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学作品标题译名

2013-04-29申清丽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文学性文学作品赏析

摘要 标题是作品内容的高度浓缩,往往具有内扩外延、引发联想的强大功能。文学作品标题译名的合适与否对作品的交流和传播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修辞手法、语言色彩、译者的文学修养水平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四个方面,对一些文学作品标题译名的文学性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文学作品 标题译名 文学性 赏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介绍给中国读者,让他们充分领略了外国文学作品的魅力。标题因独立于作品内容之前,总是最先跃入读者的视野,读者可以见微知著,通过标题的引导对作品内容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对阅读作品与否做出取舍。好的标题新颖独特、简洁凝练而又韵味深长,虽只是寥寥数语却足以让人过目不忘,能够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让其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甚至在阅读作品之后还能回味无穷,甘之如饴。

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而标题是读者洞悉文学作品内容的一扇窗口,如果此处翻译不当,必然会对整部作品的传播与交流产生很大影响。文学作品的标题译名应体现出一定的“文学味”,才能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从而彰显其文学价值。下面笔者就一些文学作品标题的译名进行赏析。

二 文学作品标题译名的赏析

标题与作品内容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虽然标题一般只是一个或几个词的组合,但它是作品内容的高度浓缩,往往具有内扩外延、引发联想的强大功能。所以,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次新的文学创作,译者常会借助一些修辞手法或词语的语言色彩以及高超的文学修养水平来增加译文的文学性,并确保译文的创作与作品内涵及精神实质的一脉相承。许多文学作品的标题经过译者的加工、润色,往往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从而风靡海内外,经久不衰,实现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共享。

1 修辞手法与标题译名

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标题是作品深层内涵的集中体现,形式多样的修辞手法是体现其文学性的法宝。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是一部流传很广的文学作品,故事中最打动人心的是男女主人公的凄美、幽怨的爱情。但Waterloo Bridge作为西方文化元素,不为中国读者所熟悉,译者用汉语中的“蓝桥”取而代之。“蓝桥”指情人相聚的桥,出自唐代裴铡的《传奇裴航》一书,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元素,自然备受推崇。“魂断”一词常用来形容情人离别时的悲痛心情,用在此处恰当无比,能够深深抓住中国读者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这一结局的遗憾心理,让读者发自内心的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感叹不已。《魂断蓝桥》这一译名,真实再现了原著中凄美的意境,被认为是文学作品标题译名的经典。而典故的巧妙运用,使得这一标题富含中国文化特色,拉近了读者的心理距离,读者在一种熟悉的文化语境中阅读,有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更容易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因而颇受欢迎。

不少文学作品的标题是原著作者考虑诸多因素精心设计而成的,是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自然有其独到、巧妙之处。而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体现原著标题的精华,往往是译者努力追求的目标。海明威的A Farewell to Arms一书就是最好的例证。该作品传入中国后,译为《永别了,武器》,直白手法的运用是这一译名的亮点,我们可感受到从中释放出的强烈厌战思想,与原著内容和主旨形成呼应,因而受到中国读者的热捧。海明威作为一战后迷茫一代的代表人物,其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强烈的反战情绪都在他的这部作品里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让我们对这位文学巨人的深邃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

还有的外国文学作品运用了象征手法,标题不仅是作品内容的高度概括,往往还是重要的象征符号。美国作家霍桑的The Scarlet Letter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霍桑将象征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使得这部作品光怪离奇,高深莫测。红色“A”字是贯穿全篇的线索,连接着小说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形象。它是一个符号,粘附在海斯特的衣襟上,给她带来无尽的耻辱;它也是一个精神枷锁,深藏于丁美斯戴尔的内心,时时折磨得他灵魂不安。它既是作品的灵魂,让人从中感悟深奥的道理,也是神秘而诡异的象征符号,令人对作者的想象能力叹为观止。其寓意之深厚、内涵之丰富,即使译者有高超的运筹帷幄能力,也恐难为之。但该作品的汉语译名竟然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红字》,这一译名沿袭了原著标题中的象征手法。我们不得不佩服译者的灵活驾驭能力,这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方法确实是一个英明的决策,有效克服了文学作品交流过程中“文化陷阱”的形成,给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红字》这一译名完整地保留了红色“A”字的象征意义,需要汉语读者深入到原著中去慢慢挖掘、体会,并设身处地地感受主人公的感情。这种方式能让读者更好地领会原著的内涵和实质,其交流效果当然更胜一筹,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读过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部作品的人,无不为文中洋溢的亲情而感动。该作品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其故事情节和主题歌曲都深受人们喜爱,在生活中广为流传。作品中主人公温格的心理活动是主线,但真正让人震撼的是黄丝带的出现。故事开始并未提及黄丝带,标题似乎与作品内容脱离,但它作为一条隐藏的线索,就像谜一样深深吸引着读者,驱使他们去揭开其中的奥秘。“汽车到达布伦瑞克镇时,车上的人都尖叫起来,泪眼婆娑中温格看到系满了老橡树的几百条黄丝带在风中飘荡,像一面面欢迎的旗帜”。故事至此达到高潮,黄丝带作为一个温馨感人的象征符号,牢牢定格在读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而其蕴含的深刻内涵——“欢迎久别归来的亲人”,也被读者深刻领会,铭记在心。在这部作品里,黄丝带是全文的核心和灵魂,承载着浓浓的亲情。《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一译名,也使用了象征手法,等值地揭示出原著中“黄丝带”的深刻内涵,弥补了汉语中 “文化缺失”造成的不足,无疑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标题译名。

