雨降在池塘,唤醒了青蛙”……一系列美好的想法翩然而至。在美妙的想象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春光的无限美好,还开通了创新思维的渠道,每一个回答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提问题。而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得科学,严密而兴趣盎然;质疑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经过努力后又能解决逾越。

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设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课堂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关于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据此发问。如看到《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题,有的学生就会问:“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样脱险的?”如此以来,使教学指向清晰明快。也可以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质疑、情节空白质疑或关键词质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质疑,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释疑。一般的问题可组织学生查工具书解决;关键重点、难点的问题,可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最后教师适当地讲解和点评。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自由空间,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多运用“问题法”“讨论法”,唤起学生的注意,活跃他们的思维。

教师应该给学生多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养成创新习惯、创新思维,拥有创新能力。

学生拥有自由空间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讨论,才能拥有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活动。如教学《三袋麦子》一课,引导细读时理清课文“烙饼吃光”,“储存一半”,“全部种下”三种方法,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看法,以及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说话训练。让学生替换角色,如果你有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使学生的想象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人物的性格也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如此教学,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积极开展活动,提供创新机会,培养创新习惯

喜欢搞活动,想搞活动这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应经常开展朗读比赛、演讲会和各种社会实践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能锻炼他们敢想、敢说、敢做的创新精神。通过活动,学生不仅获得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创新的本领,还能养成积极主动创新的好习惯。

例如《水上飞机》一课,具有极强的戏剧冲突,故事生动有趣,文中角色性格鲜明,极富个性,非常适宜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表演前先让学生仔细读课文,揣摩“水上飞机”和“小海鸥”的语言,然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课文改为剧本,当堂进行排练、表演。从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对水上飞机课外了解的知识,到改写剧本再到现场表演,亲身的体验中,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潜力得到挖掘,创造力得到开发。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我们教师自觉实践创新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储蔚蔚,教师,现居江苏苏州。

猜你喜欢

春雨创新能力课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背课文的小偷
春雨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春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