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鲍勃·迪伦、摇滚乐以及其他我应该保持缄默的东西

2013-04-29奇良

新作文·中学生适读 2013年5期
关键词:苏西鲍勃

鲍勃·迪伦,又或者叫罗伯特·艾伦·齐默曼。20世纪60年代出名的民谣歌手,摇滚诗人,打出这几个词,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对此人保持缄默。因为我对民谣实在是概念模糊,只知道是一种叙事性歌曲,不比纯粹的情歌那样扁平和干瘪,仅此而已。对诗,我则几乎是个诗盲。而我相信,一个歌手的浓烈精神,一定是溶解在他的歌声里的,就像一个演员的肢体语言(包括眼神),其表现能力一定大于台词一样。

寒假的时候看乌兰诺娃传记,有一张照片是她肃立在雪意沉沉的窗口前的背影。传记里写这个女人身上有股安静的力量,她从不与任何人发生情绪上的对抗,受到羞辱的时候,也只是默默地转过身去,等她再转过脸的时候,表情如旧,你连一个情绪的接缝口都看不到。能用沉默来表达愤怒的人,她骨子里承重的优雅,全部溶解在那张只有背影的照片里了。画传一般都是垃圾信息的杂烩,但是看演员的资料一定要看画传,就像赫本的一张笑露智齿,毫无杂质的照片,比一万句“上帝给你两张手,是为了让你腾出一只来照顾别人”都更加直指人心。

鲍勃的照片,我也是看过的,太“文青”了,眼睛里有湿漉漉的诗情。他的声音我也听过,奇异的向上浮的声音,似乎是要背弃时代。看他的传记,倒让我安心不少。眼睛里的那水,全给挤出了,行文非常的干爽。而我觉得充分激起兴趣值的,也许是鲍勃附着的年代——他出生在1941年——二战正在欧洲战场上打得如火如荼,混乱像拳头一样把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击得粉碎。好像星座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样,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一辈子都活在新旧时代的接缝处,被吞吐着。1951年他上小学,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课程是防空,上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练习在听到警报的时候躲在桌子下面。苏联空军随时会从天而降,怀着嗜血的杀性割断他们的小脖子。20世纪60年代搞学运,街上筑起了石头碉堡。爆炸的街道,燃烧的怒火,催泪瓦斯,无拘束性爱,反金钱运动,原始公社,学生试图控制国立大学,反战运动,等等等等。让我感觉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元素在他们的中国兄弟身上,都能找到:20世纪50年代对西方世界的被迫害妄想症,全民备战,20世纪60年代的金水桥宣誓,毛主席语录,格瓦拉手册,卡斯特罗传记……连斗争工具都是一样的。

然而,我个人觉得更有意思的是,鲍勃本身作为一个浸润在这个时代中的人,却是个边缘清晰的自我主义者。一个人在青春和热血之中,最大角度地切入时代,又在被压缩成一个文化符号之后,重新把自己撕扯下来。在一本17万字的传记中,温文又克己的鲍勃只说了一句脏话“我操他”,就是在被别人称作“60年代人的良心”的时候。他算是个政治性敏感、阅世心活跃、与时共振的人,他连写歌都是在报纸上找题材。他并不是个对时事冷淡的人,可是他时时与之保持距离。“等找到真相后,我就一屁股坐在上面,把它压垮”。

《像一块滚石》是鲍勃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的不仅是灵感迸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他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甘心失败,但它们仍有可取之处。鲍勃对此毫不讳言,没有人期待他会如此开诚布公。他袒露这些瞬间,正视它们,把握它们,然后超越它们。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一部开创时代的作品,揭示了人类精神的种种可能。它们并不都是轻而易举的可能。终究,它只是生命,从来没有像这样被书写过的生命。

这本书之后,国内又引进了苏西·罗托洛的《放任自流的时光》。苏西是鲍勃20岁时的女友,在17岁的她眼中,鲍勃已经是魅力四射了:“不管我站在哪里,环顾四周,总能看到鲍勃就在不远处。虽然顽皮、随和,但举手投足间散发出强烈的气场,让人想不注意都难。”苏西也是艺术家,但是和《尼金斯基手记》那种思路跳接过多的书相比,这本书线索清晰,信息落点准确,不蔓不枝,不偏不倚,淡定沉着。苏西的回忆录,让我想起塞林格女友的那本书,看似是一本事关名人的八卦书,其实涵盖面不止于此。塞林格女友的那本书是个犹太少女的心灵成长史,而鲍勃女友的这本书则可以远观格林威治村成为摇滚基地的发展史,以及上世纪60年代的美苏冷战氛围。看书时要深呼吸,尽情去感受两个叛逆的年轻人恋爱中荷尔蒙满溢的青春体味,以及狂飙的时代气息。苏西是个安静爱思考的女孩,鲍勃则活跃多变,他们最后的分手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女方更喜欢沉浸于独自工作的喜悦之中,而男方天生就是做明星的材料,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角色。女方会被尖叫的粉丝吓坏,而男方则很清楚怎么在追捧中划出边界,得到支持又不失自我。

