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法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29胡爱莲
胡爱莲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来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也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案导学法就是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让学生素质得以真正提高。笔者尝试在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中,运用学案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学案导学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重要意义
1.1 “学案导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导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问题。开展“学案导学”,有助于学生转变学习习惯,变换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等待教师作结论、给答案,缺乏主动钻研、自主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自求答疑、积极参与学习实践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等待、依赖心理得以克服,自主、探究、合作的习惯逐步养成。“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1.2 “学案导学法”,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及怎样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来。“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促使老师进行角色转换。“学案导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设计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学习活动。
2 学案的编写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学案的编写,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出适合自已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学案,是实施学案导学模式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一节课要有一个对应的学案,在高三复习课中学案一般设置了如下的一些栏目:
课题:在高三第一轮的复习课中,课题基本上是按照课本上章节的顺序确定的,需要合并的或同类的内容可以将课题稍作调整。如《必修1》的“有丝分裂”和《必修2》的“减数分裂”就有必要放在同一课题中复习。
考纲要求:把本课题涉及的内容在考纲上的知识点及要求的层次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高考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方向、范围和尺度。
学习目标: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本节课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自已要做些什么?有哪些知识内容是要学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和难点?哪些内容是一般了解内容?对本节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基础回扣:这是学案的主体内容,要把一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个版块展现出来,因此可采用表格的形式,共分四栏。第一栏显示是高考的考点。第二栏显示的是知识点,也是本课要学习的知识结构,相当于课本上的每个知识点具体化。第三栏是问题与思考,是围绕着前面的知识点提出的一些问题,目的是引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知道在这一知识点中要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导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注意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第四栏是归纳与总结,需要把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知识点、结构图、曲线图以及一些规律性的重难点内容通过一定形式体现出来,对所学内容进行强化巩固的过程。
知识链接:为了体现复习课的特点,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需要学生能够把与本课所学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点找出来,并能简单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
高考真题:把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中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典型考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熟悉考题的类型及考查知识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便于对所复习的内容的深入思考,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层次训练:是学案的练习和知识的巩固环节,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要紧扣学习目标选择典型的适量练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练习中要通过“一题多解”、“变式练习”等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习题的选择上又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可作为课后作业。练习是任何学案的着力点,只有通过相关知识与精选试题的训练,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3 “学案导学法”的实施
3.1 发放学案
学案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载体和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把它变成课后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在进行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把学案放在当堂课上使用更合适。教师可以在课前发放学案,让学生对本节所要复习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为课堂做好准备,也可以使学困生在课后能事先预习,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听课的效率。
3.2 自主学习
自主完成学案中有关的学习内容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我发展空间,要充分扮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学案中相关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要阅读教材,积极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并把一些重难点的内容整理到学案的相应位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的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3 讨论交流
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个体发言、同桌探讨、小组讨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已见。教师积极巡视,参与学生讨论,解决疑点,并适时给予点拨;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为点拨精讲做好充分的准备。
3.4 点拨精讲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意义、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抓住要害,讲清思路;同时以这些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3.5 练习巩固
教师先给学生介绍近几年的高考题,让学生了解高考的方向,并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体会相关知识把握的层次、深度和广度。然后进行习题训练,习题的选择要围绕学习目标设计,难度由浅入深。基础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所有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拓展题起拔高作用,主要是为程度较好的学生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通过这些练习达到消化巩固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也可以整理到错题本上。
4 使用学案后的一点体会
实行学案导学教学以来,发现学生课堂上分神的次数明显减少,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学案导学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及高考目标。学案导学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