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

2013-04-29朱凯汤辉

广东园林 2013年5期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设计方法原则

朱凯 汤辉

摘要: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具体指人们有益的行为。文章通过阐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内涵和国外基于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营建原则和设计方法。试图以此提高业界对儿童使用场地的重视,从而使幼儿园户外环境的设计朝着培养幼儿更健全人格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幼儿园;户外环境;原则;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5-0000-00

在我国,“素质教育”等同于“多才多艺、多专多能”,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数孩子都参加了舞蹈、美术、乐器、英语、奥数等特色班。过多的才艺技能培训充斥着孩子的生活,看似充实的童年并没有培养出孩子与他人及社会交往的技能,这就造成了孩子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找不到一个知心朋友;擅长四位数的加减乘除,却不会到超市购物。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缺失可能导致儿童成长过程出现心理问题,未来将丧失更多的发展机会。

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一般指3~6岁的儿童,以下简称“幼儿“)一天中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有效时间大部分是在幼儿园中,幼儿园是对他们有着最直接、最深远影响的社会环境,拥有优良设计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可以起到暗示、诱发儿童积极行为的作用。

1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的定义与内涵

1.1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社会性发展(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是指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着年龄而发生的变化。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1]。

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每个人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我们帮助他人,常常不是因为这种行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是简单地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如在公交车上为老幼病残者让座、拾到东西交还失主,这些都是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规范规定着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指明哪些行为是被社会接受和鼓励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或受到谴责的。概括起来亲社会行为包含四个方面的价值[2]:

高社会称许性:亲社会行为被特定社会或群体所认同并获得高评价;

社会互动性: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交往行为;

自利性:亲社会行为的本意不是要伤害自己,而是获得自我或他人的肯定;

利他性和互惠性: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好处,常常也对行动者有好处。

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幼儿通过真实的体验,理解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从而产生亲近社会、亲近他人的行为。

2 国外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幼儿园户外环境研究

2.1 日本

日本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纲要》强调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大领域,并具体规定了相关课程内容[3]。日本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自然、材料朴实,在我国人们眼中既落伍又危险的单杠、攀登架、荡绳、平衡木等在日本幼儿园中都随处可见。有的幼儿园在场地上特意堆起小山坡,让幼儿进行登、滑、钻、爬等活动,甚至还为孩子准备了玩沙、玩水的设施,并且在操场上开辟园艺区,满足孩子对自然观察体验的需求。日本幼儿园还充分利用自然物及废旧材料,很多玩具都是幼儿自制的,一切都为了唤起孩子们的自然活动和自发活动。日本幼教专家小林芳文提出早期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增加儿童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的机会,纠正偏向智育的倾向[4]。

2.2 美国

在美国,特别著名的幼儿园里面可能有总统、明星、高官的孩子,按我们的想象,这样的幼儿园应该非常宏伟、豪华、漂亮。但是真正见识过美国幼儿园的国人会发现他们的校舍是如此简陋,还有特别有名的幼儿园只是借用一个教堂办学,他们的资金不是用来盖多么好的房子,而是用来帮助孩子怎么进行更多更好的游戏。在这些幼儿园里,或大或小的户外活动场地上分散摆放着看起来有些陈旧的大型玩具,比如,旧泡沫制作的城堡,废轮胎制作的秋千,小型塑料滑梯,软绳或旧铁桶连接而成的攀爬架,木制平衡木等。玩沙区一般比较大,并放置铲子、铁锹、耙子和桶等玩沙工具,孩子们可在沙地里自由玩耍。各种简单的运动器具随处可见,有绳子、皮球、小推车、木马和塑料圈等。幼儿园中一般没有塑胶跑道类的人造设施,大多是自然的泥地、草地、沙砾地,其中既有平地,也有坡地,便于孩子们自由活动。户外游戏是美国幼儿园的重要的一项教育活动,上午和下午一般都有1.5 h的时间。

