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区域共享体系构建研究
2013-04-29吕霁蒋枫霆张昕华
吕霁 蒋枫霆 张昕华
摘 要:普通高校与重点大学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差距显著,而普通高校教师定期到重点大学参观、培训、访学等现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措施又存在诸多弊端。提出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配置区域共享的整体方案构想,即重点大学教师在对本校学生实施面对面教学的同时,通过网络对普通高校学生实施非面对面的网络教学,从而实现高校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共享,促进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师资源 区域共享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一、普通高校与重点大学的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差距显著
教师资源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之一。基础教育的发展失衡,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优质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棘手问题。其实,高等教育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我国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之间,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同样差距显著。
重点大学受“985工程”、“211工程”等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普通高校在政策、经费、师资等方面相比于重点大学处于难以逆转的劣势。随着近年大学扩招,普通高校在短时间引进了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在专业技能、教学经验、行业阅历等方面与重点大学的资深教师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重点大学吸收了更优质的生源,而普通高校生源层次相比扩招前又明显下降。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之间师资和生源的双重差距,势必导致毕业生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而普通高校学生数量庞大,未来同样将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自控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普通高校的学生需要甚至更需要优质的教师资源,以缩小与重点大学学生的差距。因此,普通高校教师迫切需要提升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迫切需要重点大学资深教师的帮扶和指导。如果能通过政策导向和有效机制,让重点大学更多的扶持普通高校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帮助普通高校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既提升了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更能彰显重点大学的学术品位和社会价值。
二、当前普通高校教师提升能力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提升普通高校教师业务能力的主要措施是,普通高校教师定期到重点大学参观考察、接受培训、做访问学者以及重点大学的资深教授到普通高校作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从理论上讲,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普通高校教师学习开拓视野、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但与基础教育中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挂职的措施相比,高等教育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政策和措施单一、力度不够,缺乏针对性强、规范系统的帮扶、共享体系。目前缩小高校之间师资差距的措施以普通高校上门学习讨教为主。且现行的参观、培训、访学、讲座等举措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1.重形式而轻质量
到重点大学参观、培训、访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开拓视野、感受名校氛围、接收前沿资讯、提升业务能力。但部分参加学习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把参观、培训和访学工作视为旅游休闲的良机,或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行政任务,或只想在个人简历上添一笔学习经历。学习过程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派出学校未形成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考核机制,难以监督参加培训学习教师的学习过程,难以考核学习效果。容易导致学习、培训工作注重形式和数量,而忽视结果和质量。
2.学习内容与工作需要脱节
虽然普通高校教师到重点大学学习培训项目种类多样,但学习培训内容与教师工作岗位的需求联系不够紧密。比如,普通高校教师到重点大学做访问学者,由于接受方的博导、教授工作繁忙,亲自传授技能和经验的机会并不多,或干脆让访学教师参与一些与原工作岗位不相关的项目和课题,学习和锻炼价值不大。与导师本身教学、科研、培养博士硕士等重要工作相比,访学教师的培养工作显得次要一些,甚至在接受方眼里,访学教师仅仅是一个短期的“临时工”,难以像对待正式学生一样悉心栽培,也不会对访学教师提出严格、规范的学习要求。使得访学教师难以取得“真经”。
3.单向“取经”多、主动共享少
目前提升普通高校教师能力的措施中,以普通高校教师上门讨教为主,重点大学主动共享优质教师资源措施不多,重点大学教师主动到普通高校帮扶、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情形也不多。与基础教育中支教、挂职等措施相比,高等教育欠缺扶持、共享的政策和机制。现实情况是,普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摸索中艰难前进,而重点大学坐拥优质的教师资源、丰富的办学经验,如果不能做到主动扶持和优质资源共享。某种程度上讲,是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区域共享体系模型构建
1.重点大学优秀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高校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体系下,重点大学的优秀教师完成对本校学生课堂授课的同时,通过网络对普通高校的学生进行异地同步或异步的教学工作。优质教师资源直接介入普通高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可极大程度促进普通高校教学水平法的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是更大程度的发挥和更大范围的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对社会贡献作用。重点大学优秀教师的角色从之前的本校学生的老师转变成一定区域内多所高校的老师,转变成多所普通高校教师的导师,转变成普通高校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重点的大学的优秀教师的社会价值也得以更大程度,更大范围的体现。
2.普通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变
重点大学优秀教师通过网络介入普通高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并不意味着普通高校教师无事可做,可以下岗待业。相反普通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同等重要,甚至相对之前任务更重,作用更大。在教师资源共享体系下,普通高校教师将承担起课堂组织、课后答疑、作业批改、对远程教师的授课作补充和解释等工作。同时还要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与远程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反馈,充当学生与远程教师桥梁和纽带。更重要的是还要利用重点大学优秀教师远程授课,与学生共同学习,充分吸取优秀教师的前沿知识、教学经验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提升所在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普通高校教师角色从之前的授课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转变成重点大学教师教学的协助者和补充者,自我业务提升的学习者。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教材。但在教师资源共享体系下,普通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接受重点大学名师的授课,同时接受本校教师面对面的辅导和答疑,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与重点大学的相关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异地协作学习。普通高校学生可以领略名师风采、感受名校学习氛围、结交学业上更优秀的朋友,从而更好开拓视野,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4.网络交流与网络资源获取途径的转变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信息量大,交流便利。但现阶段网络学习资源共享及网络交流平台存在杂乱无章,针对性不强,未形成规范体系的现象。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方式停留于简单的检索和筛选,过程盲目,效率不高,犹如大海捞针。依托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区域共享体系,由重点大学和普通高校教师共同针对某一门课程,搭建网络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和网络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下,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交流方式规范有序、针对性强。异地学生可共享优质网络学习资源,跨地域网络学习交流。重点大学优秀教师可以在线帮助普通高校教师扩散思维、拓展教学视野。网络交流平台是优质教师异地网络教学活动的课外补充,为异地师生“融为一体”的学习环境,更是无形的“捆绑式”教师培养模式,优化普通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结构,促进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一体化。
四、结论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一定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师—师”教研交流、“生—生”学习交流和“师—生”网络教学活动,从技术层面来看已经不存在问题。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目前正在实证研究区域内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实际的可操作性。初步显现出来的问题有,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长;如何让网络教师和本地教师融为一体的完成教学工作;如何制定针对网络教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作为一种构想和尝试,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区域共享体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但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全方位的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模式也需要变革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这都需要我们共同的摸索、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熊才平.信息技术环境下与资源城乡共享[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2012,(6):22~29.
[3]陈海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内涵、案例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35~38
.
[4]王珠珠.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分析[J].教育研究,2006,(3):44~49.
[5]张立国,刘晓琳.重构我国普通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的关键:办学模式、教育观念和教学结构的再调整——纽约州立大学网络教学模式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