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3-04-29尹航
尹航
【摘 要】本文从高校中少数民族的学生入手,就如何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身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到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生活、心理等方面困难的工作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
当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到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不断增加。如何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分析
1.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教育条件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环节比较薄弱,办学条件比较落后,教学质量相对较差。
其次,由于很多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基本上是民族语言的教育,甚至汉语言的听说读写也是一道难关。当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大多比较薄弱,在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科目上表现尤为明显。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进入大学后普遍反映出学习上的不适应,学习压力大,即使很努力的学习,成绩也很难提高。
2.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少数民族学生多数在性格上天性淳朴、诚实、热情。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受自身民族文化、家庭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刻,他们在文化、饮食、风俗习惯、兴趣爱好上与汉族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的民族习惯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和尊重,在进入大学后很难很好的融入到以汉族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活中,喜欢在本民族学生形成的一个“小团体”中活动,他们在与汉族学生相处时有一种被动甚至排斥心理。另一方面,汉族学生也很难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交际圈中。从笔者目前的调查来看,高校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固执己见、倔强、心理波动较大,他们对其他学生是否尊重本民族文化、习俗、信仰等问题比较敏感。
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山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经济上的压力给少数民族学生带来困难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失衡,使得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卑感。
二、加强思想引领,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以灵魂铸造为核心,构建少数民族學生理想信念工程。学院团总支依托主题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紧扣时代主题,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教育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我国传统节日及特定纪念日,深入开展各类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包括长辛店二七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红色记忆,军民一家”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参观共建活动和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等活动,让他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及多民族的繁荣发展。
以时事热点为契机,做好形势政策教育。如开展“心系时政”热点讨论交流会,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建设伟大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坚持发展党员和培训骨干相结合,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程。少数民族学生受民族传统习俗和语言文化差异影响,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入党愿望不够强烈,提出入党申请的人数相对较少。高校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坚持将党员发展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建工作。
在党建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把民族班学生党员发展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吸收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加入党组织;注重制定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培养计划和落实,在不违背入党规则的情况下,做到“早教育、早培养”,创新党员发展思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增加对党的全面认识,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校园党建活动中去;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少数民族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
3.以校园文化为主线,实施少数民族文化推进工程。高校要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中,帮助学生理解和共享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积极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展示个人才艺,发挥个人特长,达到全面发展。
高校要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大力支持鼓励少数民族社团的发展,各社团可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进行特色宣传,如用图片展览展示民族地区的优美景色和特色建筑、“雪域郭庄”社团举办民族歌舞晚会、在重大民族传统节日进行宣传等。促进各民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充分交融,增进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合作。
三、实行精细化管理,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实际困难
1.心理健康教育贴近生活,以人为本,理念方式不断创新。在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彰显人文关怀。落实导师制,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在情感上给予少数民族学生更多的关怀。每年开学初,我校针对少数民族新生的大学生活适应性问题,都会举办心理讲座,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应,帮助他们在保持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之上,主动克服客观困难,消除文化疏离感。
我校始终坚持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排查,对有心理问题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和深度辅导,并将谈话记录整理成档案。对问题学生保持追踪观察帮助,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缓解心理压力。
2.资助工作尽显人文关怀,精心服务,育人于资助之中。“加强学生自立、自尊、自强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竞争意识和劳动观念,注重资助工作实效,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是我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一直以来,我校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资助及统战工作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资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资助、育人相结合,加强学生自强、诚信和感恩意识的培养,通过关心经济困难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激励学生自强、自信、自立,扶困励志。
学校在困难补助和奖学金、助学金方面对少数学生给予倾斜,让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100%获得国家助学金;在目前学校的资助体系中,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中有83.4%的参加过勤工助学;通过勤工助学活动,少数民族学生不仅能够得到经济上的资助,更重要的是在勤工助学实践中,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品质得到提高和升华。
3.学业指导体现针对性,因材施教,助学更助成长。针对不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少数民族新生开展“求真 立德 勤奋 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好大学生活第一步;针对毕业班少数民族学生开展职业导航教育活动;针对较高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正学风、谋发展”专业思想教育以及优秀校友讲坛系列活动。此外,在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环节中,要多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少数民族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组建“一幫一,结对子”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
4.生活上细心关怀,关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学校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目前我校在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达到71人,加上内地回族学生,需要在清真餐厅就餐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160多人,给原有的就餐环境带来不小压力。学校领导、学生处和后勤处非常关心穆斯林同学饮食问题,为了安排好同学们的饮食,后勤处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利用暑假对清真餐厅进行了全面的整改、装修,划分专门就餐区域,并专门聘请清真师傅,将良乡学生食堂一层东厅分割部分区域改建为一个存储、加工、制作、售卖等完全独立的清真窗口,彻底解决保证穆斯林同学民族饮食习惯问题。根据学生处的走访调查,少数民族的同学们对用餐环境感到非常满意。
每年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时,学校都会在阜成路和良乡两校区同时为少数民族学生举办团拜活动,学校多部门领导都会到场参加活动。此外,学校还通过北京银行卡为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少数民族学生发放节日补助,现场向同学们发放电话卡。还有部分班主任老师专门为班上的少数民族同学送去小礼品以表达节日的祝贺。每逢开斋节的时候,我校还为穆斯林同学举办开斋节庆祝活动。
参考文献:
[1]徐建军,陈迎明,欧旭理.教育细化 管理细致 服务细心——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王建辉,李丽辉,白亮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实践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3]李水明.如何作好对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及统战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