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

2013-04-29黄玲玲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社会环境创造性语境

摘要 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艺术,随着人们对翻译活动不断的认识和理解,文学翻译从单一的译作、译本逐渐发展到译者的主体作用。译者在整个文学翻译过程中是主要参与者,他们在传递原文思想内容时,还要将作品的独特性表现出来,不同民族间的语言、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才能实现让目的语境读者完美欣赏原文的目的。

关键词:翻译活动 社会环境 语境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在社会交往中使用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语言,而不同的国家、地域、文化环境、社会风俗、历史背景都会产生语言上的差异,翻译就是为了能够使思想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文化艺术活动。将文学翻译称为艺术活动是因为它不仅打破了人类语言交流的障碍,还有效地传递了原著中包含的思想文化及美学内容。为了达到人们交际和信息良好的沟通,译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还要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进行创作,力求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

一 关于文学翻译与译者概述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翻译将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人们联系起来,实现思维与心灵的沟通,使我们的世界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翻译从一开始为了克服语言交流障碍,随着文化、科学、物质的发展,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翻译的作用更多的是加强交流,把原作的艺术意境进行传达,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之上进行浓缩,是对现实生活体验和感悟之后的艺术创造。文学翻译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要想跨越时代、民族、语言以及文化传播领域,就需要译者进行恰当地翻译。作品的文学性越高,包含的审美学内容也越多,译者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多,面临的各种跨文化差异也越多。所以,对于译文读者来说,能够充分地理解、欣赏原作中的情感和思想,获得与原文读者审美的阅读感受是最大的目的,而这个目的需要文学翻译者进行翻译来完成。

文学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必须是原文的接受者和阐释者,并经过对作品新的文化审美加工后让译文读者阅读。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从作家生活中获取的素材,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以及感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不同作家对生活会有多种感想和理解,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会体现出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而对于文学翻译者来说,就要根据原作的具体语境进行翻译,而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差异,译者必须非常理解原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民族风俗、历史环境、写作风格,为了使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作者一样领会到作品的精华,就必须具有创造性。如《红楼梦》通过十二金钗表现了封建社会残酷的等级制度,《西游记》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两部优秀的经典作品都反映了佛教文化,将其译为英文时,让读者明了佛教文化,就需要发挥译者的创造性了。

这样看来,作为文学译者就需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学、地理知识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等,应当精通原文和译文的语言,并理解作者的思想,即要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和充分的生活常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进行着作品的创作。正如茅盾所言:“文学译者必须以自己的生活和艺术修养来创造剧中人物的形象……必须完全符合于剧本作家的原来意图。”

二 文学翻译中译者创造性发挥的几个要素

翻译的实践性非常强,在当今社会,人们不仅注重翻译的结果达到消除语言障碍、传播文化信息,而且开始注重文学翻译主体性。这是因为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意义要想非常准确地被译文读者所理解,从而实现对原文进行再创作,这是要经过译者对作品的阐释程度实现的。而在翻译过程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译者创造性的发挥。

1 文化意识影响译者的创造性发挥

文学作品中具有大量的文化信息,读者可以从译文获悉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历史发展环境、宗教政治等,这样翻译后的文学作品就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而这些内容有些是相似的,有些则存在差异。它要求译者有丰富而清晰的文化意识,认真分析文化差异,灵活解决这些跨文化的障碍,以有效实现传播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意识呢?简单地说它指的是译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即译者对所要翻译的原文作品包含的文化因素独到的识别力和感受力。而译者就必须非常完整地理解原语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努力去发现和了解异域文化中地理环境、历史进程、生活习俗等产生的差异性,从而在译文中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文化内涵呈现在译文读者面前。

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处的地域都是不同的,民族风俗及习惯造成对知识领域的认知各有优劣,而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它真实而完整地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差异性。以历史典故的习语为例,英语习语出自美国John Hancock,其实代表的不是一个人名,意思是“亲笔签名”。它源于《独立宣言》的第一个签名人John Hancock。流传到现在就成了“亲笔签名”的同义词。翻译时当然不能将它直译,但如果译者不了解这段历史,就无法正确翻译了。再看看汉语中的历史典故。如“四面楚歌”,来源于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最终自刎于乌江边上的故事,用以表示一个人到处受敌,处境极其孤立的情景。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对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读者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因而,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就会造成译文读者的不解,所以文学译者就要掌握不同语言的文化意识,了解各国历史的本源,才能进行翻译,并在翻译过程中恰当地进行转换,即发挥其创造性,才能实现翻译的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各个国家文化进程的影响很大,生存环境的不同也会使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如英国地处大不列颠岛,这使得英国人民对大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关于海的典故和传说的习语就有“in the same boat”,其意相当于汉语中的“同舟共济”。又如,中国地大物博,均有习语对于山山水水的描述,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重如泰山,轻如鸿毛”等,这样,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意义。译者必须拥有很强的历史、地理文化意识,才会理解文学作品,在出现差异时发挥创造性,以进行准确、恰当地翻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习俗等意识构建的文化,做为本民族人民精神上的寄托。从而会表现对某些事物的崇尚与禁忌,所以翻译时在必要的地方必须加以注释,才会使译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那么这就涉及到了译者在翻译时创造力的充分发挥问题,要尽力将译文翻译地符合原文宗教文化,又让译文读者易于理解;习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始终存在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中,如“龙”代表了中国汉民族的一种腾图意象,红色对于中国人象征着喜庆、吉祥,而在西方的习俗中红色是血腥、暴力的象征,这种文化的差异对译者的创造性发挥有很大影响,译者必须尽量反映这种差异,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以体现不同语境中事物美与丑、好与坏的审美价值。

