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华的“中产心态”
2013-04-29
大部分中产人士可能还买不起极高档的豪宅,也不会有自己的司机,但是看法国电影,喝红酒倒是可以做到。
最近内地网络热炒的白领新标准,按这一标准,能够称得上白领的,不仅要月薪2万元以上的收入标准,还要有房有车有闲有品,有独特的娱乐方式,有钟爱的时尚品牌……上述标准出台后,不少网友汗颜,自己拖了白领的后腿。
这个新标让笔者想起不久前,香港社会热炒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一番“中产论”,以及给香港社会带来的热烈讨论。
话说曾俊华在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后,被不少反对派议员指责,没有提供太多令中产人士受惠的措施,有议员更质疑他,不了解香港中产的疾苦。
这位“财爷”马上反驳说,自己不仅了解中产,而且本身家庭也是中产。他进一步解释,自己的父母是专业人士,而他本人在美国进修后回港发展,子女也是中产,儿子在酒店工作,每日要站立十多小时,因此作为父亲,他也相当了解中产的情况。
最后,曾俊华又解释说,他认为更主要的是,中产是一种生活风格,有人认为喝咖啡看法国电影的人是中产,他自己也喜欢看电影及饮茶,与一般中产没有太大分别……
以香港目前普遍的中产阶级人士生活来说,曾俊华关于赴美进修和儿子在酒店工作的经历,还可以让他们觉得“心有戚戚焉”,但是说到最后喝咖啡看法国电影,很多香港人便觉得有点不着边际,甚至是脱离了香港不少中产的现状。
需要解释一下,香港社会并没有统一的中产阶级标准,如果从“硬件”上来说,出身专业人士家庭或本身是专业人士,有留学海外经历,拿一份可以养活全家的工资,让太太不用上班可以在家教育子女,这些被不少香港人认为是中产标志。而如果从收入上来说,民间标准相差更大,但一般认为,整个家庭的月收入在8万至10万港元,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中产标准。
不过曾俊华自称为中产,的确会让不少香港中产阶级有自己“拖了新白领后腿”的感觉。香港政府的官员一直以高薪著称。曾俊华的月薪更是超过30万港元,以年薪逾3 60万元,官邸住在高档社区南区寿臣山,出入有司机这些标准来说,他的硬件已经远高一般中产家庭。另外,根据香港行政会议的申报纪录,曾俊华还拥有一个在美国纽约自用单位及一个在香港仔用作出租的单位,所以他自称中产,实时惹来非议。
不过如果从曾俊华以自己的生活态度来界定为中产,笔者认为倒不失是一种解释。大部分中产人士可能还买不起极高档的豪宅,也不会有自己的司机,但是看法国电影,喝红酒倒是可以做到。
说到此,不论是内地的新白领标准,还是曾俊华的“中产论”,在金钱标准部分,似乎都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笔者认为,在社会普遍倾向用收入、资产来界定不同社会阶层的时候,用生活态度来界定阶层确实属于另开僻径。当我们达不到收入的“中产标准”的时候,至少在生活态度上可以做到“中产标准”。
如果把上述讨论延伸一些到投资领域,相信对于不少散户投资者也会有所启发,即在投资的世界里,我们或许也应该要有点“中产心态”,过一种严谨但从容的生活。从不少从事投资的朋友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中产心态”在投资历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避免赌徒或暴发户心态
具体来说,在投资领域,什么样的条件和态度才构得上是“中产心态”?
