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3-04-29骆丹
骆丹
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错误,相信一直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心头的“痛”。从小学生接触计算开始,所谓的“粗心”现象就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的作业上、检测中。特别是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随着计算程序的复杂、计算难度的提高、计算题量的增加,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让数学教师十分头痛。久而久之,“粗心”就成了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真的只是“粗心”吗?为什么会“粗心”呢?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有幸参加了成都市骨干教师的培训,并积极寻找答案。
在专家老师的指点下,笔者豁然开朗。先从理论层面来分析,学生的计算出现问题,是因为我们在计算教学方面存在着三大疏忽之处;后从实践层面入手,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细。
一、在计算教学中我们疏忽了什么
1.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任何一个心理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注意。注意品质的好坏,对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学生在注意的稳定性、广度、转移和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尤其面临一些单调乏味的内容时容易产生疲劳,注意的范围比较狭窄。如果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现象。他们在观察题中抽象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时往往只能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对事物整体性的观察。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看错符号、漏写答案以及惯性思维导致的错误。
典型错误:(1)54-3=57;(2)24×5=100;(3)4200-35×4÷7=4200-140÷7=4200-20=4000;(4)写了竖式后,横式后面不写答案;(5)在连续做了几道乘法题后,把后面的除法题目也做成乘法;(6)计算小数乘除法时,忘记写小数点。
2.小学生对计算法则感知不清
感知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或整体属性,在大脑中的客观反映。进行计算时,学生首先感知的是数据与符号所组成的算式,但是小学生感知事物特征时往往不够精细,比较笼统,而计算题本身形式单调,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小学生的感知还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容易忽略全面的、整体的认识。加上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抽象性都很强,学生对一些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往往不能及时、灵活地掌握,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典型错误:(1)78-24-14=78-10=68;(2)25×(4+20)=25×4+20;(3)75+25×56=100×56=5600;(4)64+36-64+36=100-100=0;(5)90÷20=4……1;(6)学生对除法的计算法则掌握不牢固,在不够商1时没有用0来占位。
3.小学生思维定式的不良影响
思维定式又称学习定式或学习心向,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导致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它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也称之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负迁移主要表现为老方法、旧法则干扰新方法、新法则,把前面所学的知识、经验、法则进行机械套用。
典型错误:(1)10.8-0.8×(0.75+3.25)=10×4=40,错误原因是学生容易受到凑整部分、能简算部分、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而造成负迁移,导致错误;(2)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总有一些学生不是将小数点对齐,而是将小数的末位对齐,这是受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影响;(3)学习小数乘法时,有些学生又受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影响,将小数点对齐,而不是末位对齐;(4)小数比较大小时,学生常常模仿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根据位数的多少来辨别小数的大小,出现如0.6<0.54和3.27>3.3等错误。
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错误归因之后,为我们的计算教学指明了方向。计算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算理算法,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坚实基础
要想会算、算对,学生必须明确怎样算,也就是要加强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笔者认为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公式推导等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心理学指出:“首次感知新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因此,在新授计算课时,算理和算法的教学一定要准确,要帮助学生在算理与算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课标及各册教材对计算方面的要求,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基础,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我们首先明确这是在学生学会“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其关键是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这个转化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认知的转折点。我们就要紧扣这一关键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理清算理的来龙去脉,进而掌握计算方法。笔者认为,如果在学生明确了算理、掌握了算法的基础上适当进行错例分析,能进一步巩固算理;但如果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算法,不宜立即做错例分析,以免混淆。
2.“深度”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深度”练习并不是指增加练习的难度,而是通过精简“量”上的机械重复实现“质”上的突破。在形式上通过求“变”增“趣”,使学生乐于参与计算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空去感悟、体验、内化,从而有效地形成计算技能,发展数学素养,最终达到计算练习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进行“深度”练习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实现运算技能的自然生成
突出算法的要重点练,在探究新知后就可及时进行这方面的课堂练习;容易混淆的要对比练,通过对比,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经常出错的要反复练,平时注意收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析归类,有针对性地反复练,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增强练习的主动性,点燃学生主动计算的热情
设计练习时,口算、笔算以及估算的形式要多样,除一般的计算题外,还可以设计连线题、选择题、判断题等,为学生提供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计算“大餐”。
第三,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全面发展学生的数感
“深度”练习注重“质”的开发与拓展,以“举一”促“反三”。如启发思考的要创造练,可以设计一些题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对计算背后隐藏的规律要提炼概括,选择最佳算法;而有所关联的要综合练,如口算40×2、800÷4、80÷20时可渗透转化的思想;竖式计算时则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对结果的估计和验证,注重对算式之间联系的对比沟通,使练习能展现计算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数感的形成。
3.良好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力保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每次在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要求学生做两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掉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乎很少有错误是因为计算方法引起的,多数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使其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此外,还可将一些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检测卷给全班传阅,并让他们介绍经验,不断激发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愿望,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4.学以致用,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最终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注意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例如,在学习了《包装的学问》后,笔者布置了一个社会调查的实践作业:到超市中调查商品包装的情况。哪一种商品的包装你最喜欢?并思考厂家为什么要这么包装?哪一种商品的包装你认为还需改进?再为它设计一个新的包装方案,算算需要多大的包装材料……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学生乐于计算,还让学生懂得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计算教学中,只有理清算理算法,进行“深度”练习,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掌握计算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其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