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地理生态

2013-04-29龚丽娟

鄱阳湖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美学学术学科

[摘 要]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学术气象与地缘特色。文化地理的差异引起生态美学学科地理生态的变化,学缘关系造就学术思想的链接与承继,这使生态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历史纵深与逻辑发展中走向多维整生的学术空间结构。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呈散点辐射、多维聚合状,学术体系渐趋丰盈充实,为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基础,也为当前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学理参照。

[关键词]生态美学;学术发展;文化地理;地理生态

[中图分类号]B83-0;K9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5-0058-10

[作者简介]龚丽娟(1981—),女,湖北老河口人,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博士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美学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广西南宁 530006)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学科。人文与地理的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与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并以文化基因的方式传承。因此,文化传承与生物遗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备更多的可调试性、可选择性与自由性。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同样是学术竞生与选择的结果。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对学术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文化的传播、迁移、拓展和扩散,能够形成学术空间的连接,促成学术生命的持续生长。

人类学家在探索文化进化规律的过程中,曾经从人类的心性探求源头,并且形成以下“三个一致”的母体范式: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社会文化的路线与阶段一致;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致。①生态美学是人类对于自然存在、生命本体及生态关系等问题的启悟与探索,是集人类科学精神、艺术底蕴、哲学思想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学者们对人类生存状态与世界生态的关注与责任感,使其生态美学研究有着一致性与共通性。

一、齐物共生:生态美学学科生命力的初放

从爱因斯坦相对论到宇宙大爆炸理论,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呈现出非终极性和持续生发的生命特性。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亦然。美国著名社会学批判家C·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心智品格对经典的社会科学家具有重要意义。“对一流的社会科学家来说,方法和理论都不是独立的王国;方法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它们好比是你所生活的国家的语言。”②大多数经典化的研究介于抽象经验与宏观理论之间,需要在现象与经验中引申论证出行之有效的理论与方法。因此,任何经典社会科学家乃至人文科学家,都有理由、有责任在自身独立王国之外的学术空间,交换呼吸学术氧气,从而使一门学科在科学的想象、假设、论证与艺术的诗意、审美传统中走向成熟,在生命力的多维释放中走向壮大。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生态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凸显、加剧。在学术敏感与社会责任的双重驱使下,中国生态美学滥觞。此后,生态美学研究逐渐深入而系统,并由此走向发展与繁盛。法国著名学者丹纳在其经典论著《艺术哲学》中,从历史实证出发,论述了种族(内部动力)、环境(外部动力)、时代(后天动力)三要素对艺术发展及文明进步的制约与影响。生态美学研究因地域的差异,长养出不同的生命状态,又因相同或相似的大环境,孕育出终极目标一致的不同学术思想。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在地理因素的潜在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气象与学术生态。北方更加注重生态思想研究和元生态美学研究,南方的生态美学研究、生态审美文化研究与生命美学研究,则是更加注重理论、方法及应用的多维研究。元学科研究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与根本,生态美学与以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为主的生态审美文化研究,从理论建构、方法研究、历史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等不同维度,构成了生态美学研究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教授认为:“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曾永成的‘人本生态美学观和袁鼎生的‘审美生态观,是目前生态美学研究中已成体系、相对成熟且影响较广的几种代表性的生态美学观。”③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美学观,实则规约着各自的理论根基与研究侧重点。

然虽如此,共同的社会责任、学术道义与文化情怀,使得生态美学研究者们超越了传统的研究角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差异,以自己“独立王国”的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整个生态美学学科贡献了不可忽略的学术生命与力量。

京津文化端庄肃雅的传统,在生态美学研究领域有所反映。徐恒醇教授2000年出版的《生态美学》一书,是国内最早探索生态美学哲学基础、学科范畴的著作之一,意在通过对中国传统生态审美观和西方近现代审美观的综合,确立生态美范畴,以此消解传统美学的主客二分,实现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之间双向互动的生态审美化,哲学意味浓厚。①徐恒醇教授的论文《生态美放谈》,则集中廓清了生态美范畴的生发过程,分析了生态美范畴在建立主客有机统一的生态美学哲学基础、克服技术对人的异化、促进个人的生态审美化生存体验、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价值维度。②

