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3-04-29李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天目导语文言

一.巧设导语,激起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上课伊始就进入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能在课前精心设计导语,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语会像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破除畏难情绪,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例如学习袁宏道的《天目》一文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幅幅迷人的自然风光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再加上精当的解说,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巧妙配合,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风景中,学生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表现得热情高涨。甚至有些学生未等老师讲解完,就急切地向老师询问:“太美了!老师,这是什么地方啊?”这时,老师出示学习的课题《天目》,顺势导入:“同学们,这就是天目山,它素有‘天然植物园、‘森林公园和‘大树王国之称,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袁宏道,一起走进天目,进一步去领略这美好的景象吧!”至此,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讲究诵读,引发兴趣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可采用多种诵读形式,集体诵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举行朗读比赛等,在读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感,陶冶学生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文言素养。例如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我课前首先让学生自由、大声、反复地朗读课文,记住生难字、词的读音,以此为基础,在教学中又利用音频指导示范朗读,进一步的让他们理解句子的停顿,节奏的快慢,并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伴读、齐读、男女交叉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重点语段读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并且在课后举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有感情等方式,让学生全方位走进文本,沉浸于“小石潭”中,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三.展开想象,丰富兴趣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功能”。想象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语文学科本来就有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想象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有意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学习魏学洢的《核舟记》时,我选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并结合文本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将文中画面按照说明的顺序,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动起手来,整个课堂气氛表现得十分热烈。最后,选择一组代表展示给同学看并作总结发言。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弄清了说明顺序,也理解了文章的重点,进而体会了文章的主旨。

四.课外拓展,延伸兴趣

立足课内,强化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有效形式,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故事性强、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如可以选择《叶公好龙》、《不食嗟来之食》、《指鹿为马》等生动的小故事给学生阅读。这些文言故事,学生在孩提时代就可能听大人说过,或在小学读过改成白话的课文,他们略有所知又欲得其详,学习的热情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他们课外就会主动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只要成功地让学生扬起兴趣的风帆,让学生愿学,乐学,文言文学习这只“舟”必定会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李涛,教师,现居上海。

猜你喜欢

天目导语文言
徐 乔艺术作品欣赏
导语
陈磊作品
阳光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本期专栏导语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