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与海拔高度相关性初探

2013-04-29钟春城罗小伟

广西农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海拔高度病虫害

钟春城 罗小伟

摘要:为探索不同海拔高度的山银花病虫害发生规律,为综合防治山银花病虫害提供依据,通过调查不同海拔高度危害山银花植株的胡萝卜微管蚜、白粉病、尺蠖发生程度,探讨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程度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海拔高度内,白粉病的病情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长,4-5月生长在海拔430m地带的山银花植株白粉病发生严重。胡萝卜微管蚜在所调查的各个海拔高度均有分布,1-3月在海拔290m-350m之间发生较重、4月份在海拔320-430m之间发生较重;5-6月发生逐渐减轻。山银花尺蠖在夏梢期对叶片的危害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轻。结果表明: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与其所处的海拔高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山银花;病虫害;海拔高度;发生程度

中图分类号:S435.6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5-0035-05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outbreak patterns of Flos Lonicerae diseases and insects in different altitud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a outbreak survey of the semiaphis heraclei, powdery mildew and 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which damage Flos Lonicerae at different altitude,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tbreak of Flos Lonicerae diseases and insects and altitude. the survey resluts shows that disease index of powdery mildew goes up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with the worst record occurring at an altitude of 430m in April and May. As for semiaphis heraclei, they are found at all levels of altitude, with worse damage at altitude 290m-350m from January to March and at altitude 320m-430m in April. The damage begins to decrease from May and June. In summer shoot period, the damage of 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to Flos Lonicerae leaves alleviates with the rise of altitude. Therefore, the outbreak of Flos Lonicerae diseases and insects is related to altitude.

Keywords: Flos Lonicerae; damage by diseases and insects; altitude; outbreak degree

山银花(Flos Lonicerae)是我国中药材之一,主要包括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 S. C. Cheng和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等 [1]。它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涝。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碱环境下都能生长,能抗-30℃低温,5℃以上开始萌芽抽枝。16℃以上新梢生长快,20℃左右花蕾生长快,在我国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岛,东从山东,西到喜马拉雅山均有分布 [2-3]。因此,在贫瘠的荒山及石漠化严重的地区种植不仅起到治理石漠化的作用,亦可增加群众经济收益、保护水土及环境。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山银花有一定的认识。《神农本草经》将山银花列为上品并有“就服轻身”的明确记载。其花蕾更是中医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药用价值较高,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山银花的用途逐日显现,需求量也更为急切。

近年世界各地对山银花的需求不断增加,价格逐年递增,现有的产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山银花在生产上遇到的困难很多,其中之一是山银花上的病虫害对其产量与品质影响很大。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为害所带来的损失也逐渐加重,严重影响山银花种植业的发展。关于山银花主要病虫、天敌昆虫消长规律调查研究、发生期预测法以及防治技术方面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4-8],但尚未有学者对生长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山银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而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山银花病虫害发生程度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不同海拔高度的山银花病虫害发生规律,为综合防治山银花病虫害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器材和工具

计算器、浸渍液、青霉素瓶、镊子、挑针、手持放大镜、病害标本夹、垫板、采集袋、标签纸、笔、塑料袋、绳子、数码相机、剪刀等调查工具。

1.2 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时间: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每月调查2次。调查地点:广西金秀县不同海拔高度种植地带。

1.3 调查对象

山银花白粉病、山银花上的胡萝卜微管蚜和尺蠖。

1.4 调查方法

对栽种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山银花植株的胡萝卜微管蚜、白粉病和尺蠖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各种病虫调查方法如下。

1.4.1 蚜虫密度的调查方法 2011年1-6月份,对金秀县大樟乡、罗香乡、三角乡等山银花产地的毛花柱忍冬、红腺忍冬按不同海拔分若干个点进行普查,每点调查3株,每次调查植株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随机调查3个枝梢,每个枝梢调查顶芽及顶芽往下6张叶片。记录每片叶上的虫口数。

1.4.2 山银花白粉病病情的调查方法 各调查点每个品种调查三株,每株调查4个方位,每个方位调查3个枝梢,每梢调查从顶芽往下12片叶,观察每张叶片上的病情,记录病害严重度、级别。

山银花白粉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确定为6个级别(以叶片或花蕾为单位),分级如下 [9]。

