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区积极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等

2013-04-29

广西教育·D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

我区积极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本刊讯 4月8日,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召开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视频动员会。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在会上作动员讲话,对全区教育系统全面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活动启动后,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充分结合“中国梦、广西梦、教育梦”以及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设计十大主题教育活动,把“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做到贯穿全年、覆盖全体学生。不少学校通过开展征文比赛、“随手拍”摄影作品展、树立学生先进典型、建设节约型校园、“悦读开启梦想 翰墨香飘校园”读书活动等形式,积极推进“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区内各级各类学校还将“中国梦”主题教育纳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和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与各学科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渗透“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精神内涵。(桂文)

我区“初中工程”开工率名列全国前茅

本刊讯 近日,教育部农村义务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展情况。据悉,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区“初中工程”建筑面积达86.8万平方米,开工率达112.30%,在全国27个中西部省份中位列第一。我区“初中工程”分两期进行,总投入达8.3亿元,覆盖全区14个市。据了解,今后我区将继续整合专项投入,将“初中工程”规划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紧密衔接,优先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确保建一所成一所,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桂文)

我区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本刊讯 日前,全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视频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提出,2013年,我区教育系统将全面开展“平安校园”和“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要求各地各学校充分利用校会、班会、横幅、标语、宣传栏、广播、校园网等媒介,构建立体化的学校安全教育宣传平台,重点普及防震、防洪、道路交通、游泳、食品卫生、防火、防雷、防毒以及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安全知识;充分利用安全知识手册、安全挂图、安全教育光碟等各种安全教育辅助资源,进一步扩大安全教育课堂,加强与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组成员单位的联系,邀请地震、综治、安监、公安、交通、司法、消防、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到校作专题讲座,继续抓好学校安全“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桂文)

我区高校确保三成学费用于教学

本刊讯 最近,我区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高校确保学生所交学费的30%用于教学,实施分类管理,走特色办学之路。《意见》强调,到2020年,我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支持新建城市设置高等院校,新建2-3所工科类本科院校;办好远程开放大学;搭建终身学习平台;显著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校园和安全文明校园;完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效率的高等教育质量监督机制、办学水平评价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内部管理机制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桂文)

我区17所中职院校成为首批“民族项目大师”培养“试验田”

本刊讯 日前,第八届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在南宁学院开幕,我区17所中职学校被选为首批“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这些学校将致力于为我区培养未来的“民族项目大师”,传承我区优秀民族文化。自治区教育厅、文化厅、民委三家联动,共同建设民族文化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希望通过现代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各类民族产业人才,传承民族文化。(桂文)

节约教育将与教师绩效挂钩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制订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提倡“小份、多次、管饱”的文明用餐方式;开展餐饮消费、办公用纸、家庭用水等情况的社会调查,到节粮、节水、环保等方面的社会实践基地参与体验活动,城市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制定详细的评价办法,将学生日常节俭行为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与评优评先结合起来;编制学校年度节约计划,推广使用节能的照明、采暖、电教等设备设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勤俭节约条款,将节约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考核校长、教师的重要内容,并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无特长学生将不作为高校自主选拔的生源主体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对于没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不足、仅是学业突出的学生,不再作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生源主体,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高考录取体系择优录取。杜玉波要求,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高考总分不低于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但对学科特长等表现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入选考生,虽未达到试点高校对高考成绩的要求,也可由高校通过专家考核和公示等相关严格程序确认,决定是否向生源所在省提出破格投档申请,经省级招生委员会批准可以录取。

学生学籍将“一人一生一号”实现全国动态跟踪管理

据新华网消息,近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建设启动现场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提出,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预计于今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国联网并试运行,该系统将为每名中小学学生建立全国唯一、跟随一生的学籍编号,从小学一直沿用至研究生教育乃至继续教育,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学生转学、升学等动态跟踪管理,为解决农村“控辍保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留守学生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据悉,该系统将涉及全国1.9亿名中小学生,遵循“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实现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全面覆盖。

北京高考保障随迁就读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据《北京晚报》消息,北京今年的高考照顾政策日前已经确定,有10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可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6类考生可以加1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可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的考生包括: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通过全市统一测试的应届毕业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经有关中学推荐,市教委核准,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体育竞赛优胜并通过全市统一测试的应届毕业生。可加1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的考生包括: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少数民族考生。

福建规定中小学安全教育课每年不得少于12个课时

据《福建日报》消息,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中小学每年开设的安全教育地方课程不少于12个课时,要求做到课时、教材、师资“三落实”。《意见》要求,公共安全教育应以中小学生防地震、防火灾、防溺水、防台风、防踩踏、防中毒、防盗抢、防治安侵害等安全知识为重点;小学要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要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要以体验和辨析为主;学校每学期应至少开展一次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消防逃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逃生演练。《意见》规定,对工作不到位、课堂教学不落实、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学校,要进行责任追究,取消其平安先行学校和学校安全标准化评选资格。

德国职业教育施行“双元制”教育模式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德国职业教育日前开始施行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该模式是先由企业根据需要向社会招聘学徒工,与该学徒工签订培训协议,帮助学徒工在职业学校报名注册。学徒工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工作,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及公共文化课的学习。学制一般为两年到三年半,学徒工通过行业协会主办的考试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即可毕业。在该模式中,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开销由企业承担。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将成为正式教学科目

据《中国教育报》援引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将对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进行学科化改革,使之成为正式教学科目,该项改革将于2018年新版学习指导要领修订前实施。目前,日本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主要在“道德时间”中进行。所谓“道德时间”,是日本学校特有的一种道德教育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至初中毕业,原则上每周必修一小时,主要采用讨论、交流、实际训练等形式进行。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上学校
奇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