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念小人书

2013-04-29周学朝

大理文化 2013年5期
关键词:鸡毛信鸡毛小人书

周学朝

我们这些四五十岁年纪的人。几乎都是读着小人书长大的。

在家乡永平,小人书,是人们通俗的叫法,规范地说,应该叫“连环画”。

我喜欢上小人书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在乡下没有电视,更没有游戏机,生活的环境单调乏味,只有靠读小人书打发寂寞的时光。我读过的小人书有早期版本、初版初印、系列版本、“文革”版本和名人名作版本。如《三国志》、《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桃花扇》、《金瓶梅》、《西厢记》、《列宁在十月》、《山乡巨变》、《渡江侦察记》、《董存瑞》等等,这些小人书绘画精美,人物惟妙惟肖,故事情节生动传神,艺术价值高,是我认识和感知周围世界的启蒙老师。

不过有些我读过的小人书。早已谈忘了情节。有的却一直装在心里,想忘也忘不掉。

那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天夜里,我在油灯下看《三国演义》连环画,看到关公败走麦城,我不禁掉下泪来。一位长髯飘动,目光炯炯,勒马提刀,挺风而立的英雄形象就这样定格于脑海之中,在心里,在梦里一直转。有一阵子我就像着了魔似的爱看小人数。和父母去赶集。一见小人书摊就一头扎进去,搜寻自己喜爱的小人书,无论父母怎么规劝。都没有办法让我离开,直到看累了,然后买上最珍爱的一册不舍地离开。

在一个夏日的一天,我钻进寨子边上茂密的竹林里读《水浒传》入了迷,小小梦幻般的心跟随着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们,机智而紧张地走村串寨翻山涉水除暴安良杀富济贫;当天夜里,竞在睡梦中又和武松上了一趟景阳冈……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还潜入过《鸡毛信》小人书。书中有个抗日小英雄叫海娃,是我最崇拜的偶像。他有一棵神秘的“消息树”,平时跟别的树一样立在那里,敌人来了就马上放倒,以传递信号。他的羊群里有一只特大的大尾巴,可以藏鸡毛信。在冀中平原,人们有一种寄信的习惯。如果信上没有鸡毛,就表示是平信;插一根鸡毛,表示“急”;插两根鸡毛,表示“特急”;插三根鸡毛,就表示“十万火急”。海娃这次送给八路军的信是插三根鸡毛的,而且在路途情急中又不幸遇上了一队鬼子,他急中生智地把鸡毛信藏到了大尾巴里面,并花言巧语地蒙骗了敌人,把信安全送到了八路军驻地。八路军就利用他传递的消息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那时的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待多喝了几瓶墨水多读了几年书之后。我才茅塞顿开:原来发生的那样童趣,这实际上是书里的故事情节改变了我的目光和内心世界。

在滇西永平老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特别喜欢看打仗系列的小人书。比如,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地雷战》,我第一次看时,真来劲啊,一枪,毙掉一个日本鬼子。那些踏雷、伴雷、碎石雷、飞雷、钉子雷、连环雷、真假雷……我方造雷埋雷。鬼子探雷起雷——最精彩的是日本小队长起“屎雷”的场面,令我几乎笑破了肚皮。书中还有个细节,爆炸英雄赵虎为了研制“头发丝雷”。生拉硬扯玉兰姑娘头上的头发。造成了玉兰的极大误会。但玉兰在窗外窥看他在里面摆弄锤子、钉子、茶壶、头发丝,才明白事因并剪下她的长辫子送给赵虎。几幅画面挺精彩,挺有趣。

上了初中一年级后,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混沌初开的少年都对未知的一切充满好奇。我反正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对书中那些远比现实精彩多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说固然有不可阻挡的魅力,而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小人书更是让我痴迷得废寝忘食。

有一天,我在打扫卫生时捡到两本《红楼梦》小人书,从第一眼起就爱不释手。那些婷婷玉立,风情万种的美丽装束女孩子,让我十分惊异,还有释图的诗句,令我赞叹不已。当我入迷的看着时,竟被学校“小头目”发现。一状告到了学校“政治处”。学校即刻组织调查核实,召开学生大会,把我罚站在台子上。赤着双脚向组织作检讨。会议最后决定开除我少先队员,记大过处分,一票否决入团资格。

从那以后,“老师”每每摇头叹息,以“从小看大”而加以鄙视——朽木不可雕也!同学们都不敢跟我交朋友,甚至使白眼。但我不气馁,我相信,多读书、读好书,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光荣与梦想。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读国内题材读到国外的名人名士书籍,它们伴我走过那些寂寞而艰辛的苦乐时光,让我在迷茫中汲取了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力量,领悟人生的真谛;它们更让我从小知道,“井底之蛙”的外面,还有一个更精彩的大世界。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读小人书的情景,还真有些怀念之感呢!

猜你喜欢

鸡毛信鸡毛小人书
想起“小人书”
小人书里的大干世界
鸡毛信的故事
一封鸡毛信
小人书里的大世界
送信的人走了
鸡毛鸭当树
捐鸡毛
小人书伴随我成长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