他更喜欢做回他自己,他是个顽强的自我主义者。这也是我爱鲍勃的地方,也只有一个自我主义者,才会这样行文。我喜欢他文字中那种不软不硬的交流欲。他既不是站在理论和道德至高点上,带着真理在握的悍然表情,硬要撬开别人的小脑袋,把道理塞进去的那种粗暴;也不是像《亨利与琼》那样一味喃喃自语,完全不顾读者阅读节奏的自私写法;也不是步步煽情,意在渗透。他就是在淡淡地表达他自己,简笔画似的。解释是件太无聊的事,我才不屑把自己交代得那么清楚,你懂多少,那是你的事,反正我就这么大耐心了。

这又让我想起契诃夫。契诃夫是地摊杂志作者出身,彼时地摊杂志约稿时都要规定行数,一百二十行,一百行甚至更短。也就是说,在起笔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数。这种倒计数训练,练就了契诃夫的短篇爆发力,让他可以在十个字里处理完一个人的全貌。而鲍勃呢?可能是他长期写民谣的缘故,所以他的文字压缩力很强,能在几句话之内就交代完一件事,比如:“这是一个书的洞穴,而到目前为止我都是在另外一个文化谱系里成长:白兰度,迪恩,梦露……而这些名字在这些书面前都成了笑话。”只有三个层次,却把一个小镇孩子到了纽约,初见压顶书海的骇人阵势时,所受到的震撼描述得非常到位。非常漂亮的跳接动作,文字连接缝口都找不到。

也只有一个自我顽强的人,才会尊重和懂得爱护另外一个同质地的人。他和妻子出去吃饭,让妻子点菜,后者拿过菜单径直就点,“她不是那种认为别人快乐自己就快乐的人,她懂得自己内在的快乐,这是我一直喜欢她的地方”。也只有这样的太太,才会在鲍勃出现情绪波动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出来,默默准备好和他一起离开。

鲍勃让我觉得他是那种带着内心地图的人,怎么说呢,就是懂得在两点之间画出直线的人。所以,18岁时,他就离开了家,离开了那个中西部小镇,离开了冬天零下20度的苦寒,离开了夏天隔着靴子都能咬人的大花脚蚊子,离开了看一场电影都要全家盛大出动的困窘,离开所有人际关系都平面铺展在目下的小镇交际网,奔向了大城市、大声音、大动静、大时代。他背着吉他,推开了一家又一家咖啡馆的大门,径直寻找与他相像的人。存够了钱他就去纽约的小酒馆里,酒气、恶臭的体味、暧昧的荷尔蒙、帽子传来传去接小费的生活不过是过渡,他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外界喧嚣的声音模糊不了他的视线,他腿脚利落地奔向下一个目标,那是他在唱片上见到过的名字。“你愿意为我的酒吧做看门人么?”其中的一个问他。“不,不过我可以为你演唱。”20岁时,他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之后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我的传奇”之星星故事

宿舍惊魂

讲述人:河小马

我们是搬迁至一个偏远地方的学校的住校生。我们从高一开始住校,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但是有一天晚上,12点以后,我突然听见楼上有“咚咚”的声响。我们住在五楼最拐角的一个宿舍里,而六楼空无一人……于是我们伟大的寝室长决定到黑暗的六楼去看一看。寝室长带上手电,披上校服,拿起一个水瓶(主要是起掩护作用),叫上我一起前往六楼。我们轻轻地、轻轻地接近着六楼楼梯处的门,慢慢地转动着门把手。门开了,一片漆黑。我们推开了声音方向处的一扇门,突然看到一个身影悬在屋顶的吊扇上。寝室长直接扔了手电,尖叫着往楼下跑去。“咚咚”的声音还在继续。我捡起手电往影子的方向一看,原来……是一个悬挂的塑料套。究竟“咚咚”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不禁毛骨悚然。这时候声音渐渐小了。我趁这时下楼,跑到隔壁宿舍准备跟同学说这件事,结果发现——原来是一个同学在板凳上前后摇晃,我们先前听到的是板凳敲击地面的声音!

你也想和大家分享你的“传奇”经历吗?请把你的故事发邮件至:xzwzhongxue@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我的传奇”)。虽然我们不做具体要求,但字数请尽量精简。我们期待着你的“传奇”!

午夜场

奇良,此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如果非要给他一个标签,请称呼他“曾诗洋的保护者”。想要寻找他,我只能给你一本书或一部电影。发挥你的想象吧,少年,他存在于你的每一次思考中。

猜你喜欢

苏西鲍勃
咖啡旅行
断眉
鲍勃·迪伦
Dr. Skinner and Hungry Pigeon 斯金纳博士与 饥饿的鸽子
小羊苏西的奖金方案
火烈鸟鲍勃可忙了
你好,我是鲍勃
流浪猫鲍勃
爱是一抹蓝
爱是一抹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