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2013-04-29成建国
成建国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内涵、优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创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环境,保障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构建和谐校园,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校园管理运行机制
第一,加强领导班子素质建设,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学校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领导的亲和力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要努力创建和谐班子。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和谐校园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大事来抓,抓紧抓好。班子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各尽其责,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实现工作效率、人际关系和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最优化。领导班子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变工作方式,深入班级,深入师生,在工作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加强校园民主建设,增强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完善教代会制度,赋予广大教师更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将学校的重大决策,如工作方针、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评聘办法、评优选先、规章制度、奖惩办法、教师考核和生活福利等事项都事先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教代会讨论通过执行。充分发挥工会职能,积极作为,关心教职工工作生活,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凝聚力。
第三,坚持制度管理的刚性与人文管理的柔性相融合,促进学校与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学校领导要不断淡化权力意识,摒弃家长作风,倡导人文管理。尊重教师,爱护学生,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关注师生心理和身体健康,激发师生积极性,让广大师生在公平、民主的氛围中形成团结和谐、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通畅的沟通渠道,统一师生思想,减少心理隔阂,增强情感凝聚力。
二、加强德育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第一,对内明确职责,健全学校、政教、班级三级管理网络。组成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政教处、工会、团委和年级组负责人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从学校到各个班级,形成一种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及纵向联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达成育人共识,形成合力,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对外开发资源,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建立和健全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利用“家校互动”手机平台,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便捷的沟通和个性化服务。办《家校桥》小报,一月一期,每期针对不同年级有侧重地做好各阶段家长教子方法辅导和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利用校外德育资源,开展社区共建,增强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对小居民身份的认同感。
第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设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做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同时,要教育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在此基础上,才能出现师生和谐、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
第一,用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筑魂。学校精神的培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建设追求的最高境界。学校精神文化是全体师生对学校发展方向、培养规格和教学方式等重要问题所共有的理解与选择,是指导学校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石,更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积淀和发掘学校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整理形成代表学校内在价值取向的精神文化。
第二,用规范为校园文化建设强基。规范是学校的文化契约,相对制度的刚性而言,更具人文化、导向性。建立良好的校园规范能为学校校风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学校的理念体现在人文规范方面时,就能产生稳定性和持续性。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做到勤奋敬业,爱生奉献,学生要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文明公约》,做到健康文明,刻苦求知。
第三,用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固本。活动是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系列性主题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升能力。例如紧紧围绕时代主旋律,开展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征文、演讲、学科竞赛、体育比赛活动,通过活动将倡导的核心价值传递给师生。
四、改善办学条件,构建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第一,对校园环境科学规划,有效实施。校园布局规划既要因地制宜,有利于教学;又要着眼长远,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对校内的各种教育园地、橱窗和校道走廊的标语牌、宣传画的设置,既要考虑它们独立的育人效果,又注意它们的内在联系,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第二,将师生作为美化校园环境的主力军。通过组织师生为绿化校园征集宣传标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让师生为学校环境的改善献策出力,让美丽校园与师生自己的付出相交融,在优美的环境中激发师生们工作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相和谐。
第三,制订完善清洁净化校园的规章制度。制订如《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班级卫生评比制度》、《卫生区域管理制度》等规章,使校园卫生管理有章可循。建立由学生组成的“卫生巡查队”、“环境治理组”日常督促检查校园环境和班级卫生,改变过去学生“早上晚上两头扫,中间时段随意丢”的不良现象,使校园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润物细无声中,将学校讲卫生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养成学生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