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传承绘画艺术
2013-04-29董栋彬
董栋彬
摘 要: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怎样继承与发扬中国绘画艺术,成为美术教育者首要解决的问题,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得以传承和发扬。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无疑是我们在美术教学改革中孜孜以求的真谛。教師应善于钻研,勇于探索,转变教育思想,创设和谐的活动环境,丰富美术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寻求乐趣、感受乐趣。
关键词: 美术国画教学 激发兴趣 绘画艺术 教学方法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美术教育是实施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为此,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维持兴趣,使美术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形式和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蜡笔、水彩、纸等美术活动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如沙、蛋壳、米、布等花样百出的看似毫不沾边的材料在活动中吸引了学生更多的目光。不同的材料,带给学生的美术体验不同,有时甚至是废弃的瓜子壳、包装盒也能在美术活动中摇身一变成为美丽的装饰画。如此神奇的变化,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兴趣呢?
教材中有国画山水一课,学生在尝试了以后并没有创作灵感。于是我灵机一动,倡导学生采取国画的方法绘画其他感兴趣的事物,仅以山水作为背景装饰画面。此时,学生提出了种种建议。如:虎+山水、人物+山水、鹰+山水等,在学生的建议下,我找来了他们想要的资料,通过简单的辅导,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虽然这些画离专业的国画有一定距离,带有浓厚的儿童画味道,但画中融入了简单笔墨技巧,表现出了特有的笔墨韵味。有一个男学生,他画了两只憨态可掬的小老虎,形态各异、相互嬉戏,又运用青绿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活泼可爱、栩栩如生,有种现代水墨的味道。此时,我深刻理解了凡·高所说的要向儿童学画画的观点。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在教学《猫》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段猫的录像,在分析猫的结构特点后进行示范,学生在对猫的画法了解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绘画兴趣也越来越浓。
三、灵活运用风趣的语言,维持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风趣化,尽量接近学生的生活,这样他们才能够易于接受,也会使教师的工作得以顺畅进行。例如在指导学生练习用笔时,我常说:“笔,不能只有一种用法,要把它变成全能运动员,能跑、能跳、能翻、能滚……种种本事兼用,才可使画面变化无穷。”再如讲解如何将花形画得生动时,常说:“整朵都画得规规整整,必然显得呆板,其中总要有一、两个花瓣不规矩,像一个人似的,伸臂、踢腿,才显得生动。”这样,利用风趣的语言说明了统一中要有变化这一国画理论。让学生在一笑之余获得了知识,而且是难以忘却的知识。
总之,在国画教学中趣味浓厚,彩墨效果强烈,学生的绘画语言的应用及表达能力均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者应多动脑,勤动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真正使美术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国画兴趣,增加学习乐趣,使他们的经验得到丰富,心灵得到净化,从中感悟自然、人生,最终达到欣赏艺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