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改革“预则立”
2013-04-29奚凤
奚凤
摘 要: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而《电工基础》是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的重中之重的现状,笔者以个人课题为依附,探究有效的课堂教学为途径,培养学生预习能力为目标,进行中职《电工基础》学生预习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探索,发现通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学习能力,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中职 电工基础 预习能力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电工基础》又是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的重中之重,如何上好这门专业基础课是每个电类老师需要面对的问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上好《电工基础》课,不妨从“预习”这一角度看过去:
一、 中职《电工基础》学生预习能力调查研究
通过对本校的两个单招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6%的学生表示基本不预习,35%的学生表示想起来的时候就预习,只有19%的学生表示有预习的习惯。
基本不预习的学生中,有83%的学生表示上课能听懂多少是多少,不会的就算;只有16%的学生表示有时间的时候会拿课堂不懂的问题去问老师或同学。偶尔预习的学生中,66%的学生表示预习有助于课堂的理解;22%的学生表示预习后课堂上就不会很集中注意力;还有11%的学生表示预习对于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有预习习惯的学生中,60%的学生表示通过阅读书本来预习;20%的学生表示通过阅读书本和教辅书来预习;20%的学生表示通过阅读书本和教辅书并结合习题来预习。
通过以上的调查可以发现,即便是中职单招班的学生,预习习惯也不尽如人意,预习能力更是层次不齐。我们都知道“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是一副特效药,它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二、 中职《电工基础》预习能力培养方法
对于预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只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去做……”由此可见预习的本质就是独立学习。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电工基础》的预习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研究教材,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所学产生兴趣,也节省老师的无用功,提高了效率,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但要磨好这把刀,对任课老师来说是一项无形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但要求任课老师对所教的内容要烂熟于心,而且要求任课老师对整本电工书要做到融会贯通、重点分明、考点清晰。老师不但要备好一节课,往往要事先备好一章内容甚至是整本书。对于单招班任课老师来说,不但要备好整本书,甚至要备好历年的高考试卷。只有充分研究教材,才能更明确要培养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是什么,然后根据课堂来确定如何让学生去预习。
2.分析解剖教材,确定哪些内容适宜采用自主预习,确定自主预习的重点与难点
做到对教材“心中有数”之后,就要分析解剖教材,例如《电工基础》笔者将教材分解为: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中间过渡电路与磁路四部分。并且确定每一部分的重点难点,确定哪些内容适宜采用自主预习,确定自主预习的重点与难点。例如直流电路部分,笔者认为可以设定的研究点可以有:电路状态的判别、电路中某一点电位的求解、电路中某一条电路的电流求解……
3.梳理教与学的细节问题,确定自主预习的方法或途径
设计好课堂的研究点,教师就可以设计课堂教与学的各个环节。确定课堂前要求学生预习的重点与预习的程度。至于如何来达到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引导学生采用特定的形式,而学案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预习的最佳方法。笔者认为《电工基础》这门课程重点培养的应该是学生分析与计算电路的能力。因此,在每一张学案上,都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张电路图去充分研究分析,并解答。学生可以采用的预习途径有:翻阅教科书或教辅资料、上网搜索、小组讨论、课前请教家长、老师或朋友等。好的预习方法并不是强迫学生每天固定地去翻几页书本,而是让学生把预习当成一项准备工作去完成。试想如果明天你是会议的主角,今天你还会不去好好认真准备吗?所以培养预习能力的关键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4.高度重视预习环节,采用实际有效的评价体制与监督体制
所谓高度重视预习环节,就是要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应该给一个平台,让学生去展现他们的预习成果。每次课,我都会拿出三分之二的时间交给学生分小组讨论预习的重点以及预习留下的问题,每次课都有五到六位同学在讲台上唱主角。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品尝预习成果的甜美,让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讨论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最后还应该采用一个实际有效的评价体制,让学生对自己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价与打分。只有比较才知拙劣,只有评价才能进步。有了这样一个评价体制,才能更好地监督预习环节的自主进行。
三、 中职《电工基础》预习能力培养效果
1.学生主动预习的比例显著提高
现在两个单招班的学生基本养成了预习的习惯,预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学案反映出来,还可以通过课堂的平台展现出来。所以学生们不但不再“偷懒”了,而且还预习得越来越深入。不但解决了预习时的电路图,而且还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改编题目了。
2.学生学习的方法更科学、更灵活
通过对课前预习质量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变得更科学、更灵活了。他们不但懂得了如何从教辅材料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而且懂得分析和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研究对比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现在两个班学生问问题的越来越多了,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多了,学习的成绩也提高了。
3.课堂的效果明显改善,学生对于《电工基础》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
以前的《电工》课堂,多为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做笔记;教师讲例题,学生做练习。现在的课堂,一些基本的概念知识已经不需要老师详细讲解了,大部分都能通过预习解决,教师只需要在课堂上强调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就行了。典型的例题,已经不需要老师讲解了,而是学生们组成小组来讲解。学生讲、学生听、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出现错误或问题时老师及时站出来,课堂变得异常活跃,《电工》课堂再也不让人觉得枯燥了,学生们也越来越喜欢上《电工》课了。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并且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内容微调预习形式,不断改善竞争机制,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做到的就是持之以恒,毕竟一种好的习惯、一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时间来经营的。
参考文献:
[1]周绍敏.电工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2]纪青松.单招生——相约在高校[M].原子能出版社.2009.09.
[2]崔秀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培养[J].文学教育.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