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开放性立体化项目教材建设思路研究
2013-04-29李艳萍
李艳萍
【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课程,偏重于理论的系统学习。本文对目前我国职业高中电子技术专业关于项目化教材的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项目教材的建设思路,即教材的编写体现多元化、开放化,教材的内容方面实现动态化、分级化,教材的形式转向立体化。该思路对于改革完善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电子技术 开放性 立体化 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5-02
《电子技术》是一门注重理论系统性及严密性的课程,且教材的知识点多、内容含量大。职业高中的学生通常学习能力较弱,知识的积累不足,在《电子技术》的学习上往往感觉难度大,缺乏信心,学习效率低下。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培训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教学活动是借助项目的完整实施而开展的,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发掘,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1]。将项目教学法引入中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职业教育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存在不足,如项目化教材的建设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及时、有效的给予解决。
1.电子技术既有项目化教材存在的缺陷
1.1教材中项目化特点不突出 职业高中的学生主要进行技能学习,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在电子产品的装配、线路分析、调试及检测等方面能力进行培养。项目教学的教材应将新电子产品选作项目载体,在教材中融入适度的、主要的知识点。但目前中职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整合性及深度不足,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因此现价段大部分项目化教材缺乏真实的项目。
1.2项目教材缺乏开放性 现价段,部分中职教师积极的进行了《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探索,并编写了部分项目教材,然而多数教材都是根据本校具体的实验条件编撰,开放性较差,进行大范围的推广较困难。
1.3项目教材的立体化特征不明显 项目化教材的形式应多样化,以纸质教材为主,辅以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及虚拟的项目库、实验室与实训指导等相配套的立体教材。
1.4教材的内容未能及时更新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电子技术领域,新知识、新技术 、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是中职的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因师资等诸多原因未能及时更新,不能与科技发展同步。
2.建设立体性、开放性项目教材的原则
实行开放性立体化的项目教材能够有效解决项目化教材现存的问题。教材建设时,教材编撰人员组成方面体现出开放性,教材的表现方面体现出立体化。在建设教材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
2.1遵循认知规律 教材内容组织由易到难,以符合学习的渐进式过程。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列举大量实际电路,将学习难度适当降低,注重实际应用的讲解而不是公式的推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2.2充分分析岗位的需求 项目载体为实际的电子产品,明确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编写思路坚持“适用够用”原则。
2.3教材建设体现开放性 各种教材的编撰人员组成应具有开放性,教材内容依据新工艺、新知识、新产品等进行不断更新。
2.4教材建设实现立体化 创建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虚拟实验室等立体化的配套教材,将创新能力作为培养重点,给学生提供可持续的学习专业知识环境。
3.项目教材实现开放性立体化的措施
3.1促进教材的编写成员多元化 积极扩大教材编撰人员的范围,组织大量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的老师及具有丰富设计、生产电子产品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教材编写。技术人员对岗位实际的情况十分了解,让他们参加教材编写能够提供接近真实的载体。老师可深入分析理论要点与项目间的关联性,以确保教材的理论知识呈现递进性,促进理论和项目的有机结合。
3.2教材编撰动态化、开放化 编写教材时需重视开放性,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员只需拥有权限即可通过网络修改配套的项目资源库、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等立体化教材,这样进行教材编写呈现开放性、动态化,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引入新工艺、新知识,促进教材项目不断更新,增强教材的实用性[3]。依据网络版教材的动态修改情况进行纸质教材的更新出版。
3.3教材形式体现立体化 构建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如纸质教材、虚拟实验室、电子课件、网络化项目资源库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其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3.4分级处理教材项目 确保项目教材的内容符合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给有能力进一步提升知识技能的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教材项目实施分级,分为必修及选修两个模块。必修项目采用纸质形式出版,同时采用网络项目资源库模式发布必修、选修两个模块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选取部分选修教材进行教学。有能力的学生可自行学习感兴趣的部分选修项目,如通过校内开放性的实验室或者虚拟的实验室自学选修项目。
4.结语
创建开放的立体化配套的项目教材,极大地提高教材质量,促进《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改革。立体化的教材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教材建设的开放性思路有助于教材持续、动态的更新,保证学生及时接受到新工艺、新知识,保障教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梅开乡,梅军进.应用型本科电子技术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5(5):43-46.
[2]史洪岩.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114-115.
[3]张慧敏,吴青萍.浅谈高职课程项目教学改革——以《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课程为例[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