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理分析
2013-04-29陈军李京
陈军 李京
[摘 要]公民生态道德作为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公民对社会生态建设以及各种生态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本文从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参与、生态文明期望三个角度,阐述了公民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发展的作用机理,并从维护公民知情权、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营造生态文明社会氛围、加强生态文明情感体验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公民生态道德提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民道德;生态文明;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5-0029-05
[作者简介]陈 军(1978—),男,湖北石首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12CKS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1&ZD04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公众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制研究”(CUGW130219)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场涉及多个领域的全方位的社会性变革。①生态文明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政府、社会团体及公民等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实现利益的机制与成本各不相同,其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博弈。然而,不论是政府还是经济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生态道德与价值观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影响政府与其他组织对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立场、态度以及现实响应。因此,公民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各类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间达成共识、互为保障,进而使各利益主体作出的决策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优化。
一、公民生态道德的内涵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公民生态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公民对社会生态建设以及各种生态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是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自我认识。①公民生态道德建立在和谐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上,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公民生态道德要求摒弃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权利,②同时还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强调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实现平衡协调发展。以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以平衡协调为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平衡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这构成了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永恒主题。③由此可见,公民生态道德的要求与生态伦理观的主题是和谐一致的。
公民生态道德具体表现在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参与及生态文明期望三个方面。生态文明认知由生态情感、生态知识和感知个体效力等因素构成,反映出公民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对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知。生态文明参与是指公民是否了解或参加环保等活动,是否会主动避免或制止生态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生态文明期望是指公民对生态环境的愿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当地宣传教育等工作的评价。公民生态道德建设既是认识世界的问题,也是改造世界的问题。一个生态道德水平高的“生态人”要明确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产、消费、处理等决策中保持稳定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心理状态;要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理性知识,为在实践中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技能支撑;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活动,积极影响他人的生态决策,切身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
生态文明的发展与提高通常包含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为成熟的公民生态意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和有效的制度体系。④从微观层面来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和成果享受者,公民是否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社会管理模式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是否认同政府相关法律制度、政策,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既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管理体系内,人们开始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政府也已出台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法律制度、政策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凭借法律制度刚性的外部力量还是不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生态道德等内在约束力量的补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系统中,公民的立场、决心与技能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动力,公民生态道德所特有的预期性与前瞻性也是改进发展模式、完善制度体系的驱动力。因此,公民生态道德作为各利益主体决策的关键因素与生态文明制度、政策的价值基础,从根本上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与舆论支持,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二、公民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理
(一)公民生态素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起点,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统一性
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公民生态认知包含着由纯粹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换。纯粹理性是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为目的的理性认识形式,实践理性是以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应用为目的的理性认识形式,①而生态认知就是将关于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知识、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公民现实的需要相结合,制定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依据这些标准和规范进行行为决策与价值评价的过程。公民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对自身的需要掌握更加自觉,其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会愈高,反之就会在实践中处于盲目的不自觉状态,就根本谈不上去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实践活动。同时,生态文明认知程度影响着公民的责任意识与技能素质,影响着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与深度。生态情感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态态度、责任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态行为决策。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污染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对生态文明生活的态度,对污染、浪费等生态不友好行为持否定态度的人,在自身行为决策中会尽量避免类似行为。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知,决定着其对自身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认识,进而决定着其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热情。生态知识作为公民生态行为技能的重要基础,对人们的生态行为也有重要影响。生态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人,在生态忧患意识与生态行为技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感知个体效力是指消费者相信其个体行为对社会资源环境问题产生作用的程度。②如果公民认为个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改善,那么这种想法将会对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产生抑制效应。
(二)公民生态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实效性