2 语言色彩与标题译名

文学作品的标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呈现出艺术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宣传功效,这也是其文学性的一个方面。灵活运用词语的语言色彩是体现译名文学性的重要一环,在许多文学作品的译名中都可找到这一用法的蛛丝马迹。Bathing Beauty曾被译作《浴美人》,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该译名对仗整齐,表意清楚,体现了“忠实”原则;但从文学的角度看,这个译名尚有欠缺,总是给人以媚俗之感,差强人意;后来这部作品又诞生了一个新的译名——《出水芙蓉》,透射出一种含蓄美,反映出译者高雅的艺术情趣。芙蓉虽不具有艳压群芳的妖艳、母仪天下的华贵,但清新无比,纯洁脱俗,自然之美惹人怜爱,更符合汉语中美的韵味。“出水”一词形象地衬托出芙蓉的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这些词语是描写女子姿态之美的,与文中主人公的形象非常吻合,并多了几分赞美、欣赏的意味。《出水芙蓉》这一译名,由于译者作了匠心独具的引申,意境更为深远,也更显文学性,让人有种“必先读之而后快”的强烈冲动。

3 文学修养水平与标题译名

文学作品常常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人入胜,而标题的特殊性则要求其尽可能使用简约、精炼的词汇履行其导读功能,这一要求对译者的理解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译者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其文学修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标题译名的文学性。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Wuthering Heights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例证。这部作品故事发生在旷野的荒原,通过希克厉和卡瑟琳的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成功勾勒出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由此造成的种种可怕事件。书中充斥着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无情的报复。该作品早期的译名《咆哮山庄》曾遭人诟病,因为人们认为“咆哮”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暴怒喊叫,用在此处只透射出人物形象表层的特征(暴躁),并未触及其深层的特征(变态、仇恨、处心积虑、不仁不义等),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而后来的《呼啸山庄》这一译名既照应了故事的背景,又把书中那种病态的爱、疯狂的恨等扭曲的人性给人带来的强烈震撼成功渲染了出来,使故事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主题构成浑然一体,让人深刻感受到这部作品中蕴含的那种沁透人心的力量。两者仅仅一字之差,却让人感到译者文学修养水平的天壤之别。二者相比,后者无论在风格上、气势上、意境上都远远超越了前者,文学性也更强。

4 作者写作意图与标题译名

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启示,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去衡量文学作品标题译名的成功与否。这部作品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的是主人公斯嘉丽在丈夫死后为生活奋斗并追求美好爱情的故事,作品同时还揭示出社会及历史的重大变迁,字里行间体现出一种“旧日熟悉的一切一去不返”的惆怅、落寞心理。该作品有几个不同版本的译名:《乱世佳人》、《飘》、《随风而逝》、《往事如烟》。前三个标题都广为流传,也备受争议,最后一个标题不为众人所知,在此不再赘述。笔者以为,《乱世佳人》这一标题生动地反映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了“乱世”和主人公的“美貌”,体现了“形美”的一面;《飘》作为标题紧扣作品主旨,通过挖掘主人公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把书中那种“飘渺”的意境呈现给读者,体现了“意美”的特征;以《随风而逝》为题,传神地传递出弥散在原著中的那种惆怅、落寞的情绪,是对原著内容深层的解读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深入挖掘,体现了译文的“神美”。虽然风格不同、意境不同,但上述三个译名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并形成了不同的读者群。译名的内涵、意境无可厚非,译者的文学修养水平亦毋庸置疑,那么我们该怎样判断其标题译名的合适与否呢?笔者以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个不容忽略的因素。捕捉住作者的写作意图,就等于抓住了作品的精髓,就能更好地体现其文学价值。“乱世”、“美貌”和“飘渺”的意境都不是该作品的主旋律,文中时隐时现的忧郁、惆怅气息才是作者的真实情怀。这几个标题中,《随风而逝》充分体现了书中那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忧郁和惆怅气质,抓住了原著作者的写作意图,恰当地再现了原著标题的风采,因而是这部文学名著最恰当的汉语译名。

从以上所述,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成功的标题译名往往呈现出形美、意美、神美的特点,我们可从中欣赏到优美的语言、高雅的艺术情趣,体味到作品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让人如沐春风,从而对作品爱不释手。虽然文学作品标题翻译并无定法,但笔者坚持以为,文学性是判断文学作品标题译名合适与否的重要因素。而那些缺少“文学味”的标题译名通常毫无文采可言,读者看来味同嚼蜡,这样的标题译名怎能让人产生阅读兴趣呢?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Allps Well That Ends Well译为《结果好就一切都好》,读者屈指可数,而改为《终成眷属》之后,读者争相传阅,二者的鲜明对比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 结语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对于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有良好的推广作用。合适的文学作品标题译名不仅提纲挈领、突出主旨,而且简约生动、以约求丰,犹如一双显露个性的眼睛,令人一瞥便会联想翩翩。我们渴望更多能给我们带来美感的标题译文,希望通过其引导作用,能够读到更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更好地享受到外国作品的妙趣和精华,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共融与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 虞建华:《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特征与误区》,《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 郝丽萍、李红丽、白树勤:《实用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 刘孔喜:《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4] 王明元:《漫议外国文学名著题名的汉译》,《中国翻译》,1994年第6期。

作者简介:申清丽,女,1972—,河南驻马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性文学作品赏析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早梅(节选)
步辇图赏析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