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隔代教育

2013-04-29曹玲

考试周刊 2013年50期
关键词:隔代教育弊端优势

曹玲

摘 要: 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其一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其二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使已有养育孩子经验的祖辈能够在各方面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很周到,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隔代教育这一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过分溺爱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隔代教育 形式 优势 弊端 建议

一、隔代教育的定义及其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轻的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

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一种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另一种则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带来的优势

无论如何,隔代教育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另一方面是社会现实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老人退休在家闲着无事,子女为了生活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孩子,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他们自觉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总之,隔代教育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优势一:自身有一种童心与孙辈感情融洽。“老顽童”,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本性回归纯真,在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伏,退休在家心理压力一下减轻,毫无负担,加之孙辈的纯真无邪感染了他们,可以毫无心机地在一起玩耍,使得他们在心灵上得到释放。

优势二:从时间和精力上解放了父母。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趋加快,承受太多压力的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教育孩子,而聘请保姆无疑会加重家庭的负担。加之保姆可能拐卖孩子,或不好好照看孩子,这些都让父母不放心。让老人照看无疑承担了最初的辛苦,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优势三:祖辈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孩子某些良好品质的形成。相较于父母的年轻气盛、浮躁,更多了稳重,更有耐性去教育孙辈,而一谈一止中更多了一丝儒雅,使得孩子的性格也比较温和,收敛锋芒,不针锋相对。

优势四:隔代教育能够缓解家庭内部经济压力,有利于家庭和谐。在我国边远地区,留守儿童都是由老人照看,而这些老人根本没有社会保障,也没有劳动能力,经济保障,城市中的许多老人的退休金也不足以维持日常生活需求,把孩子交给老人,一方面给了老人津贴补助,另一方面,就像纽带一样,加强了老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联系。子女常回家看看,使得老人的心理得到慰藉,得到尊重,更加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三、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孩子一生来讲,个人品质、性格形成的关键是在幼年期。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不要输在起点上。很多人认为祖辈因为年龄较大,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为人父母所需具备的经验及方法,隔代家长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负效应。虽然减轻了年轻父母的负担,也为老人晚年生活带来了乐趣,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一)容易溺爱,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谦让、坚强的性格。

很多老人由于年轻的时候因生活或者工作压力的缘故没有给予子女过多的关爱,为了弥补对子女的亏欠,便把自己的爱转嫁到孙辈身上,从而造成“隔代亲”,这种溺爱典型就是“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此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实行的是“全方位服务”,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造成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娇生惯养,而不是自己动脑解决,从而不利于坚强品质的形成。同时,凡事都以孩子为中心,处处让着孩子,让他们有恃无恐,成为了“小皇上”、“小公主”。对于中国传统的“孔融让梨”这种谦让品质早已忘却。

(二)受传统思想束缚,不利于开阔视野。

婴幼儿处于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出现认知能力、模仿能力。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引导,相较于年轻家长,祖辈的思想更加保守,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尤其是现代社会与世界接轨,祖辈接受学习很困难,无法更好地教育孙辈,提供资源。加之,高科技迅猛发展,网络将世界联系在一起。祖辈很少会上网,不会过多地关注时事新闻,这样的他们又如何教育孙辈,孙辈的视野受限制,抑制了孩子的创新性与时代性,也就输在我们所说的“起点”上。

(三)容易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感情隔阂。

1.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致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耐性,孩子认为父母不懂自己,只知道要求。隔阂越来愈大,彼此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任其发展。当出现犯罪行为时,才开始悔恨。

2.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造成孩子很难接受其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还容易导致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形成叛逆心理,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难以进行。

(四)造成生活自理能力差。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幼儿成为独立、知性的新时代女性(男子)。但老人们不懂,不注重教育方法,觉得孩子年龄小,没有自理能力,自觉承担起包办责任,不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做这件事,而是代替孩子做。以至于孩子在上学离家住校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不会做,甚至最基本的洗袜子都不会,都是一星期七双带回家洗。加之,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

四、关于隔代教育要做到不溺爱孩子的方法和建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对儿童爱得适当,爱得合理,爱中有教,教中有爱,才能使儿童得以健康成长,才是最有益的。那么,应怎样做到对孩子关心而不溺爱呢?

(一)摆正独生子女和成人的关系。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获得了特殊的地位,使其感到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便形成了我行我素、任性的不良性格特点。所以,从孩子一出生,尽量不要将孩子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让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意识,不让孩子产生优越感。要使孩子感到自己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并没有独特的地位和特殊的权利,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饭,要使孩子懂得让大人先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看电视时,不要让孩子一人独占座位;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等等。行为和习惯都是贵在培养和长期坚持,这样孩子才会慢慢接受和适应,不会感到自己在家中地位特殊了。

(二)不要事事包办代替,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儿童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一个教育原则。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祖辈们就应因势利导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祖辈们的帮助下孩子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学习用品,吃东西前后或便后洗手,等等。要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不会因为一点挫折就主动放弃了。

(三)严爱结合,把握尺度。

祖辈们要注意在关心、爱护孩子的同时,善于学会把握尺度,做到爱中有严,不应迁就孩子的不良习惯,不应随便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应从小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还应该多听听他人的反映,不包庇、不迁就孩子的缺点与错误。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祖辈们成了孩子的老师,我们相信,老年人的某些弱点是历史的产物,必将随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被刷新而逐渐消失,新的教育观念将在更多的老年人身上得到体现,使他们成为新世纪合格的爷爷奶奶。所以他们在爱孩子时要准确地把握分寸和尺度。如果能让祖辈们懂得多一些,那么孩子是会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实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勤.家庭教育密码[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2]李晴霞.论述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3]高若瑜.当代家庭教育误区评析[J].网络科技时代,2008(18).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管晓静.当今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7).

猜你喜欢

隔代教育弊端优势
跟踪导练(四)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差异分析与融合研究
浅谈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对策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