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融危机对信用货币的侵蚀
2013-04-29程桂义
程桂义
摘 要: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货币危机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退出历史舞台后的最大危机,由此引发了对现有信用货币体系深刻影响的讨论。本文就信用货币过度投放导致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信用货币 金融危机 侵蚀
2008年的金融危机逐步演化为货币危机。当一个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还可以印钞票来拯救金融机构,而当一个国家出现货币危机时,性质就严重得多了,印钞也没用了。本文结合我国货币投放情况,就本次金融危机对信用貨币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一、何为信用货币
美国在1971年宣布放弃35美元一盎司的官方比价,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退出历史舞台。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黄金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从此,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目前的金融危机是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之后,所积累的各种经济矛盾的总爆发。
现代社会信用货币已经成为各国主要的货币,其主要由国家发行,隐含的是国家的信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法律保障实力、创新能力等。因此,货币的发行、流通和管理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是通过立法加以保护,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
信用货币与金银货币的本质区别就是货币本身的实用价值几乎等于零,相比其票面价值完全可以忽略,这使得货币的增发更加容易,几乎不需要成本。各个国家都普遍使用货币投放量这个杠杆来调节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发行货币的价值,强国的货币被称为强势货币,而弱国的货币则被称为弱势货币。货币作为社会信用是由强有力的各国政府来担保的,当政府不稳定时,尤其是政府的接续发生问题时,货币自然会出现问题。
二、金融危机对信用货币体系造成的影响
信用货币被各国普遍采纳之后,在极大地刺激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因其存在的天然的不足又带来很多新的问题,甚至发展成为致命的温柔陷阱。金融危机与信用货币本位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信用货币过量投放为金融危机埋下伏笔,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会使货币失去信用。
第一,存贷款加速发展以及相应的国家连带担保问题。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发放贷款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贷款规模达到相当大的程度时会造成贷款银行无法偿还存款和其他债务将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稳定,进而影响货币信用系统。政府此时必须出面干涉并给予问题银行足够的支持,导致了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现象。信用货币的过度投放,造成目前某些国家的债务危机。以我国的货币投放为例来看,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到2013年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96.33万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9.28万亿元。直观看,贷款与存款之比也就刚达到71.92%,尚不足75%的监管上限,但仔细分析却可以看到,存、贷款差额只有27.05万亿元,如果把这部分净存款看成是社会真实的闲置财富的话(其他存款则属于贷款转化而来的虚化财富),贷款已达到其2.56倍以上。这反映整个社会的信用投放已经太多了!在所谓“高储蓄、低消费”的中国尚且如此,那么在世界上很多“高消费、低储蓄”的国家,这一比率岂不是更加可怕?
第二,造成国际储备货币流动性过剩。作为国际储备的货币,无论是通过进口还是对外投资,即使表面流出国境,转换了所有者,但由于并没有实物的真正转移,而只是通过记账以增减双方债权债务的方式进行清算,从持有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角度,其持有的资金总量并没有减少(只是由内债转变成外债),但却由此增加了外汇储备国家(所有者)的流动性。因此,从全球整体结果看,就形成了“外汇储备自动创造流动性”的效应。全球外汇储备越多,全球流动性就越是以其倍数方式扩张,必然造成全球流动性,特别是储备货币发行国流动性过剩乃至泛滥,并由此进一步引发更多问题。
第三,货币总量难以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成为常态。货币的信用投放及其乘数效应、记账清算,再加上国际外汇储备的扩大,使得货币投放总量实际上难以事前确定和有效控制,种种因素都非常容易造成货币过度投放,造成社会信用泛滥,进而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为应对危机的冲击更容易引发各国政府更多的货币投放(扩大货币投放成为政府救市最容易最便宜的方式),结果使问题不断积累,越来越严重。
第四,金融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盲目发展、虚假繁荣。在货币的发放脱离社会实际财富的约束之后,金融就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通过调节社会资源分配(资金流动)以及币值变动等,控制着社会财富的分配。随着流动性越来越大,以货币单位标示的社会财富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虚,容易掩盖货币贬值的真相,并推动人们增强消费,甚至奢侈浪费的冲动和习惯。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交易已经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而成为纯粹在金融领域内部进行的炒作。金融对促进社会财富真实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弱,却通过金融交易赚取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进而吸引了更多社会资金和优秀人才脱离实体经济加入金融领域,反而可能削弱实体经济发展的实力。
三、总结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一个“从重生产,到重交换,再到重金融”的发展轨迹。金融的发展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货币和货币的流动构成的虚拟经济越来越繁荣,但同时也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已经数倍甚至十数倍于实体经济),其虚假成分越来越浓重。种种迹象表明,金融的发展乃至由金融发展推动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陷入不断扩大货币信用投放(透支未来)的温柔陷阱难以自拔。货币信用投放的无节制,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债务过度,忽视生产而过度追求货币套利和金融炒作可能带来的好处,已经成为金融危机频发和不断加重的万恶之首。不能有效控制货币投放和信用泛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和爆发金融危机问题。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在货币投放上,信用投放过度,社会负债过度,使得货币总量难以有科学合理的界定,并因此而难以实施简单有效的控制。综上,笔者认为在目前信用货币存在的前提下,充分借助稀缺的币财资源(比如黄金)将会有效抑制信用货币的创造。
参考文献:
[1]http://www.pbc.gov.cn/publish/diaochatongjisi/126/index.html.
[2]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