首先要对自己的财务实力相当了解。能出国留学又是专业人士出身的人,当然身家是有一定积累的。从投资角度来说,当然是手头要有较多的闲钱,但是在心态上,又懂得分散和耐心等待。
不论是内地的新白领标准还是曾俊华的中产概念,给人第一感觉都是流动资金较多,收入较丰厚的一族。在闲钱较多时,这些人不会孤注一掷像赌徒那样押宝某只股票或是某一类投资工具,而是会选择多元化。另外一点,由于中产家庭往往需要有较大的其他开支,因此在投资方面,也需要有所节制。简单来说,用于投资的是闲钱,对于这些已经投出去的钱,即使出现重大损失,也不会影响到家庭生活。
反观不少散户,可能在财富标准上已经达到拥有闲钱的标准,但在心态上,往往还是拿不起也放不下。拿不起指的是不知道如何事前研究,然后分散投资,放不下是在真的发生亏损时,又不知道如何止损,也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是怪罪于所谓“庄家”、政府干预……
一位外资行的朋友介绍,在英国,不少有钱人(他们称为高净值客户)喜欢买对冲基金,他们的理念是,应该把闲钱交给那些比自己更擅长管理的人。但没有人保证对冲基金不会亏钱,实际上不少有名的对冲基金经理都有过滑铁卢,但是反过来想,如果是这些高净值客户自己投资,未必能好过那些专业投资经理。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隐含的心态,就是如果某只对冲基金把钱给亏掉了,自己也要甘于承担投资风险——只有这样想,才不会过度集中,而会把资金分散在不同的基金产品上。
反过来,不少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往往在选择客户方面标准也颇高,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自己的客户拥有良好的投资心态。有香港的对冲基金经理朋友介绍,自己所管理的对冲基金在选择投资者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对方是否非常在意这笔钱的短期收益。由于对冲基金的业绩波动通常较大,他所乐见的投资者是那些真正有闲钱的人,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急躁不安,更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生活,这样他们才会愿意长期地持有某只对冲基金。据悉他管理的对冲基金,在2008年最惨淡的时候也曾经下跌了近40%,但绝大部分股东都没有离场,到2009年的时候,该基金赚取超过200%的回报,股东当然也受惠。当然,前提是这些投资客户身家不凡,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便是投入的资金全部亏掉,也不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更何况只是40%。
做个爱学习的投资人
其次,不论是新白领或是曾俊华的中产心态,其实都隐藏着善于学习与热爱学习的含义。想必大部分人会认同,绝大多数靠奋斗发家的新白领或是中产阶级,都是较有知识的一群人,而且也是比较爱学习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投资知识有较高的求知欲,不仅会去了解经济或是政治事件对投资的影响,还会了解不同投资产品的风险所在。
笔者认识的一位从事20多年对冲基金管理的基金管理人便是一个例子。管理数十亿资元的资产的他20多年前,还只有计算机本科的知识。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先后摸透了复杂的债券与商品期货交易规律,然后又掌握了外汇和股票投资产品的设计和金融财务模型。回首起来,他说做投资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他本人特别喜欢了解各种投资产品价格波动的规律,以及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联动效应,而且花大量时间投入研究。
“当你对某件事务感兴趣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也不会觉得累。”他说。在早期,为了验证一些金融投资书本上的规律,他甚至可以好几天不睡觉,用不同的模型来测算同一个规律的可行性,这种体验让他迅速熟悉了市场规律。
除了股票与债券,这位老兄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同样斩获不小,投资的一些科技创投项目获得数倍的回报。但他往往并不图把项目上市IPO后退出,而是在有新买家时,只要出价合适,他便会退身而出。他的理念是,私募股权投资是流动性较差的一种另类投资类型,如果有较好的流动性机会,他会牺牲一些溢价空间。当然,他往往还会保留极小一部分股权,以图公司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作为散户,我们未必会有上述专业投资者的时间与精力,但是至少在自己有限的时间范围内,找一些真正的行家,花一点时间学习一下相关的投资知识,也是对自己财富的一种负责任态度——遗憾的是,笔者见到不少的散户,拥有大把的钱,但是他们兴趣的不是你告诉他某个上市公司从事什么行业,具体做什么业务,有哪些优势劣势,他们所要的只是一些买入的代码和卖出的价位。
所以说到底,做投资要有中产态度,就是对投资要先有一些认识及研究,亦对宏观政经大势有基本掌握,要令投资组合多元化,更宜采用较从容的态度应对,不把自己的投资孤注一掷,以免一旦做错投资决定可能要全盘亏损,而令自己产生太大心理压力,这样反而更容易下错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