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媒体资源 回归数学课堂本色
2013-04-29鲁彩君
鲁彩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正逐步引入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原来枯燥的板书模式向直观、形象、立体、生动的教学模式演变,不仅可以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抽象问题变得有趣易懂,将繁琐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将图形问题变得生动直观的特点。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中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多媒体能生动地呈现影像,展示美丽的图片,从而全面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课堂上的沉闷感也将消失,充满愉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如在教学第十册“圆的面积”时,提问:圆的面积能直接去度量吗?不能。答案由教师口中说出显得苍白无力,学生更是一片茫然。运用多媒体展现圆的面积不能直接度量则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多媒体能生动形象地说明这个道理:屏幕上显示一个半径为r的圆,随后画面切换,用边长与圆半径r相等的小正方形去度量圆的面积。这时候学生能够直观地发现圆面积要比4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的面积总和小,然而又比3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的面积要大。教师只要进行简单的引导就可以得出结论: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相当于边长为r的正方形面积的3倍再多些。而圆的面积究竟多大,无法用度量的方法得出准确的结果。准确清晰的画面极富感染力,为学生科学猜想创造了条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一般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取得这种教学效果的。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效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总存在着一些难以表达的抽象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接受、理解这些抽象而又重要的知识点是数学教学中的难题。随着多媒体技术被引入数学课堂中,教学层次将明显突出,重、难点可以被简单演绎,从而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围绕重、难点展开教学,通过幻灯片逐步递进来推导。采用连贯生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理解“极限”思想,从而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1.通过多媒体显示屏,学生能够看到圆被分为8等分,之后这8等分组成平行四边形。教师依靠多媒体技术生动流畅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掌握了“分与拼”的图形转化思维。
2.在教师操作下,把圆分成了16等分,引导学生将16等分和8等分进行比较,看看哪种分法拼成的图形更接近长方形。
3.依靠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圆进行更多次的等分。从8等分到32等分再到无限等分,在逐步演绎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观察到越往后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方形的长为圆周长的一半(0.5C),宽为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而圆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面积为0.5C×r=2πr/2×r=πr×r=πr2。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集中上课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去认识、去思考,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
如在教学第一册“6的加减”时,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6的加减”的知识,我出示了牛的活动图的投影演示:(1)草地的左侧有4头牛,右侧有2头牛,求草地上共有几头牛?(2)草地的左侧有2头牛,右侧有4头牛,求草地上共有几头牛?(3)草地的左侧有3头牛,右侧有3头牛,求草地上共有几头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叙述,并列出三个对应的算式:4+2=6,2+4=6,3+3=6。逐步训练学生看⊙⊙⊙⊙●●这样的简图,从而列出不同的算式。
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和教师多角度的启发诱导,学生加深了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开阔视野,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复放,再现学习过程和方法,不仅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还让学生深刻地掌握了难学的知识。
如教学第八册“三角形的认识”,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是这一课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我先出示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它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三个角又有什么关系。我按动鼠标,在电脑上把△两腰分开重叠,再按动一下鼠标,底边与两腰重叠,这时再按动鼠标,把三条重叠的边分开围成三角形。此时,学生能够很快明白这是个三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之后将顶点和角都标出来,再引导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特征。我按动鼠标,翻转三角形左右重叠,两底角重合,再次上下重叠,顶角与一底角重叠。这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他们都睁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屏幕,争相举手发言,此刻学生的思绪完全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回归数学课堂本色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