2 译者的翻译风格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

作家因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使他们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每个译者也因对作品的感知程度而对一部文学作品表现出不同的翻译方式,而使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感受。正如莫言的作品,作家完美的写作风格当然是他获得诺贝尔的主要原因,但如果说没有翻译将其翻译得如原文一样被译文读者领会,那么译文读者很难欣赏到他所书写的那种乡土文化意识,所以说译者的翻译风格对于文学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解释来说,就是有的译者喜欢在原著翻译时遵循“忠实、清晰”,有的则力求译文接近译文文化,还有的译者讲究译文的“意美、形美、音美”,不管是什么的形式,其实都是译者发挥其创造性的体现。所以,文学译者整个翻译过程的实现与其生活经历、价值观、艺术品格有密切关系,其实说白了就是翻译风格,这势必会作用于译者的创造性发挥。

译者的翻译风格表现在会选择适合原文的翻译策略,使句子形式语言流畅、注重语篇神韵的再创造,进行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从而恰当地传达了原文信息,又译出了原作的风格。如张培基在翻译《中年人的寂寞》时采取了释义的方法,将我国古代汉语中专用名词“顿首”、“百拜”用“kowtow”和“a hundred greetings”加以补充注释,即体现了原文的文化色彩,又使外国读者理解了两个名词的含义,充分表现了译者干脆利落、浅显易懂,适合大众的翻译风格,也是译者翻译风格对其创造性的作用。又如,翻译家孙大雨翻译的《英译唐诗选》,强调对于原诗的韵律感觉,在翻译时尽量使译文与原诗风格接近,充分考虑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其中译诗韵律的强调正是译者创造性发挥的表现。

三 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发挥创造性表现的重要性

在整个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既是读者又是原作的解释者,也是文学作品的再造者,要传达原作的基本信息,译文行文应该自然优美,就要通过译者对原文体验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感知,译者必须全面了解原文的各种意义,对原作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意境深刻思考,需要译者进行积极主动地感知与理解,对其审美和风格等进行再创造,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注重文学翻译中艺术意境的再现,使译文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这对于文学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学语言深广微妙,好的文学作品实际上就是艺术品,文学翻译的过程给译者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它表现为源于感知与理解的创造性发挥,即通过译者充分理解和感知原文中字、词、句的意义,还要考虑其中的艺术审美与再现,并适当地发挥其创造性得以实现。如在翻译朱自清作品《匆匆》时“……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译者就通过自己特有的理解力,使用“hesitate”来译“徘徊”,内心和精神的内在冲突,更贴近于原文的意义,即在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译者的创造性,通过译者敏锐、深刻的理解力和感知力,寻找完美的语言形式使得译文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原作的意图,来实现文学作品的美感,即原文“时间匆匆”的主旨,实现了译文美感的创造性发挥。

文学翻译的过程通过语言表达,完美的文学译作会为读者充分展现异国文化、异域风情,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人耳目一新,从中获得感悟,使得原文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有的时候,文学创作者为了达到某种感情会自己创造一些新词,但这些新词可能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甚至与语法规则相冲突,而如何将这些内容通过译者巧妙的再造,即能表达原文意思,又能让译文读者理解,认识这种艺术意境,就必须依靠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发挥创造性表现,才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具有美学意境。如在翻译莎士比亚的诗句时,“When forty winters shall besiege thy brow”译者将其翻译成了“当四十严冬剥蚀你的青春面容”,译文中的“四十严冬”,“青春面容”,符合中国人的四字组词的习惯,听来朗朗上口,使中国读者充分体会其中诗情画意的优美风格。

四 结语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即要想使译文达到最好的阐释,在于译者发挥其创造性的、力求完美的表现,以实现文学作品翻译的表情达意的目的,因此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发挥是翻译出好的文学作品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萌:《多角度浅析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地位的必然性》,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2] 田传茂、杨先明:《汉英翻译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年版。

[3] 刘卫东、何恩:《语际翻译中文化转换的基本模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 朱振武:《相似性:文学翻译的审美旨归——从丹·布朗小说的翻译实践看美学理念与翻译思维的互动》,《中国翻译》,2006年第2期。

[5] 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黄玲玲,女,1971—,梅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英语文学,工作单位: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环境创造性语境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尝试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悲观意识
浅析社会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跟踪导练(三)2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