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幼儿游戏的参与者、引导者与指导者
2013-04-29王玲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使教育最大程度的发挥游戏的功效,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其关键是怎样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愉悦的游戏环境,并有效的利用环境,让教师与游戏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是幼儿教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教师;幼儿;游戏环;参与者;引导者;指导者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246-02
很喜欢《童年》这首歌,尤其是歌词的最后几句:“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因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忘记了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游戏的童年”。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和“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然而,在对环境的认识上,部分教师过于看重游戏的硬件环境,一味地追求大空间、好设施、精器材,忽视甚至有意忽视了软件建设——教师自身在游戏中的地位与作用。其实,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笔者认为,在幼儿游戏的环境创设上,硬件环境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在幼儿游戏环境创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绝对不可忽视与轻视。
一、教师应做幼儿游戏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蹲下身来看孩子”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的全是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刚才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她明白了女儿为什么会不高兴,因为她蹲下来的高度正是女儿的身高。蹲下身子看孩子,就是要求我们做游戏的参与者,放下身架,积极参与游戏,与儿童一起感受一起成长。事非经过不知难。每一个游戏,也许都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但那也仅仅是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孩子们喜欢,其实,你做的只是让孩子们成为你愿意让孩子们成为的样子,至于是不是孩子们自己想成为的,还未可知。因此,只有自己亲自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师应做幼儿游戏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
席勒说过:只有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因此,在参与幼儿活动时,我们要作为游戏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主导者,顾名思义,就是不断的给孩子下指令,要他们做这做那,强迫孩子按照我们的标准行事。有时,为了达到我们预设的目的,我们很容易就变成了游戏的主导者。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改变着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的走向,干扰或中止幼儿正在进行中的游戏活动,影响幼儿游戏的情绪或改变幼儿原先自主游戏的设想,最终导致幼儿创造欲和愉悦感的消失。所以,尽管游戏表面上呈现出较多的游戏场景、漂亮的框架建构,但实际上我们控制着游戏的节奏,把握着游戏活动的环节,幼儿是被我们“拖着走的”,所以孩子们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形式,成了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思考和装饰的“门面”。忽略“幼儿爱玩吗?”这一问题,就使得幼儿园游戏成为一种华而不实的空架子。儿童心理学及脑科学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开放自主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环境,一种平等、尊重、宽容和谐的师幼关系,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价值非同寻常。
三、教师应做幼儿游戏的指导者,而不是表演者
当然,在游戏当中,我们并不是完全放手,甩手不管。“无为而治”也是有一定尺度的,否则过度的顺应幼儿的生成将使幼儿无头无主,没有规则,呈现一片泛滥的景象。生成活动虽然以幼儿的兴趣为主,但也绝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幼儿的兴趣点是零散、多样的,教师必须对幼儿的生成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在必要时加以指导。毕竟,孩子还是孩子,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指导,去示范。做游戏的指导者,就是要适时地指出孩子们的错误并使他们改正错误。模仿性是孩子最大的特点,但有时孩子不加区别的来模仿,那就要加以批评指正。例如,受电视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经常喜欢模仿奥特曼打怪兽,正好好的玩游戏的时候,男生突然走过来对着别人就是一拳,或者是把别人推一下。看似一个小游戏,但这对幼儿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教育价值,反而助长了一些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反之,如果生成的行为内容具有一定发展的价值,教师就要及时地把握,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使其萌发主动学习的愿望。做游戏的指导者,就是要见机行事,及时指导。游戏来源于生活,幼儿乐于其中,表现出淋漓尽致的社会态行为。孩子们会时时冒出一些“假想情节”,表现出无处不在的生成“灵感”。这种开放性、发展性的活动状态,使得教师置身其中时,必须变得“三头六臂”来灵活运用多种策略,随机应对幼儿的突发现场,何种策略,都要见机行事,最终根据幼儿活动状态和游戏发展来决定策略有效的反思依据。
教育就是提供环境。幼儿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游戏材料的种类、数量、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过程与结果。基于此,在幼儿游戏环境创设中,我们必须改变过于看重游戏的硬件环境的做法,充分认识教师自身在游戏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更全面、更适宜的儿童游戏观,进而在游戏中掌握游戏组织与指导的技能技巧,扮演好参与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让游戏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邱学青.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游戏指导[Z].
[2]华爱华.幼儿园教与学中的儿童发展观[Z].
[3]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师在幼儿园环境中的作用[Z].
作者简介:王玲(1972-),湖北襄阳人,幼教高级,本科,襄阳市粮食幼儿园副园长,主要从事幼儿园业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