正如陕北黄土地的敦厚质朴,西北地区生态美学研究显得沉实厚重。刘恒健教授的论文《老子道论的人学深旨》,挖掘了老庄思想中深邃厚重的哲学本质与思想根源,将本源性“大道”作为美学研究的精神本质与哲学基础。③他的另一篇论文《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提出了生态存在“大道论”的美学观。他认为,“生态美学是一种以大道形上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的本源性即它的大道性”,生态美学超越了传统主体论美学的主客二元对立、现象与本质对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道一体化的生态整体观。④

楚辞华茂、离骚动人的荆楚大地,开启了中国浪漫主义艺术的传统。在21世纪初期,武汉的生态美学研究继承了这种传统。张皓教授对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生态思想进行研究,主编了“文艺生态探索丛书”。他的著作《中国文艺思想研究》,探寻了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生态蕴涵与诗意传统,意在以中国生态话语建构新的生态诗学体系;⑤他的论文《技术之网的反生态倾向与文艺的生态危机》,表达了对绿色文艺学构建的期待。⑥武汉大学陈望衡教授的环境美学研究专著《环境美学》,融汇了中西方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思想,力图实践“全球美学”概念,以环境之美促进生态审美化生存的实现。⑦

齐鲁大地,泰山炎炎,大气雅正的儒家文化孕生了厚实的学术传统。曾繁仁教授的生态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元学科研究领域,他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生态美学导论》等著作,汇聚其生态美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他一方面对生态美学学科的产生背景、学科基础、理论指导、学术资源、基本内涵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海德格尔、庄子等哲人的生态思想为基础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认为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化状态存在”;⑧另一方面又对生态文学进行了应用性研究,对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提出了构建中国化生态美学的学术理想。⑨

赏花品茗、崇尚慢生活的闲适之地成都,是国内最早进行人本生态观生态美学研究的区域之一。曾永成教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成本体论的人本生态观,其著作《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最早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索文艺审美的生态本性、生态维度、生态功能,并把“生态”观念引入文艺研究,认为在自然向人生成的生态进化运动中,人是生态价值的终极主体,也是审美价值的终极主体,并创生出规约人本生态观的核心范畴——“自然节律”。①曾永成教授的《人本生态观与美学问题》、《从生成本体论到人本生态观——对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说的生态哲学阐释》、《生态学化: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等论文,在人本生态观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向人生成”进行系统化的生态哲学阐释,关注自然的生态本性与人的现实存在之间的审美对应,提出文艺学的生态学化与构建生态论文艺学的学术理想。②

奇山异水、飞瀑流霞的黔贵景观,与传统艺术的生命本质与自由精神有着某种对应性。20世纪90年代,著名书画理论家姜澄清先生,因偶然妙得“艺术生态”这一命题,写就充满艺术灵性的《艺术生态论纲》。该著敏锐地关注到影响艺术发展的生境,以及艺术对于人类本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国内最早以生态思维研究传统艺术的学术论著之一。③封孝伦教授的著作《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从人的生命系统出发,对传统的审美关系与审美现象作了创新性的研究,并关注生命本体内在的审美需求,在本质上以审美的方式对人类生命的内在层次作了系统的探索。④贵州大学还形成了生命美学研究创新团队,关注生命本体的审美价值,注重对中国传统艺术生命精神的研究与分析,并从生命本体的存在对生态美学进行了研究。

精致典雅的江浙景致,孕育了诗意浪漫的文化气质。鲁枢元教授是国内最早致力于生态文艺学研究与学科建构的学者之一。他最早在南中国的海岛上提出了生态文艺的概念,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人文类生态刊物——《精神生态通讯》,并将生态文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贯穿学术人生的始终。他的著作《生态文艺学》,以生态学理论研究文学艺术现象,探索其生态构成、生态审美内涵与生态价值;⑤《生态批评的空间》一书,在复杂的生态批评机制的规范下,将生态批评的空间拓展至整个人文领域;⑥《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一书,则进一步探索了文学与生态学的跨界融合、超越主客的有机整体系统生成性。⑦从海南到江南,这些著作始终以作者特有的诗意情怀,融汇着生态时代的绿色思潮,推动着中国生态诗学与生态文艺学的建构。鲁枢元教授的研究特点在于,一方面使文学的审美精神、诗意传统在生态文艺学中依然释放其本然魅力,另一方面则在传统文艺学中挖掘或注入生态性与自然性等前沿学科特质。生态文艺学与生态美学有着学科上的关联与贯通。生态文艺学以生态眼光与方法探索研究文艺内部的生成规律,遵循文艺学的学科传统,注重文艺的生态审美特质。因此,生态文艺学既是早期生态美学研究的理论草创,也是当下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构成。