3 基于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幼儿园户外空间营建方法

3.1 设计原则

3.1.1 以幼儿为本 美国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学前教育机构是儿童初次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的地方,学前教育机构应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化的环境,使儿童能自然地离开家庭,自信地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学习。”这种“安全的、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化的环境”是“以幼儿为本”的环境,是根据幼儿生活和发展的需要来设置的。幼儿并不需要豪华的幼儿园,而是温馨、快乐、自由和可以学习、创造的乐园。

3.1.2 多样性和差异性 好的设计需要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各类需求,不仅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分为几个阶段,而且还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身体机能和亲社会行为方面的不同的趋向性。

3.1.3 可选择性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身体、心理上的各种差异,这就需要给幼儿提供不同的空间供其选择。有些幼儿喜欢群居空间,有些幼儿则喜欢比较私密的空间,但这都是暂时的,当他们在这些被精心设计过的空间中找到了舒适感,慢慢地放松心情后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了。

3.1.4 灵活性 了解幼儿园每一类户外空间的使用目的和功能,以及所服务的人群,各类空间的设计应该是灵活、易于调整的,能适应幼儿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需求。

3.1.5 方便使用并使幼儿乐在其中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在使用道路、广场、建筑入口、标识等元素时的所有可能性,并以发展的眼光对全局进行规划,如交通流线模式、扩招等。

3.2 设计方法

本文选取幼儿在幼儿园较为常见的合作、分享、爱心、助人、责任五种亲社会行为作为依据,旨在探讨什么样的户外环境能有助于唤起和发展幼儿的这些亲社会行为。

3.2.1 多样化的游戏器械 幼儿钟爱游戏器械[1],而其中一些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器械对幼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这些具有吸引力的器械有时会对较胆小的幼儿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之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心。为了使这种可能性降低,我们应该让幼儿在使用游戏器械时有多种选择。例如,对于攀爬类的游戏器械,一些胆小的幼儿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为了避免幼儿原路退回,这时就需要为他们找一个体面的“理由”回到地面上,这个“理由”可以是距地面一定高度的蹦床,也可以是有一定坡度的攀爬网,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幼儿对上或下有了多样的选择,可避免他们因害怕而不能顺利到达地面从而失去伙伴的赞扬,有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事实上也促进了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图1为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多样化的攀爬器械。

3.2.2 自然空间 自然元素是大自然赋予幼儿的美丽、神奇的伙伴。幼儿在玩耍中对树木、花草、溪水等自然元素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小动物都有了直观的接触、感性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儿童的爱心与环境意识不无益处。由于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选址、占地面积、经济等方面的局限,其户外很难拥有一个像公园般完整的、丰富多彩的自然空间。但我们可以根据幼儿日常活动的需要,或集中或分散地为幼儿提供能够采集自然元素的空间。

例如,可以为幼儿提供树枝低矮、易于攀爬的结实乔木供他们攀爬,以激发幼儿征服体积庞大的大树的自豪感;我们还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斜度、宽度适宜的草坡地,幼儿可以在上面自由地舒展身心。

3.2.3 私密空间 尊重秘密空间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在小尺度的空间中,孩子们可以收藏自己的小“秘密”。幼儿会有自己的秘密,也有和好伙伴之间的秘密,他们都努力保守着。在保守秘密、收藏秘密的过程中,儿童形成了责任意识,培养了同情心和羞耻心,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人奠定了基础。图2为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中的私密空间。

3.2.4 驻足观察的空间 观察是幼儿学习、认知的重要途径。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活动场中,2 5%~5 0% 的幼儿在观察其他的幼儿或教师。驻足观察不仅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从幼儿的心理角度来说,它可以成为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序幕或是退出活动的借口。如图3,我们在对华南农业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户外环境进行改造时,就有意设置了多处能让幼儿驻足观察的空间,这些空间不仅有益于儿童思考进而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又可以让儿童巧妙地利用它们来达到“体面地”加入或退出活动的目的。

