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走进生活
2013-04-29许明如
许明如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这样的情况,使得教师往往开展以教为主的讲授教学,而很难实现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多数是因为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距离太远,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让教学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的、有用的数学。
一、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亲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要还原于学生自己的生活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从中搜集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这样学生才知道我原来就生活在数学之中,从而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养成用数学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习惯。
案例1: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课始,教师出示了一张全体同学的座位图,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写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然后小组内描述自己的位置,发现了什么问题,有没有争议。最后班级交流,针对出示的座位表,说说同一位同学的座位,这时师生共同发现同一位同学的位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说法。
我们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发现有的例题脱离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显然会使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联系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信息来重组教学内容。在案例1中,通过学生的座位表中同一位同学座位的描述,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从而发现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案例1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并通过数学信息,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储备,去理解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通过理解分析发现数学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方法和思想去理解世界,从而形成数学意识。
二、立足于生活,引导学生亲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面对教材中现成的概念、公式等,不能简单地把严谨的描述方式硬塞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思维碰撞,从数学信息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或公式等。
让学生从形象具体的数学信息中抽象出数学知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学生要通过思考、辩论、实践,才能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也许在课堂中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但这过程学生必须经历,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案例2:认识方程
上这节课时,我将自制的示意用的天平贴在黑板上,在让学生知道“天平是两边物体的重量相等时两边的托盘才平衡”后,我在天平一边放了300克示意砝码,另一边放了一个120克的苹果和一根180克的香蕉。
师:两边平衡吗?
生1:平衡。
师:怎么用数学语言表述呢?
生2:一个苹果的重量+一根香蕉的重量=一个砝码的重量。
师:能用一个简单的算式表示吗?
生3:120+180=300。
师:请把它记录下来。
教师给一个学生一张大长方形的纸,并让他用油笔把算式写在上边,并贴到黑板上。
教师把一个苹果换成200克的梨。
师:天平会怎样?写出算式表示。
生4:200+180>300。
同样的方法,把梨换成80克的橘子,学生写出80+180<300的算式。
接着,换成一个不知道重量的橙子加上一根180克的香蕉。
师:不知道重量怎么表示?
生5:画个一个橙子。
生6:用一个图形表示。
生7:用x表示。
然后,教师让学生同桌间讨论会出现什么情况,并用算式表示。
学生写出x+180>300,x+180=300,x+180<300,○+180=300等算式,教师将有代表性的算式贴到黑板上。
用同样的方法,放3个核桃,学生写出了3x>300,3x=300,3x<300。
师:黑板上这么多算式,感觉怎样?
生8:有点乱。
师:怎么办?请同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9:分类,是等式的写一边,不是等式的写一边。
让学生到黑板上按等式和不等式重新贴。
师:我们今天就研究等式,不等式以后研究。等式还可以分类吗?怎样分类最合理?
学生讨论分类后,把x+180=300,○+180=300,3x=300分到一类。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说出什么是方程。
在这节课中,教师立足于生活化的课堂,引导学生亲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辩论、分类等抽象概括出了方程的概念。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思路被打开,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学生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
三、回归于生活,引导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数学课本中的习题和测试题,很多是数学处理过的问题,学生看到,就按照学过的知识和解题的方法,很熟练地解决了,即使有点问题,通过机械反复操练就熟练了,这充其量是高超解题的技能或技巧,不能说学生会运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因为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数学问题,就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中去运用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得以完善,从而真正意义上地掌握知识。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为此,我们的教学要注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案例1中,待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数对的方法表示位置后,我让学生重新写出自己的座位和同一位同学的座位,进行核对。然后通过开展报数对站学生或说学生的游戏,让学生感觉到数对就在我们身边。最后通过教师和学生报数对站一列、一行、一个长方形、斜线的游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对的奥妙。这样的运用,使学生亲历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