温带海洋季风润泽的厦门大学,受海洋文明的影响,有着外向型的文化心理,生态美学研究也呈现出视野开阔、目光向外的态势。以王诺教授为代表的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承继发展西方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旨在构建“生态诗学体系”和“生态美学体系”。他认为,“生态批评的‘生态还指一种生态美学观”,“应提出并有力论证生态批评在美学和文艺标准方面的独特性”。①他的《欧美生态文学》作为中国本土第一部研究西方生态文学的学术著作,系统地梳理了欧美生态文学及西方生态思想的发展流变,引申出生态文学的生态哲学内涵。②他的《欧美生态批评》则进一步从学理角度梳理分析了西方生态批评的学科发展与理论方法。③生态批评作为生态美学在国外的早期滥觞形态之一,着重从生态审美角度出发,探索生态文学乃至一切文本的生态审美内涵、价值与规律,有其生发的特殊路径,成为连接生态美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桥梁。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翻译介绍诸多国外生态批评理论及生态文学文本,使生态美学有了开放的研究视野,有了与西方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研究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

春水漫漫、山歌渺渺、少数民族众多的广西,生境良好,生态优美。袁鼎生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桂林山水美学,他的《天下第一美山水》、《簪山带水美相依》、《天地有大美》等著作,着重研究以桂林山水为例的景观生态审美形态与规律;著作《审美生态学》则系统地梳理了传统美学生态化的内在逻辑,形成基元性的审美生态观。④随后,《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是对生态美学的中西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⑤,《生态艺术哲学》对生态审美机制作了进一步的探索⑥,《超循环:生态方法论》是对生态方法论的整体提升⑦。广西民族大学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以袁鼎生教授的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进行了扎实的民族生态审美学的实践应用研究,出版了《民族生态审美学》、《壮族文化生态美》、《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等著作,完成了从逻辑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到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多个维度的学术探索,形成了良性运行的学术发展生态机制,⑧使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成为国内“生态美学研究的重镇”⑨。

综上所论,中国生态美学学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逐渐走向成熟与发展,其地理生态呈散点分布、多维共生状。诸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使生态美学一开始便显示出自主发展的态势,或侧重于以生态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生态审美世界的探索,或侧重于传统文艺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诗学建设,或侧重于生态美学生发规律与学科方法的系统构建,或侧重于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学的生态审美研究,或凸显对生态审美文化与生态艺术人生的探索。生态美学所包含的生态、自然、艺术、文化、生命、现实人生等诸多要素,在此中多样统和、交互作用。理论研究与方法探索的结合,逻辑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对应,促进了审美世界与艺术人生的生态规律的自然呈现,以及生态系统所包含的生态机制和生态审美价值的多维整生。

二、多维聚生与圈态环生:生态美学研究的发展与成熟

笛卡尔探求真理的第一个指导性原则就是:研究的目的,应该是指导我们的心灵,使它得以对于世上呈现的一切事物,形成确凿的、真实的判断。①在生态视阈中,传统美学发生了诸多转型与蜕变,生态美学研究逐渐突破人类既定审美经验的限制,以全新的生态视角与学科交叉理论,探索一切生态存在与审美现象的生态审美本质与规律。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语境下,生态美学经过十多年的积淀与成长,在学科定位、理论建构、范畴确立、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同学术思想之间相互融通,多维研究之间动态互补,形成以地理生态为区划的不同学术气象。然而,在生态美学研究中,地理生态的散点分布,以学科凝聚力织就密切的内在生态关联。多维研究的聚生,既彰显生态美学的学科内在潜质,也为构建学科理论提供了内容与方法支撑;学缘关系的缔结与深化,为生态美学理论的立体构建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其学科五维——元学科研究、逻辑研究、历史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呈圈进环生的发展态势;学术会议的辐射,将一个时期内生态美学研究的前沿理论、焦点问题聚合,引领其超循环发展。

(一)多维研究的聚生,统合学科内部生态环节,推动生态美学学科的整体发展

在学术研究领域,所谓研究维度,是指我们全面立体认识某一认知对象之可度量、可考察的方式、原因与角度。客观存在之物体,呈现出的维度越多,就越显立体,越显多样,也就意味着更多可观、可感、可研究的价值与可能性。生态美学的各个研究维度的聚生,既是其内在生命力的显现,亦是一门学科渐趋成熟与完善的必经环节。

