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失传的八极拳“活化石”
2013-04-29王树森刘保龙杨文学
王树森 刘保龙 杨文学
三、小架(软架)八极拳内容体系
王连峰所传小架八极拳没有繁多的套路,内容虽少,但样样堪称精品,分述如下。
(一)入门基础套路
1.六路弹腿
2.遛腿架
以上两套拳法并非八极本门,而是从其他门派引进的,作为基础拳法。
六路弹腿共六路,与十路教门弹腿的前六路较为接近,应当是从弹腿门引进的,但在练法上与如今流传较广的弹腿、潭腿有所区别。比如,六路弹腿第一路“扁担式”的定式为拗步,拳为拳背向下的砸拳;而其他潭腿、弹腿都是顺步单鞭式,拳为拳眼向上的立拳。其他五路弹腿也与广传的有所区别。
六路弹腿的练习目的是活动筋骨,掌握基本动作,同时含有巧妙、简捷、实用的攻防技术,不能因为其外形简单而轻视。
遛腿架是一趟以腿法动作为主的套路,其源于何拳种已难以考证。沧州地区很多门派(如功力门、劈挂门、唐拳门等)都引进了遛腿架。遛腿架是初学者训练腰腿、掌握武术基本动作的优秀套路。
(二)八极本门套路
1.徒手套路
单练套路仅有八极小架、八极拳(分下手拳和上手拳)两趟。对练套路仅有八极拳对接一趟。
八极小架是八极拳重要的基础套路,也是贯串八极拳训练始终的核心内容。王连峰传八极小架与其他支派小架相比,在套路结构上基本相同。每一个拳种在传承过程中,各代传人常常会根据自己心得加入某些动作,八极拳也是如此。比如一代宗师李书文就在罗疃原传小架中加入“打虎式”和“猛虎回头撩阴腕”两式。但王连峰一支至今完全保留了王荣所传原貌,与其他支派相比,动作数量最少,堪称原始的八极小架。孙亮亭《八极拳法——小架、八极拳、六十四手炮》一书中的小架与王连峰所传基本相同,但个别处亦有区别。
王荣所传八极拳套路与目前所见的各支八极拳区别非常大。其他各支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两人分别演练前半段和后半段形成对接。王荣所传八极拳有上手拳和下手拳两个套路,两人分别演练两套拳形成对接。王连峰一支同时继承了上手拳和下手拳,但以练习下手拳为主。黄玉庆(黄焕章)一支仅继承了上手拳。孙亮亭先生《八极拳法——小架、八极拳、六十四手炮》一书中的八极拳即为上手拳。孙亮亭弟子曾回忆孙先生生前说过本门有两趟八极拳,但他们只继承了一趟,另一趟失传。孙先生所说失传的另一趟显然就是王连峰一支的下手拳。
王荣所传八极拳,无论上手拳还是下手拳,都与其他支派八极拳在套路结构编排上有明显不同。例如,其他支派八极拳起势之后都有顶肘动作,而王荣所传的整个套路都没有顶肘,以致于人们看过之后,甚至不认为这个套路是八极拳。但两者之间并非毫无关系,都是由抱肘、大缠、小缠等八极门基本动作所组成,并且有些组合动作基本相同。
两人分别演练上手拳和下手拳就形成了八极拳对接。孙先生书中的“六十四手炮”也属于对接套路,但因为孙先生不会下手拳,所以六十四手炮显然不是王荣原传的对接套路,与王连峰一支的对接不同。据孙先生弟子讲述,六十四手炮是孙先生根据一生精炼八极拳的心得所创编,也不失为武术精品。
附:
八极小架歌诀:八极顶肘在中央,斜身拗步逞刚强;抹眉搓掌朝上打,后撤一步护了裆;双手一开分天地,要砸跪膝往前闯;冲拳锅打护前后,挂耳撑抹把身藏。
八极拳歌诀:偏门上访目平视,平心静气自凝神;捧拳震脚出迎面,趋步过身打窝心;跨步抹眉击搓掌,后坐四两化千斤;掮裆撩阴追风掌,防缠撤步急抽身;金丝缠腕击跟步,泰山压头贯顶门;挑剔紧连右压肘,上下防攻两相随;迎面摔拳跟挎打,推撞双掌力千钧;大缠小缠三连贯,穿膛铁锤猛伤人;摘掉小缠跪膝下,架打抹眉要归门。
2.器械套路
王连峰一支单练器械套路仅有六合刀、六合枪、行者棒三种;器械对练套路仅有三节棍进枪(已失传)一种。
六合刀为单刀,短小精悍,共有六趟,每趟仅是几个动作的组合。
六合枪为中枪,也分六趟,每趟着重练习某种枪法或某几种枪法的组合。