0级:被查叶片(或花蕾)全叶(或花蕾)无病。

1级:叶片(或花蕾)上发病面积占整叶片(或花蕾)面积的0-20%

2级:叶片(或花蕾)上发病面积占整张叶片(或花蕾)面积的20%-40%

3级:叶片(或花蕾)上发病面积占整叶片(或花蕾)面积的40%-60%

4级:叶片(或花蕾)上发病面积占整叶片(或花蕾)面积的60%-80%

5级:叶片(或花蕾)上发病面积占整叶片(或花蕾)面积的80%-100%

1.4.3 山银花尺蠖为害的调查方法 各调查点每个品种调查三株,每株调查4个方位,每个方位调查3个枝梢,每梢调查从顶芽往下12片叶,调查每张叶片的为害情况,记录被害叶片的受害级别。

山银花尺蠖为害严重度分级标准确定为6个级别:

0级:被查叶片全叶无虫害。

1级:叶片上为害面积占整叶片面积的0-20%

2级:叶片上为害面积占整张叶片面积的20%-40%

3级:叶片上为害面积占整叶片面积的40%-60%

4级:叶片上为害面积占整叶片面积的60%-80%

5级:叶片上为害面积占整叶片面积的80%-100%

1.4.4 相关计算公式

虫口密度=总虫数/调查总叶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胡萝卜微管蚜和白粉病在同一时间不同海拔高度山银花植株上发生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对山银花在同一时间不同海拔高度下胡萝卜微管蚜与白粉病发生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将1-6月份所调查的数据绘成折线图,见图1和图2。

由图1可知,毛花柱忍冬植株上的胡萝卜微管蚜虫口密度在1月2日、2月21日时,胡萝卜微管蚜虫口密度均在海拔290m处出现峰值5.2头/叶、2.97头/叶,然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而在3月26日时,于海拔320m出现峰值2.88头/叶,然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月16日时,在海拔290m处出现最小值0.42头/叶,然后随着海拔高度升高至350m出现峰值8.91头/叶之后略有下降,在5月1日时,于海拔320m出现峰值8.61头/叶,然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红腺忍冬植株上胡萝卜微管蚜虫口密度在1月2日,于海拔290m处出现峰值0.54头/叶,然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3月26日时,于海拔320m出现峰值1.28头/叶,然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2月21日、4月16日、5月1日时,均在海拔350m出现峰值0.84头/叶、5.76头/叶、2.94头/叶后随海拔的变化下降。

综上所述,从7个不同时间对不同海拔高度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程度调查发现,胡萝卜微管蚜在所调查的各个海拔高度都有分布,1-3月份时在海拔290-350m之间分布较多,350-430m之间分布较少,呈下降趋势。4月份在海拔290m处分布较少,在海拔320-430m之间之间分布较多,为害较为严重。在5-6月份各海拔高度的山银花植株上胡萝卜微管蚜发生较少。

由图2可以看出,在7个不同调查时间中,白粉病在每个海拔之间中均有发生,在290-320m之间危害较轻,在430m之间危害较严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2.2 胡萝卜微管蚜和白粉病在同一海拔不同时间发生程度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有效地对同一海拔不同时间段胡萝卜微管蚜为害程度及白粉病发生程度进行分析,把1-6月份调查胡萝卜微管蚜和白粉病发生情况的数据制成折线图,见图3和图4。

由图3可知,在海拔290m处,毛花柱忍冬植株上的胡萝卜微管蚜虫口密度在1月上旬到达峰值2.32头/叶,然后逐渐递减到5月初有稍微增长,5月份胡萝卜微管蚜为害较轻。红腺忍冬植株上的胡萝卜微管蚜出现在5月上旬,在此时段前后并没有发现为害作物。

在海拔320m处,毛花柱忍冬植株上的胡萝卜微管蚜虫口密度从一月份递增,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8.05头/叶,然后递减,在5月下旬之后没有发现胡萝卜微管蚜为害。红腺忍冬植株上的胡萝卜微管蚜虫口密度从4月上旬递增,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4.95头/叶,然后逐渐递减,在5月下旬之后没有发现胡萝卜微管蚜为害。

在海拔350m处,毛花柱忍冬植株上的胡萝卜微管蚜在2月中旬稍有出现,并在4月上旬剧增,在4月中旬其虫口密度达到峰值8.91头/叶,之后便逐渐减少。红腺忍冬植株上的胡萝卜微管蚜虫口密度从1月上旬递增,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5.76头/叶,之后便逐渐递减,5月中旬之后没有发现其为害。

在海拔430m处,从3月下旬开始毛花柱忍冬植株上的胡萝卜微管蚜开始为害,并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7.68头/叶,然后便逐渐减少,5月下旬之后没有发现其为害。没有发现红腺忍冬胡萝卜微管蚜为害。

