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停下的风
2013-04-29
构成台湾的软实力中,除了大家所乐于传述的人情味与常民生活之外,也有不少是源于社会与政策创新,其中常被引为世界典范的是台湾的医疗健康保险制度。著名的创新传播学者Everett Rogers 在其名著“创新的扩散”,以专章特别赞扬。当台湾的民众充分享受高质量,且非常合宜负担的医疗服务时,可能只知道有很多的医疗财团、医生与医界相关人士大加抱怨与反对,却不太清楚,如果缺少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以下简称医改会)的全方位、科学与专业的监督,台湾的医疗环境绝对会大为不同,起码不会如此“平价”。
医改会是一群既天真且对美好社会有热情和信念的社会科学学者和行动家,所组成的医疗质量监督的琢玉团队。
历经十几年来的孕育、坚持与淬炼,医改会致力创造医病双赢的医疗生态,回归以人为本的医疗实践,其影响力遍及了台湾大街小巷里的每个家庭、每个人,以及每个医院的诊疗间。梦可成真,杏林处处春暖,医改会的奋斗已经是一股不能停下的风。“我们是否有一个机制,能够让医病双方的委屈,化为一个正面的督促作用,让大家不会再有委屈呢?”这是医改会成立的起始点。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面对医疗的生老病死与身心健康张力,正如我们当初投入于其改革工程,有不少的发起人诚然是肇因于医疗过失/伤害的悲痛省思,然而,或许是天意,如果不是经此严酷与割心的苦楚,这群人大都是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学者,又焉能体会到民众的悲哀与无助呢!小小的心,却有着大大的勇气,他们从一般民众的就医经验与问题纠纷出发,找出制度失灵与系统错误的原因,进而透过针对医疗议题的科学调查、公共论述与政策倡议,促进友善医病关系环境,以及增进医疗质量与正义的正向循环之有机酵母,以期能积极触发民众对医疗权益的自觉与关注。
细数医改会这十几年来,带给民众在就医环境与机制的正面改变,不胜枚举。大多数的民众可能并不晓得,现今所享有的这些便民的、合理的医疗机制与权益,其实不少往往是医改会成员用他们的专业与“青春”岁月,编织而成的光谱。如:从最贴近民众的“药袋”开始,历经九年倡议,完成立法规范,使得药袋上标示药品明细信息;此外,又如推动医药分业与药品给付的体制改革;另并促成健保修订给付规定,实施“儿童专用药”,来避免磨粉错误,并鼓励使用儿童原瓶装口服液剂,减少分装风险,加强儿童用药安全,同时,建置“儿童用药守护神网站”,成为推广儿童专用药最重要的网络平台等等。上述只是略举一二,许许多多的医疗与保健政策与便民措施,民众享受其利,往往却不知其始因,使得善款乎都投入宗教与弱势直接服务事业,影响其权益最大的政策倡议/改革团体,吊诡地却得不到多少的支持,而呈显嗷嗷待哺、朝夕难保之状。
事实上,台湾全民健保制度发展,一向是学者与民众关心的焦点,在医改会十几年来的成长历程中,无处不见其守护与监督,也因而改变了医界生态,让好的医生、医疗政策,医疗行政人员、医疗经营团体、医疗教育、甚至医病关系,都能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与支持,朝向更有质量与正义的方向改善与前进。
在如此着重更正面的医疗生态的培育与孕养时,医改会清清楚楚地站在“医疗相关人”的人权与尊严维护的立场,当医院诊所面对财务压力,以经营绩效为师,忽视“人”的价值与意义时(包括病人、医生与护士之不被尊重,成为血汗医院剥削对象),医改会往往是最后一道防线,跳出来“狮子吼”。尤其在面临医疗体系向商品化倾斜的时代逆潮下,医改会坚决守住“以人为本”的最后防线。
很难想象,在城市中心的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这么普通的办公室里,一个这么少工作人员、这么少资源的维护公益之公民权益倡议团体,竟能有这么大的能量,以正面行动一步一步带出台湾医疗改革的光明和希望。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源头。而我何其有幸,可以参与这件势必影响深远、久远于世界的改革义举与善行,然而,我与伙伴们也付出了重大的伤痛代价,这些事连周遭的人都未必见得明白,又何必期待广大的全民受益者理解呢?我对首议者张苙云教授、刘梅君教授、姚克明教授、曾敏杰教授、刘淑琼教授、林昭吟教授、柴松林教授、黄达夫院长、黄昆岩教授、林金源董事长等,与劳苦功高的工作同仁王贞云、陈雅晶、李圣婉、冷东萍、施尧启、陈贞琇等人之持续的努力与毅力,敬致感佩之忱,事實上,台湾与世界都欠他们一份恩情。
走过十年,人们已经清楚这是一件对的事,瞻望下一个十年,相信更多的伙伴将在使命的召唤下更坚强向前行。正如太平洋的和风,温馨地拂过每个人的心田,带来欢笑与健康,风行草偃,对医疗质量与正义坚持的风潮,已经是势不可当了。医改会的下一波十年风云,相信必将卷起更多的安心与幸福感。不能停下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