行者棒,也分六趟,是最长的套路,内容丰富。王连峰一支拳法自王荣至今,保持原貌,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如果说唯一改动的一手就出现在行者棒中。行者棒中有一抢背(前滚翻)动作。王树森先生因其有一定难度,并且地趟动作容易弄脏衣服,所以在传授年纪偏大的学生时删去了此势。但刘保龙先生等青年时随其学练的学生依然保留了此势。
与其他支派八极拳相比,王连峰一支的器械套路有着原始、古朴的风貌,短小精悍、不尚美观,注重实用。仅有刀、枪、棒(棍)三种器械,没有剑和其他器械。其中六合刀与八极拳其他支派的飘摇刀、提柳散阴刀等完全不同,动作要少得多,套路编排也不一样。六合枪与其他支派的同名枪法有相似之处,但简捷古朴,与其他支派存在较大差别。行者棒在套路编排上与其他支派的同名套路完全不同。
(三)散手、功法
王连峰传八极拳十分注重散手和功夫的练习。
最重要的三个必练散手为:豁顶肘、砸抱肘(砸门子)、抡折僵(大缠)。技击讲求“抱肘开,顶肘进”。抱肘是打开对手门户的方法,顶肘则是开门之后进身击打的方法。
其他散手尚有引手、刁手、大提手、阎王三点手、迎门三不过等,基本手法组合之后变化无穷。
功法包括站桩(以顶肘式为主)、靠桩(靠树、双人操练)、铁砂掌等。
此支的顶肘式与其他各支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两手拳眼上下相对,顶肘的那只手臂拳心向前,拳眼斜向下,抱在胸前的那只手臂拳心向内,拳眼向上。其他各支派几乎都是抱在胸前的手臂拳心向下、拳眼向内。本支要求阴阳相对(拳眼相对),含胸拔背,肘尖高度必须低于肩,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放松。顶肘式的歌诀是:“脚踏黄泉头顶天,怀抱婴儿来靠山,若要山来倒,那也并不难……”。此后还有数句歌诀,但因年代久远而失传。孙亮亭先生传授的顶肘式也和其他支派一样,抱于胸前的手臂拳心向下。但据孙先生弟子说,孙先生早年所练所学也是和王连峰支派相同的顶肘式,但因与其他各支不同,为比赛统一而改成如今的架子。由此可见王荣一支顶肘式的原貌。
铁砂掌是此支的高级功法。秃龙爷和王连峰都以擅长铁砂掌著称。当年,李申爷的拳架、秃龙爷的铁掌在小集地区有口皆碑。据王树森先生讲述,他所知龙爷有两次显示铁砂掌的威力。一次就是上文所说与师弟黄玉庆试手,无意中将黄玉庆打飞至土墙上,将屋顶点的煤油灯震落,黄玉庆因此负气出走。同时可见黄玉庆功力深厚,挨了秃龙爷一掌未曾受伤,如果换成普通人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次是龙爷为徒弟于振河(音)传授对接,不经意间用手碰到其胸肋部,于振河当时就口吐鲜血,吃了半辈子中药才调养好。秃龙爷对亲师弟和徒弟自然不会下毒手,都是无意间所致。可见他的掌力已达到超凡的境界。王连峰的铁砂掌得秃龙爷真传,功力深厚,在他数次比武中,都得益于铁砂掌而取胜。王树森先生年少时曾亲眼见到父亲拿起一块红砖,另一只手骈起二指,轻轻一削,红砖当时断为两截,掌力实在惊人。此支铁砂掌以操打沙袋为主要训练方法,杜绝蛮力和横练。操掌之后必须要在手掌上涂抹特制的洗手药水。该洗手药水有神奇的消肿止痛作用,对于治疗普通的跌打损伤有神奇功效。铁砂掌功成后,手部白嫩柔滑,绝不似某些铁砂掌练后的生硬粗糙。
(四)六大开、八大招
八极拳亦称开门八极拳。六大开是其核心内容。王连峰一支的六大开为顶、抱、点、提、挎、缠,并非具体招式,可以说是六种理念、六种劲力、六种技击方式,每个字都包含众多散手招式。比如“顶”就有拳、掌、肘等部位的“项”法,顶肘就包含前顶肘、上顶肘、后顶肘等。“项”也有双方交手之时,你进我也进,不后退,顶上去的意思。
王连峰一支六大开与其他支派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点”和“挎”。
“点”其他各支皆为“单”或“担”、“掸”。为此,黄寄山的某位弟子在解放后专程来北京请教王树森“点”的含义和用法。“点”的代表性动作是“阎王三点手”。王连峰最擅使用点手。此支点手的特点是发力松弹、姿势紧凑、速度快。孙亮亭先生一支的六大开中也为“单”,但有一重要散手名为“点子手”,运动幅度较王连峰一支要大,类似于王连峰一支的引手。长的引手在技击中是叫门的动作,而短的点手是攻击的动作。
