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沭阳方言“很”的几种特色用法分析

2013-04-29杨明

作家·下半月 2013年5期
关键词:分析

摘要 本文全面介绍了沭阳方言中“很”的用法,特别是对“很”的几种特色用法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沭阳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进而丰富了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过渡地带方言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沭阳方言 “很” 特色用法 分析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沭阳方言的过渡性特征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有关沭阳方言的研究逐渐增多。沭阳方言目前学术上基本将其归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次方言。同时学界也基本认同,由于沭阳方言处于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的方言过渡地带,受到了临近的中原官话较多影响,沭阳方言呈现出既不同于中原官话,又有别于江淮官话的较多过渡性特征。这些特征尤其在语音上更为明显,如庄组的卷舌音发音不同于精组的非卷舌音,而周边的其它大部分江淮方言则不能区分这两类字,与北方官话的语言特征混合;方言中入声调的保留、山摄的唇音和牙喉音一二等不同音等特征,又使沭阳方言不同于绝大多数北方官话。

沭阳方言语法也呈现出一些类似于语音上的既不同于江淮方言又区别于中原官话的个性特征,如“很”的用法就是其中之一。“很”在沭阳方言中是一个常用词语,但其用法又有很多特色之处。本文着重探讨现代汉语副词“很”在沭阳方言中的用法,特别是对“很”作谓语、“很”修饰名词等几种特色用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加之把方言中“很”修饰名词的用法与普通话“很+名词”组合进行的比较,更加突出了方言“很”用法的特色之处。全面分析、研究“很”的特色用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沭阳方言语法特色的关注,以期进一步为沭阳方言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进一步丰富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过渡方言区的语言研究内容。

二 沭阳方言“很”的用法

1 “很”作状语

在沭阳方言中“很”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程度副词,可以作状语修饰形容词、动词表示程度等级。

(1)“很”修饰形容词

例1:昨夜雨很大的。

例2:这年夏天很热了。

例3:这小大哥只很勤快的。

例4:这屋里装空调现在只很暖和的了啊。

方言中“很”作状语可以修饰绝大部分性质形容词,但不管被修饰成分是单音节还是双音节形容词,“很”一般不单独作为修饰成分出现,句末要加上“的、了”来与“很”搭配构成“很+形容词+的/了”结构来完句。这里句末的“的、了”可以互换;有“的”的时候,“的”后面可以继续加上“了”,有“了”的时候“了”的前面,也就是形容词的后面可以加上“的”;甚至“的”和“了”直接连用也是常用的说法。并且“的、了”互换或者连用在句义的表层意义表达上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很多时候,方言里说话同一个意思具体选择什么样的说法来表达主要是根据说话语境来选择,或者语用的需要。

特别地,当被修饰成分是双音节性质形容词的时候,方言习惯在“很”前面加上一个“只”,构成“只很+形容词+的/了”形式,“只很”语法作用与“很”单用相当。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前面加上“只很”来进行修饰是方言比较常用的说话方式,这个方式不仅在语用上使句子的表达比单独用“很”修饰时多了一层强调的意味,在句子的音节搭配上也更显得自然,说起来更加顺口。“很”修饰单音节性质形容词的时候有些情况下如果为了强调程度也可以连用“只”,如例1就可以说成是“昨夜雨只很大的。”

方言中没有发现“很”修饰状态形容词的例子。这个用法与普通话是一样的,因为状态形容词本身已具有程度的意义,如方言中的常用状态形容词“冰凉”。因为“冰凉”比“凉”的程度要深,它已经包含了“很凉”的意思。“很”修饰形容词所表示的都是对事物性质的程度评价,往往有级差的、性质可以逐渐加强的形容词才可以被“很”修饰,而状态形容词在表义上和“很+形容词”有了重复,所以往往不被“很”修饰。