综上所述,毛花柱忍冬在海拔290m时于1月份出现胡萝卜微管蚜为害高峰期,在海拔320-430m之间内均于4月中旬出现胡萝卜微管蚜为害高峰期。红腺忍冬在海拔290-350m之间均于4月中旬至五月上旬出现胡萝卜微管蚜为害高峰期。在海拔430m时胡萝卜微管蚜为害较轻。

从图4可知,在290m海拔处,毛花柱忍冬与红腺忍冬很少受白粉病为害。

在320m海拔处,毛花柱忍冬在4月中旬开始受白粉病为害,其病情指数在5月上旬达到峰值2.99,然后逐渐减少。红腺忍冬白粉病病情指数在4月中旬开始出现,在5月上旬达到峰值2.13,然后逐渐减少。

在350m海拔处,毛花柱忍冬白粉病于2月下旬开始出现,其病情指数在3月下旬到达5.19,并在4月上旬逐渐减少,但在5月上旬出现峰值6.43,之后逐渐下降。红腺忍冬白粉病病情指数在3月下旬出现峰值4.24,之后逐渐递减,在5月上旬之后没有发现其为害。

在430m海拔处,毛花柱忍冬白粉病病情指数从1月上旬逐渐递增,在4月中旬达到峰值23.05,然后缓慢下降。红腺忍冬白粉病在2月下旬出现,但不久就消失,直到5月上旬其病情指数出现峰值9.64。5月下旬之后没有发现白粉病为害。

综上所述,在所调查的4个不同海拔高度之间内,白粉病在不同时间段均有发生。1月上旬至4月上旬发生较少,4月中旬到5月上旬为为害高峰期,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2.3 不同海拔高度山银花尺蠖为害程度调查与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尺蠖在不同海拔高度下对山银花叶片的为害程度,本小组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制成折线图,见图5。

由图5可知,红腺忍冬和毛花柱忍冬的叶片受尺蠖为害指数均在320m出现峰值分别为28.69、32.96,其次在290m之间出现第二峰值,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有所降低。在430m处出现最低值4.94和12.94。分析可得,尺蠖对山银花叶片的为害在海拔320m处最严重,然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研究表明,山银花病虫害发生与海拔高度变化存着一定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山银花白粉病病情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长。胡萝卜微管蚜在所调查的各个海拔高度都有分布,1-3月份时在海拔290-350m之间分布较多,350-430m之间分布较少,呈下降趋势。4月份在海拔290m处分布较少,在海拔320-430m之间分布较多,为害较为严重。在5-6月份各海拔高度的山银花植株上胡萝卜微管蚜发生较少。夏梢期间尺蠖对叶片的为害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轻。从调查时间来看,山银花胡萝卜微管蚜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为害高峰期;山银花白粉病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为害高峰期。从山银花品种来看,毛花柱忍冬、红腺忍冬两个品种受害差异性大,红腺忍冬的抗虫抗病能力较强,植株受病虫为害程度较轻。

3.2 讨论

由于化学药剂对山银花的品质有较大影响,因此应在山银花花蕾期前做好对山银花胡萝卜微管蚜和白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时,因海拔高度的不同,病虫害为害程度也不一样,应根据当地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为害特点,因地制宜的合理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等措施,达到有效地控制主要病虫害的目的,从而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除了与海拔高度相关外,还与山银花品种、气候、天敌数量、种植户防治病虫干扰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要全面掌握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规律,仍需继续进行相关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药典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一部.2010:205.

[2] 蔡岳文.药用植物栽培技术[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 2008:19-21.

[3] 邹文彬,黄大华.忻城桂中大地的璀璨明珠[J].当代广西.2007,(02):1-20.

[4] 欧善生,苏桂花,谢恩倍,等.广西山银花主要病虫及天敌昆虫消长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8995-8997.

[5] 苏桂花,谢恩倍,欧善生,等.用物候短期预测山银花主要病虫发生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39(17):10377-10379.

[6] 欧善生,苏桂花,谢恩倍,等.不同药剂对山银花蚜虫的效果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13):70-73.

[7] 欧善生,简峰,苏桂花,等.6种瓢虫对胡萝卜微管蚜捕食功能反应的测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22-16625.

[8] 欧善生,苏桂花,谢恩倍,等.山银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5):90-94.

[9] 邰连春.作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20-29.

猜你喜欢

海拔高度病虫害
不同海拔高度对柳杉生长及材质的影响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故障状态下纯电动汽车环境压力及海拔高度估算方法
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葡萄采收后 病虫害防治莫忽视
不同海拔高度人群胃蛋白酶原血清水平差异性分析
不同海拔高度及任务对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