从以上生态美学研究的地理生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文化生境与学术土壤中,研究维度立体多向,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研究;既有哲学探源,也有艺术追踪;既有元学科探索,也有理论研究;既有侧重生态美境的环境美学、景观生态学研究,也有凸显人类生态审美化存在的人本主义生态美学研究、生命美学研究;既有对一般生态文学、传统艺术的生态研究,也有对极富生态审美意蕴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与艺术的生态审美研究;既有生态美学的历史研究,也有中西生态美学的比较研究。对生态美学的多维研究,探索了生态美学的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从多角度挖掘出研究对象的生态内涵与审美潜能。研究生态的丰富性体现了生态美学内在生命力的繁盛与发展的可能性。多个研究维度的聚合共生,使生态美学研究逐渐走向成熟,也为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奠定了良好的学术根基。

元学科研究作为根基性的前期研究工作,起着奠基作用。元生态美学研究对生态美学学科发展的哲学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等,作了积极探索,形成趋于一致的整生观或曰生态整体观。逻辑研究追求的是现实与现象世界里必然而永恒的规律性存在。生态美学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范畴确立、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建构日趋成熟,依生、竞生、共生、整生等生态美学历史的生态范畴的确立,整生论生态美学理论的建构,超循环整生的生态方法论的建立,②传统文艺学的绿色革命促进了生态诗学体系的多维建构,③对生态美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用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的积极开展,充实了生态美学的局部研究,拓展了生态美学研究的疆域。其中,应用研究立足于此在的世界与人生,以生态与艺术相交融的理论与方法,重读了一般文学、生态文学及审美文化中的生态审美内涵;比较研究明晰了不同文化孕生的生态审美特质;历史研究则厘清了经时间长河涤荡、冲刷、积淀的生态审美规律。

学术研究维度的选择与定位,一方面平衡了学科发展的定位,另一方面则丰盈了学科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多维聚生的生态美学研究,彰显了这一前沿学科潜在的学术生命,使其遍布于生态中国的每一个学术空间。它不再是传统美学的分支形态,而是具有独立学术生命的传统美学的现代发展形态。生态美学本质上是为了统合客观审美世界与现实艺术人生,使生态系统在绿色、科学、审美、诗意的生境中,走向灵动多样的和谐整生境界。因此,生态美学对生态美的研究,对生命力的凸显,对生态系统关系的审美探索,实际上是致力于科学与哲学的统和,艺术与自然的协同,乃至生态系统中所有因素的和谐整生。

(二)学缘关系的多维缔结与圆活流转,促进了生态美学研究的圈态发展

任何真理、价值与规律的探索,都是一个历史发展与空间聚合的过程。文化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需要中国传统经典里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诸多环节的协同。显然,地利是连接自然法则与社会规程的中间环节,保证着各种机制的合理运行,其可变性与适应机制调节了天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统领着宇宙万事万物的和谐整生。

在学术发展领域,学术地理的散点聚合,学术思想的珠连玉缀,既取决于学科生命的整体特征,也取决于不同地域学缘关系的多维缔结,从而形成不同地域学术研究的内在关联与整体发展。学术元点的辐射发散、多维承继与一体发展,使得生态美学的学术生命力在多维研究中得到拓展性的延续,极大地影响到生态美学学科的局部成熟与整体发展。

由于学缘关系的影响,生态美学研究呈现出错综复杂却不失有序统一的发展景象。山东大学的生态存在论美学研究与厦门大学的生态批评研究之间,因王诺教授师从曾繁仁教授而存在着一定的学术渊源,皆注重对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的哲学基础的探索,积极与西方生态美学研究进行交流与沟通。广西民族大学袁鼎生教授的审美生态学研究与贵州大学封孝伦教授的生命美学研究,均受启于周来祥先生的和谐论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二者在各自的研究中均作了新的发展,生态美学与生命美学研究之间也互生互启。四川成都大学曾永成教授的人本主义生态观与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形成生态美学研究对象与理论上的对生与互补,丰实了生态美学研究的角度与内容。曾永成教授的文艺生态与鲁枢元教授的生态文艺学,分别从人本生态观与生态文艺观论证了构建生态诗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生态美学的拓展研究方面,鲁枢元教授的生态文艺研究与王诺教授的生态批评研究,以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以生态文学为代表的一切生态审美文化文本,应证了生态美学理论的客观存在与普适价值。在生态美学的应用研究方面,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对欧美国家的生态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主要对少数民族艺术与审美文化进行生态审美探索,两种研究在无形中趋于一致,促成了生态美学应用研究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和。这些学缘关联直接催生了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的师承关系与学院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为学术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内在驱动力。由此可见,生态美学研究的多维地理生态,正是学缘关系的缔结在地理生态上的直观呈现,也为生态美学多个研究维度的立体统合、圈进环生的学科整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学术团体、学术会议的交流与碰撞,加强了生态美学内在的张力与聚力