3.2.5 提供“假想游戏”的空间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格罗斯将它视为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在假想游戏中,幼儿可能假扮老爷爷过马路,也可能假扮警察抓小偷,这些游戏行为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地实现着各种转换,还能与现实时刻保持着联系。由于幼儿在假想游戏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要处理相应的人际关系、生活事件等问题,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设置“假想游戏”空间时可以在其中放置一些基本的小道具,但这些道具不要太过于具象而限定了幼儿的假想思维。还要注意的是,在高度上设计者往往能够注意到适合儿童的小尺度,而在长度上却忽视了,这使儿童在假想游戏中常因为距离而终止行为。

3.2.6 混龄拓展空间 混龄拓展空间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一起游戏、玩耍的空间。幼儿园户外环境中应该设置专门的混龄拓展空间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不同年龄层次的对象交往,幼儿采取的策略是有差异的,如对哥哥姐姐,幼儿可能采取“请求”或“联合”的策略加入他们的游戏;而对弟弟妹妹,幼儿可能会直接友好地“邀请”他们加入,这无形中便为幼儿提供了学习和实践各种社交策略的许多机会。

在设计中,要根据幼儿交际能力单调、兴趣变化快的特点,设置一些密度小的大空间场地,再在其间布置一些曲折变化的压缩空间,可以满足不同性格特点的混龄幼儿集体活动。图4为怀化市幼儿园中的混龄拓展空间,场地中安排了适合各年龄阶层幼儿共同游戏的小空间和器械。

4 对我国幼儿园户外空间营建的启示

在为几所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外部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外部环境应该充当一个对儿童教育起辅助、调节和催化的积极角色。

4.1 提高业界对幼儿户外环境设计的重视度和责任感

现在的幼儿缺的不是高智能的玩具,而是童真、童趣。幼儿游戏环境是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因为设计师和使用者无法进行专业沟通,设计尺度较难掌握,安全设计要求很复杂,没办法耍酷,需选用的设备太多,造成设计含量下降等。上述原因都造成了设计界对幼儿户外环境设计的忽略或是无视,我们迫切需要新生代的设计师们多多关注祖国未来的花朵,使我们创造的环境能够激发他们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任何一个幼儿园环境设计最重要的便是为儿童的未来创设生活的空间[5]。

4.2 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多次提到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要求:“对幼儿要做好社会性的养成和教育,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集体活动,在人群中具有自信心;能够乐意参加人际交往,形成互助、合作、分享的学习氛围,对弱势群体具有同情心;社会性的另一个方面是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具有初步的责任感,具有不怕困难、积极完成力所能及事情的能力;同时,幼儿还要从小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集体、尊老爱幼的爱心。”这些都说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一个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责无旁贷地从环境入手,积极配合《纲要》要求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户外环境。

4.3 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应参考结合幼儿心理和生理上的研究成果

国人对“幼儿健康”的认识存在着关注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的片面性,教育手段也沿袭了传统的督促灌输方式,对综合素质的教育往往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只有对“幼儿健康”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让我们对幼儿成长环境的关注更准确,才能让幼儿园创造出更加适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优质环境。

4.4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升幼儿户外环境的内涵

在幼儿户外环境的设计中,除了要考虑一般幼儿的身心教育外,还要考虑常被忽视的残疾儿、自闭儿,以及留守儿童等社会边缘群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各阶层各类人群的人格尊重。如何呼唤人性的真、善、美,协调社会资源,通过设计提高社会公平性和合理性,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是设计师、建设者都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5 结论

在对几所幼儿园的户外环境的改造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外部环境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外部环境应当充当一个对儿童教育起辅助、催化和调节的积极角色,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器械堆砌和24色的色彩拼凑,设计者必须关注每一步台阶的设置,每一棵苗木的栽植,从细微处给予幼儿关爱,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态共同创造与维护和谐、关爱的社会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井渌,赵晨雪.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3):166-169.

[2]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曹能秀.近十年美英日三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差异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1,(9):9.

[4] 小林芳文.儿童的游戏[M].东京:光生馆,1977.

[5] 张晖.为了未来的生活——瑞吉欧幼儿园环境创设[J].早期教育,2007,(3):32-37.

猜你喜欢

亲社会行为设计方法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个体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入手
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话剧舞台服装设计方法探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