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要转变
2013-04-29侯雪松
侯雪松
我們的环境出现了什么问题30年来我们制订了无数环境政策和环境评估,但是公众累积的却是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不满。尤其是最近两年公众对空气质量感受和官方的监测报告评价差异太大。
从科学基准角度来讲,目前政府对环境是总量的调控,主要工作是削减污染物量,从政府的角度而言,每年污染总量却是在减少。但老百姓要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直指环境政策 的终极目标,一个优美安全的环境、健康的环境。这是双方根本的差异所在。
回过头看过去10年乃至30年的环境政策,政策目标是减少污染总量,政策干预是减少污染源,关注污染物的排放和产业的结合,总体而言属于末端干预,环境治理技术主要靠化学技术,局部微治理为主。
国际上通常将环境保护 分成三个目标:一是总量控制,二是质量提高,三是保护人的身体健康。欧盟目前的环保政策就处于人体健康阶段,所有信息公开,都针对整个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 可能产生的危害。据研究,我们的环境政策在未来的10年左右开始向质量转化,之后15年、20年可能进入人体健康阶段。如果要往这个方面转变,政策基点也要有所调整。我觉得要从两方面做政策的转换:
第一是思维观念的转变,从机械局部观转向有机整体观。这里头有一些概念转化——研究方法上,要从单纯的试验模拟,转向全面直接的把握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演进的节律,是节律,不是规律。科学研究发现,我们在微观分裂的研究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对环境的研究,把环境和社会分开,这种主客体二元的思维方法是不适合环境研究的。
第二要从城市发展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来设计和制定环境政策。空间尺度考察整个城市发展周边的延伸,不限于行政辖区,要以自然环境的范围为主。时间尺度是政策制定要尊重当地城市和周边生态系统自然演进的更替,而不是限于每五年的政治更替。
另外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要把环境对象看成是有机生命。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生命体,有它的演进规律,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比如湖泊治理,政府曾经一度希望5年内完成太湖的环境整治,后来专家给出的研究结果,政府知道了5年完成不了,需要30年甚至50年。
日本的琵琶湖是全世界湖泊污染治理的典范,已经治理了40年,还在继续。所以我们目前提一湖一策,也就是一个湖一个治理方案,湖泊是一个活体,仅处理单一污染物是不能解决整个污染的问题。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和水滴子形成了自然的循环,达到一个新稳定生态一般要30-50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政策制定前要考虑到复杂性,还要考量城市发展和人口、经济的条件,要和生态系统的演进、进化节律相结合。
最后还需要跳出城镇工业化聚集效应的传统思维。过去重视城市的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但对城市发展的密度场忽略了。其实城市病是源于密度问题,没有规划好密度。人口高密度则必然产生社会服务高密度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的环境问题。城市灰霾就是人口聚集效应的环境结果。所以规模化要转化,要从单一化、标准化向个性化和多元方向发展,要反思高速 发展、快发展的弊端。
整个环境政策,如果不从政治观念、科学观念上、哲学观念上,从技术手段上转变我们环境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点,未来我们可能就没有路径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