“挎”在其他各支多为“胯”。“挎”不是用胯去打,而是手的挎打动作。即手直臂上挑,接触打击目标的一瞬间,手臂旋拧,以小臂至拳一段部位击打对手太阳穴、耳门等要害部位。“挎打如猛虎搜山”。此招直中有横、横中有直,与现代搏击中的摆拳相比具有路线短、空当小、速度快、劲力变化巧等特点。此支的著名散手“迎门三不过”就是由三个连续击打手法组成,第一手以小臂至拳背部位砸击对手面部,第二手即是另一只手的挎打,第三手是另一只手的扑裆。一气呵成,化打合一,凶狠凌厉。
“八大招”为捆(顶)、抱、刁、靠、提手、搬拦、猛虎爬山、沾粘,与其他各支的说法迥异。八大招同六大开一样,并非具体招式。“沾粘”是其他各支所没有的,与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很接近。“沾粘”在八极拳套路中的“摘小缠”和“压腿”这两个动作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五)上、中、下三盘打法
三盘打法歌诀为:上打引捋点提,中打顶(捆)抱刁靠,下打钩挂撑抹(或下打吃跟埋根)。
此门拳法对于上盘、中盘、下盘的打法有精妙的总结。上盘的攻防有引、捋、点、提四手;中盘攻防方法有顶(捆)、抱、刁、靠四手;下盘攻防方法有钩挂、撑抹两法。这十种方法与“六大开”、“八大招”一样,均不是具体的单一动作。
四、风格特点
王连峰所传除具备八极拳普遍特点外,与其他支派相比,还有不少独有的特点,现列举几处。
(一)架子小、下势低
此支拳法为“小架”,架子紧凑,不张扬,对周身的要害部位防护严密。该拳并不因为架子小而稍显懈怠,同样注重筋骨的抻拔。尽管架子小,但筋骨一定要抻拔开,身上各处都有支撑八面的劲力。注重下盘练法,势子低,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极吃功夫,练习时非常辛苦,功力增长非常快。众多从学者因为练习过于辛苦而难以坚持。这也是此拳法传播不广的原因之一。
(二)朴实无华、注重实用
此支为传统功力型实战拳法,与目前受竞技、表演武术影响的拳法不同,朴实无华,不重美观。如果此拳参加如今的武术比赛,按照竞技武术的评判方法,绝无获奖的可能。此门拳法的每招每式都要求严格,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和运动规律,有很强的攻防含义,对于提高功力、克敌制胜有着重要意义。绝不允许为追求美观而擅自改动,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三)刚柔相济,发力松弹短脆
此支拳法有“软架”之称,杜绝使用蛮力,首先要学会放松。松活自然的要领贯串练习始终。发力是松紧转换的过程,在发力一瞬间,要爆发,达到至刚,随即马上放松,处于柔的状态。纯刚、纯柔皆不可取,一定要刚柔相济。这是所有支派八极拳甚至所有中国传统拳法所共同遵循的原则。本门拳法与其他支派八极拳相比,在演练风格和训练方法上,柔的成分要更多一些,但瞬间爆发力时刚的程度丝毫也不逊色。
(四)技击方法巧、小手多
此支拳法技击崇尚功力与技巧结合,不与对手硬碰硬,不比拼蛮力。注重贴身靠打,小手多。小手的使用必须老师心传口授,否则难以掌握。技击手法多攻击对手要害部位,要谨慎使用。
(五)注重下盘攻击
此支拳法演练时为低架子,使用时亦有许多攻击对方下盘的动作。比如“跪膝”一式,是以拳向下栽打对手脚面。此拳中有“跪膝”和“砸跪膝”两式。“跪膝”是破解“砸跪膝”的方法,当对手使用“砸跪膝”式,以拳及小臂击打我头面部时,我突然下势跪膝,以拳打对方脚面,致其下盘受伤而失去重心。其他支派拳法中,“跪膝”和“砸跪膝”多为一式。又如大缠(抡折缰)一式,此支是压腿(以臂压制对手小腿部位破坏其重心致其跌倒)用法。其他支派的大缠多为缠对手的中盘。
此支拳法尚有其他特点,这里就不——列举了。待续。下期介绍本文第五节“余论:关于“王连峰传小架八极拳”历史的几点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