(2)“很”修饰动词

例5:她家很讲道理。

例6:老师(只)很欢喜那个学生了。

方言中“很”作状语可以修饰部分表示动作行为、心里、意愿等的动词,这一点,“很”的用法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方言中,不管被“很”修饰的成分是单音节还是双音节动词,动词往往需要带上宾语,如例5和例6。不带宾语的情况是不太自然的说法,较少使用。有时候句末还可以加上“的”或者“了”。如果句末有“的”或者“了”,“很”的前面还可以加上“只”,也就是“很+动词+宾语”的结构往往要变成“只很+动词+宾语+的/了”,这样的话句子所表示的动作程度会有所增强。很多时候方言里为了表达说话人对动作程度的强调,说话时往往要采取“只很+动词+宾语+的/了”这种结构来表达。但是反过来,如果句子里“很”的前面是先加上“只”来配合“很”强调动作程度的,那么句末就必须要有“的”或者“了”来完句,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句子。

2 “很”作补语

在普通话中,“很”作补语,往往是把“很”放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构成“形容词/动词+得很”结构来表示程度。普通话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动词+得很”结构与“很”作状语表示程度的结构“很+形容词/动词”在很多条件下可以互换,如“大/聪明/放心……得很”也可以说“很大/聪明/放心……”。在沭阳方言中“形容词/动词+得很”结构并不是常用的说法,而且使用的时候与普通话表示的意思没有明显区别。

比较有特色的是,在沭阳方言中“很”可以直接用在形容词、动词后面构成“形容词/动词+很”格式,补充说明表示程度很高或者比预期的还要高的意思。

例1:他学习成绩现在好很的。

例2:我大哥家那小孩子老实很了。

例3:我们家小孩子搁你家玩我放心很了。

例4:我们家树上苹果掉很(的)了。

前两个例子是形容词,后一个例子是动词。这种说法以形容词为主,个别动词才可以这么说,如上面的例3“放心很了”。

这里的“很”如果重读表示的是程度很高并且超过了一定的衡量标准,句子往往都含有一定程度的比较意蕴,如例1含有“学习成绩现在比以前好很多”的意思;“很”不重读则仅仅表示程度比较高,相当于普通话的“很+形容词/动词”。这两种情况下“很”的后面都要加上“的”或者“了”完句,也可以一起连用。

沭阳话中“很”还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表示数量“很多”的意思,而不表示程度义的“非常”。动词以实义动词为主,而且“很”后面也要有“的”或者“了”来完句,如例4表示的是“树上的苹果掉了很多下来”。在表达语义方面的说法和“树上掉很(些)苹果了”没有明显区别。

3 “很”作谓语

在沭阳方言中,“很”可以作为句子的谓语,但是“很”的后面需要有“的”或者“了”来完句。如:

例1:我们家很钱了。

例2:树林里树叶很了。

方言中,“很”作谓语的时候,“很”表示的是“有很多”的意思。“很”后面可以直接带上宾语,也可以进行宾语前置。“我们家很钱了”可以说成“我们家钱很了”,“树林里树叶很了”相应地也可以说“树林里很树叶了”。在特定的语境下句子的宾语还可以进一步省略,“我们家很钱了”还可以直接说“我们家很了”,意思是“我们家有很多钱”。宾语省略的时候“很”表示的都是“有很多”的意思。“很”作谓语的时候,“很”的前面还可以加上“只”来进行修饰,起强调作用,但是在方言里也仅仅发现“只”一个词可以修饰“很”,其它词都不可以。

三 方言“很”修饰名词及与普通话“很+名词”格式

1 “很”修饰名词

在沭阳方言里“很”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表示程度,在句子成分上可以作句子的状语、补语、谓语。其实方言中“很”还可以进一步修饰名词,作定语。这时,“很”直接与名词组合,不再表示程度深,而表示数量多。