生态美学学科的生命潜能与理论内涵的丰富性,是其多维研究聚生的前提。散点辐射的学术思想,没有在差异与分歧中走向分裂与绝对独立,而是造就了开放的聚生式地理生态,更加促进了学科内在生命力在相互牵引制约中的汇聚一体、生气灌注,成就了生态美学在中国二十年的健康发展,蓬蓬如远春。

学术的繁荣,讲究的是争鸣与齐放,既有对他人学术思想的真实尊重,也需要在严格的自省自律之下作出得体展示与如实表现。学术场应生发出一切学术生态存在之内涵、价值与生命。张力是由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独特性所致,相反,聚力是由事物之间的相同性、共通性所致;张力充满外扩的力量,聚力充满凝聚的动力;张力和聚力的交汇,引发了事物内在力量的中和与平衡,促进了事物生命力的动态呈现与多样发展。不同学术思想,正是以张力相互牵制,以聚力相互依存。

学术会议、学术团队将不同的学者与学术思想凝聚起来,在独立发展的学术个体生命及小的生态系统中,潜生暗长出相互关联的学术思想与学科整体生命。

国内院校在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理论与方法的引领下,形成了以地域为划分的不同的学术团体。这些学术团体有着具有指导性的学术理论与方法,有着一致的研究目标与多样统一的研究对象,形成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学术研究机制。山东大学生态美学与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探索了元生态美学研究的诸多相关问题,以及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与生态智慧。贵州大学生命美学研究创新团队,对生命存在本体及中国传统艺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态研究。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对西方生态批评理论及生态文学文本进行了大量译介、传播与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生态审美与民族文艺学研究基地,在整生论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对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审美文化与艺术文本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生态审美探索与研究。

同样,在学院派研究团组的研究中,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互启是必不可少的,而促成这种学术交流的直接机制就是诸多学术团体之间的学术会议。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国内生态美学界举办了近十次规模大小不一的专门学术研讨会,主要研讨生态美学的学科发展与理论方法建设,以及与生态美学密切相关的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的应用研究、比较研究等,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美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构建、应用研究维度的拓展,成就了生态美学学科生命的成熟与壮大。例如:

2001年,在西安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会与陕西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美学界第一届全国性的生态美学研讨会上,学术思想的草创与探索,激荡与交汇,成为生态美学在中国走向独立发展的重要开端与契机;

2003年11月,在贵阳举办了中国第二届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从生态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生态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生态美学与人文环境的关系,生态美学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等几个方面展开研讨,成为生态美学走向理性思考与元学科发展的重要机会;

2004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生态美学研讨会,此时国内的生态美学研究已进入较繁盛的发展时段,生态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也已进入了新的时期,议题多样化,探索研究也更为深入,应用研究呈现出地域民族特色,将生态美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小的波峰;

2007年,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会议在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召开,这一时期的生态美学研究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发展态势,会议对生态美学多元观与生态美学学科建设,生态文学、艺术创作及审美特征,生态保护与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利用等议题进行了探论;

2008年12月,湖北省美学学会“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召开,会议主题包括生态美学、环境美学、景观美学、设计美学及30年来湖北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形成了十多年来第一次地域性的生态美学学术研究的梳理与归纳;

2009年在山东济南举办了“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研讨会”,这是国内二十年来生态美学研究的一次盛会,国内外生态美学研究成果的展示,国内生态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构建,在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生态美学的中西思想资源三个反面,形成了与国外学术思想的多维交锋,凸显了中西生态美学研究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是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地域的多维研究、学缘关系的多角度构建与学术团体、学术会议的汇合交锋,启发了生态美学学科内在生命力的多样释放,形成了这一学科特有的多维共生与圈态环生,使其进一步走向成熟与繁盛。学术会议是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研究的深层积淀、焦点问题、前沿动态聚合碰撞的空间与语境。这些生态美学会议的召开,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美学学科整体的超循环发展。