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公民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来实现,具体途径包括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及文化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基于对生态现状、政府政策的基本认识,通过权力与义务行为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决策的活动。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参与路径、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政府决策过程中采取的咨询、听证、公示等方式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客观渠道;公民对参与政府决策能力的认知及所产生影响的评价,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公民自身素质及参与能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经济参与维度来看,消费价值与交易成本的衡量是影响公民生态文明参与的重要因素。消费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它们构成了公民生态文明行为的收益。功能价值是指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效用;情感价值指的是顾客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情感效用,如从洁净的环境中获得的舒适感与满足感;社会价值是指人们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取的社会效用,既包括生态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包括生态行为对自身个人形象的影响。③交易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前者指的是公民为其决策承担的货币支出,后者指的是时间、精力、舒适度等方面的支出。对消费价值与交易成本的衡量标准、承担相应成本的意愿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决策。文化参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途径,公民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及其对政府有关政策的认可程度决定其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的意愿。公民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可以及对绿色消费等生活方式的接受程度,对于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环保组织或活动,践行生态文明准则有着重要影响。
(三)公民生态文明期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方略的持续性
首先,公民对生态文明环境的要求与期望直接影响其对于改善生态现状的愿望。生态现状与公民预期的差距越大,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望就越高。生态文明环境是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是公民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也是提高公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低碳生活受到广泛关注,正反映了公民对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景。其次,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与决心直接影响着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望值。环境公共当局的执法频次与执法力度是政府态度的直接反映,也是对企业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再教育。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活动效果影响着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进而影响其立场与行为决策。最后,不同利益主体对待生态文明持有不同的期望,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复杂的博弈格局。一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不具备消费上的排他性,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支付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费用,其他人便可以“搭便车”,最终环境问题还是由政府来解决。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即某个利益主体的生态文明行为带来的收益由利益主体之间共享,由于其收益存在着不确定性,个体不愿独自承担成本与风险,而某个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带来一定范围内整个群体的利益受损,这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和维持。
三、提高公民生态道德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时期被大多数人竞相模仿而普遍流行的社会价值形态、情感和兴趣,是一个包含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情感、社会兴趣等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以及由此所形成特定的社会氛围。①生态文化对公民生态道德具有一定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应从形式与内容上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等活动,加强公民生态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在形式上,要积极推行社区教育,组织生态文明海报展览、生态知识评比等活动,评比月度人均用电量节约之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之星等,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同时,要大力加强学校教育,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学校教育的规划与设计,开设相关课程与专业,课堂上采取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与演讲辩论等丰富的形式,还可以组织生态文明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在内容上,既要普及生态环境与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兼顾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具体做法中要重视对公民日常生活与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科学的个人消费观,养成绿色、适度、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在职业行为中,努力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与生态道德规范在该领域的具体要求一致,并逐步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
(二)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引导生态文明参与
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实际上是对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再教育,是激发、培养和引导公民生态意识不断走向成熟的现实途径。良好的法律制度及其社会管理制度,既可以使社会良好的利益格局为生态道德的践行创造广阔的空间,又可以通过其外在的强制力,凸显规则的权威性,从而维系生态道德的向度。②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或单位可以在绩效评估考核和制度取向中加入生态文明的价值标准,将公民日常生活与工作习惯纳入评价体系,从经济利益的引导方面强化公民的生态观念。工商管理部门可以为“绿色食品”的品牌注册、产品销售等提供指导和优惠政策,加大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尤其要围绕环境污染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挂牌监督、进行环保专项行动,还要将环境执法监管与建设项目审批结合起来,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新、扩、改建设项目暂停审批等,使公民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①在中观层面上,要构建适宜本省、本市发展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生态安全与和谐、生态道德与伦理的要求,加入如公民参与生态文明主题活动的频率、公民环境满意率、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等因素,引导公民主动参与生态环保活动。②
(三)规范信息发布渠道,加强生态文明认知
生态文明道德建设源于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一方面包含着公民对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各项基本信息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包含着公众对政府、企业、社区、公益组织和公众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规章与制度等信息的关注和把握。因此,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质量、重要工程项目决策、重大影响事件和政策法规等信息的规范发布,是维护其公民权利的重要条件。在此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应履行发布有关环境信息,发布的义务,通过规范的信息平台或数据库,构建流程科学且能及时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如空气污染指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环境工程建设成效与法律法规等,定期公开水资源达标率、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减少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环境管理部门并非局限于专门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还包括其他依照法定职权拥有相关环境信息的机构及其他承担公共环境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等。③同时,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还要科学运用现代传媒的舆论宣传作用,利用网络、新闻、报刊等媒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及其引致的单位、团体、个人予以监督,还需利用公益广告、纪录片、指导书籍或手册等方式宣传生态文明道德或生态行为技能,引导公民自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帮助公民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使自身的自然价值取向和认知能力朝着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任何一种道德最终能否为社会所接受,能否转化为社会成员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实践,关键在于它能否反映社会伦理关系的本质,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生态道德作为与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以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回归为逻辑起点,决定人类对自然环境和栖居其上的一切生物应承担的道德义务,从而成为人们提高生态觉悟的伦理基础、保护生态平衡的伦理支撑和获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保障,④这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公民生态道德从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参与及生态文明参与三个维度影响公民的生态行为决策及价值评价。生态道德能够在多大范围、何种程度上为公民所信奉与遵循,取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因此,维护公民知情权,提高公民生态文明认知水平是提高公民生态道德水平、规范公民生态行为的基础;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引导公民生态文明参与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生态文化氛围是提高公民生态行为技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与驱动力。
责任编辑:胡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