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技能教学的策略
2013-04-29林华
林华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得到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呈现出的各类错误和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值得思考、探讨、研究。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计算错因的研究,从学生、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相关策略,以期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同时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数学教学 计算技能 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所占课时比例居于首位,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认识数学也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
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只重视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关注了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
一、研究影响小学生计算技能的各种因素
据了解,影响小学生计算技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学生自身因素和教师因素。学生自身因素有:1.算法和算理不明;2.对计算缺乏兴趣;3.没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方面因素有:1.教材中编排的计算练习量少;2.教师轻视口算和估算;3.教师忽视计算能力的培养。
二、探寻提高小学生计算技能的实施策略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计算水平,根据对学生计算错因的研究,我们从学生、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了相关策略。
(一)强化学生日常训练
1.加强重点计算题训练
(1)20以内进位加法练习。让学生熟记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9(九二11,九三12,九四13,九五14,九六15,九七16,九八17,两个九18);8(八三11,八四12,八五13,八六14,八七15,两个八16);7(七四11,七五12,七六13,两个七14);6(六五11,两个六12)。实践证明,要求学生熟记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2)表内乘除法练习。表内乘除法是学生学习乘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重要基础。熟记乘法口诀,再设计相应表内乘除法练习题,定期定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2.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计算活动。
(1)评选“速算小能手”活动。为了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每月举行一次口算比赛,竞赛为5分钟做100道口算题,对能在规定时间做完并全部答对的学生给予“速算小能手”称号,并颁发奖品。
(2)开展“计算对答交流”活动。每天一次,抽5分钟时间同桌之间相互出题、口答,采取这样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又有助于融洽学生间的关系。
3.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指导解题步骤。①指导读题。多强调读题重要性,让学生避免因没仔细读题而造成错误。②指导审题。计算审题主要是审运算顺序和能否简算。③指导检查和验算。在平时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多渗透检查和验算的思想,让学生不断养成主动检查、积极验算的习惯。
(2)指导订正方法。当学生计算出错时,要求学生保留错误过程,分析错因,在错题边上用不同颜色的笔订正,这样给学生寻找错误根源保留样本,新的计算过程则成为寻找错误的参照。
(3)指导书写习惯。①字迹工整。书写时,要以“提笔即练字”为宗旨。②格式规范。格式混乱也是造成错误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书写格式的要求。③草稿清晰。a.让学生准备规范的草稿本,且定期对草稿本的使用情况做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打草稿的习惯;b.为学生设计“特制”的竖式本。基于学生列竖式时,数位较难对齐的思考,通过简单改变普通草稿本(横条本)的摆放,方便数位对齐,使用方便,减少错误。
(二)改进教师引导方式
1.适当加大计算题的训练量
(1)用好训练载体。组织学生每天早自修或课始用3~5分钟完成一页口算册,然后校对批改,错误的题目让学生订正后回批。同时重视《作业本》及书本上的计算训练。
(2)控制训练题量。每个学生对数字敏感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形成良好的计算技能所要训练的题量、花费的精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训练量的多少应该“量体裁衣”。
(3)进行专项练习。为了培养学生会看会想的能力,如简便计算除了让学生熟悉、灵活运用各类性质、定律之外,还应重点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数感。比如看到25即想到4,看到298想到300,等等。通过练习,学生对典型数字间的拆分、组合能达到熟练、灵活的程度。
2.加强易错题的比较性练习
为了加深学生对计算易错题的印象,每周安排一节专门的改错课,让学生在错题本上摘录一些计算易错题,然后上交老师审阅并整理出一些典型错例,供全班同学改错,老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讲评。摘错、改错练习不仅能使学生分清错因,改正错误,而且能达到预防错误的效果。
(三)支持家庭辅助训练
家庭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主要场所。布置合理的家庭作业、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家庭计算活动,结合家庭教育资源和家长的教育力量,可以配合学校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1.每日一练。家庭作业安排“每日2题”的计算练习,即学生每天回家在统一的自练本上做两道老师当日布置的计算题,由家长批改。
2.每周一练。在双休日完成50道口算题的训练任务,由家长计时并批改。
3.开展家庭竞赛。不定期组织“我和父母赛一赛”、“我给父母出出题”等活动,即由老师编拟两份一样的计算练习卷(含口算、笔算)让学生带回家,父(母)和学生各执一份,开展比赛等。
这些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与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良好学习习惯,又充分地利用了家庭资源,形成了教育合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内容上要灵活新颖。除了要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外,教师还应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因,持之以恒,从而迅速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