例1:路边倒很(些)树了。

例2:老师有很(些)书了。

例3:停很(些)车子搁路上了。

例4:今年我们家(只)收很(些)小稻了。

方言里“很”修饰名词是一种较有特色的语法现象,但是“很”修饰名词的时候,“很”的前面往往需要有动词,这个时候“很”表示“很多”的意思,如例1至例4。如果“很”的前面没有动词(也就是说句子没有其它动词作谓语),那么即使“很”后面跟的是名词,这时候“很”与后面的名词也不构成偏正形式的修饰关系,而名词是作为动词的宾语来用的,“很”则是作为句子的谓语,这就是我们上文讲的“很”作谓语的用法,这时“很”表示的是“有很多”的意思。句子中“很”的前面有没有其它动词作谓语是判断方言中“很“是作为修饰名词的定语还是作为句子谓语的不同用法的依据。

方言中“很”修饰名词的时候,在句子的动词前也可以继续加上“只”,用“只”来修饰谓语,表示强调,如例4。这一类被“很”修饰的名词基本上表示的都是具体的概念,如例1至例4。只有部分抽象名词可以被“很”修饰,如“这件事我有很(些)责任了”意思是“这件事我有很大责任”。被“很”修饰的这些名词不管表示的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概念,名词前往往还可以加上表示数量的“些”,“很”和“些”组成“很些”来修饰后面的名词,如例1至例4。“很些”表示的也是数量很多,修饰名词时与“很”单独使用所表示的数量等级几乎没有变化,但是句子有了“很些”,被修饰成分数量“多”的抽象程度往往会减弱,甚至有时“多”的数量在说话者心中会变得形象、具体。另外,“很些”还可以重复,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这是说话时为了进一步强调数量多的程度,如“路边倒很些很些树了”。

2 与普通话“很+名词”组合的比较

认识了沭阳方言“很”修饰名词的用法,我们发现这一用法在形式上与普通话“很+名词”组合很相似。下面我们进一步把两者的用法进行比较,一方面是为了区别两者用法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沭阳方言“很”修饰名词的特色之处。

在汉语普通话里有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语法现象,最为典型的就是“很+名词”组合的使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语言的发展,“很+名词”组合大量出现,依托互联网这一语言传播的新媒介,组合的自由度正在不断扩大,因此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广大语言学者的关注,甚至进入了高校通行的汉语教材,黄廖本《现代汉语》下册:“近年来在书面中出现一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例如:‘很淑女、‘很绅士、‘太传统、‘非常专业等。这类名词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此类名词的语义中,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例如,‘很绅士中的‘绅士一词就有‘有礼貌、有风度、尊重女性等语义特征……并非所有名词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很桌子,一般是不能成立的。”教材编者很客观地分析了这一语法现象,并指出这一语法现象的根本性特征,“被修饰的名词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可见,汉语普通话“很+名词”组合是有特定的适用范围的,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正在慢慢流行起来。

通过比较这两种用法,我们发现:沭阳方言“很”修饰名词虽在表面形式上与汉语普通话“很+名词”组合相似,但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用法。在沭阳方言里,除了专有名词、部分抽象名词,一般的普通名词,不管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概念都可以被“很”修饰。这与普通话“很+名词”组合中被修饰名词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是相对的。沭阳方言“很”修饰名词表示数量上“很多”,而普通话“很+名词”组合则是强调程度,表示的是“非常”之意。

沭阳方言“很”的用法丰富且具有特色,通过“很”修饰名词与普通话“很+名词”组合的比较,“很”的特色用法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也反映了沭阳方言语法的特色之处。以沭阳方言为代表的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过渡地带广大方言区还有更多的语言特色值得我们去发掘。

参考文献:

[1] 鲍明炜、颜景常:《苏北江淮话与北方话的分界》,《方言》,1985年第2期。

[2]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方言》,1985年第3期。

[3] 侍建国:《沭阳音系及其历史演变》,《语言研究》,1992年第2期。

[4]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方言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 陈年高:《沭阳方言词语零札》,《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明,男,1983—,江苏沭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工作单位:贵州安顺学院。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