三、超循环整生①:生态美学研究的未来

生态美学研究的地理生态,经历了齐物共生的生命力初放阶段,发展到多维研究的聚合共生阶段,既符合学科生发的客观规律,也是生态美学学科逐渐走向独立、成熟与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生态美学学科需要动态的、多维的、立体的发展——超循环整生,既有生态美学学科的各个理论构成的聚合整生,也需要不同研究维度的统合发展,进而才能真正推进生态美学学科整体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的超循环整生。

(一)生态美学研究地理生态小系统的超循环整生

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首先需要各个生态要素、生态环节与生态部分的有效运转。地理生态不是单纯的生态美学研究特质、特点与特征的不同地域分布,而是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各个带有地域色彩的研究者与研究团队,探索发掘出各具特色与价值的生态美学研究领域。北方侧重于生态美学的元学科研究与理论建构,中部地区侧重融合生态思想、生态哲学、生态审美等的生态审美文化研究,南方侧重于生态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构及生态美学的应用研究。当然,这仅为大概情状,诸多地域研究进而形成了融合多个研究维度、学缘关系、学术交流的生态美学研究的地理生态小系统。各个生态系统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面丰实了生态美学学科的结构,使其不断具备发展为独立整体的学科潜质。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美学研究实现了诸多范畴、思想的协调与统和。比如,生态美学研究现代性与传统诗学的统和,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结合,生态存在论与人本主义生态观的交汇,中国民族性的本土研究与世界化的生态美学研究理论的碰撞,等等,这些地理生态研究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生成了超循环整生的学术地理生态结构。

(二)不同学术研究主体、各个研究维度的超循环发展

生态美学在中国的学科发展与理论建设,需要统合多维的研究视阈与学术思想,建立起具有生态诗学意味的生态美学体系。不同的生态美学研究个体或团体在地理生态的作用下,在各自的学术研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生成生命力旺盛、超循环发展的学术研究系统。例如,曾繁仁教授早期致力于生态美学发生论、思想来源、理论基础等元学科研究,形成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继而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美学研究、研究方法、基本范畴与学科建设等内容展开研究,丰实了其以生态存在论为核心的生态美学观,超循环发展了自己的生态美学研究体系。袁鼎生教授以生态审美为核心范畴,形成审美生态观,在此基础上,从逻辑、历史、比较、应用、元学科多维建构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衔接过渡,环进圈升,实现了其生态美学研究的超循环发展。不仅如此,生态美学各个研究维度也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系统。比如,21世纪以来,由不同研究对象而衍生出生态美学的两大阵营,有侧重于对象世界审美化的环境美学、景观生态学等,有侧重于主体世界审美化的生命美学、生态文艺学等,它们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影响、连接一体,在超循环整生的生态机制作用下,进而生成生态美学研究的整体系统。

(三)生态美学学科在生态文明语境下的超循环整生

生态美学目前的发展态势,足以证明其内在丰沛的学科生命与学科潜质,并且部分潜质已然得到良好的释放。生态美学的研究整体需要各个部分与小系统自身的超循环发展,并且各个部分之间发生本质关联,在共生中生态美学研究整体的超循环发展。地理生态的相互作用,不同维度的共生共存,不同学术主体的对生互补,是生态美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地理生态的自然展示下,生态美学逐渐走向理论与方法相统一、多维聚生、圈态环生、内外结合、中西互补。

生态的原初含义是指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美学与生态背景的关系,同样影响着生态美学学科自身的发展。物理学领域将熵作为系统内部混乱与无序的度量标准。生态系统不可逆的衰亡引起熵增,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引起熵交换,当熵值等于或小于零,系统则处于生长、发育的有序阶段,这和生态美学的学科发展与其环境的关系有着相通之处。生态美学滥觞于20世纪环境恶化、生态衰退的熵增阶段,经历了学科内在生态要素、生态环节、生态部分等的无序阶段,到各部分之间的自组织、自成长的有序竞生与和谐共生,再到学科整体的超循环聚合整生,囊括了生态美学学科的发育成长过程,而这一切却发生在环境恢复、生态重构的熵减阶段。在当下生态文明大环境的引领下,生态美学以其学科责任与理论强力,不断修复着生态系统的混乱与衰亡,重构着生态审美化的对象世界,同时也创造着生态艺术化的现实人生,这是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最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的生态美学的发展趋势,亦是其未来的学科目标与理想。地域性的学科建构,将为未来的生态美学走向建设性的显学与基础学科奠定基础,并以此协调统和审美世界与艺术人生的生态审美关系。

责任编辑:胡颖峰

猜你喜欢

美学学术学科
仝仺美学馆
【学科新书导览】
盘中的意式美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纯白美学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