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思政”观的教育哲学思辨

2013-04-29向健极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50期
关键词:教育哲学教学观大思政

摘要:高职院校的“大思政”观有五个方面的含义,即大视野、大课堂、大教材、大目标、大队伍。它既是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教学观也是方法论。从目标上看它主张从知识目标向人学目标转变,关注人的和谐发展,从内容上看它主张生活即是教材,关注思政教学的针对性;从教学队伍上看它主张全员育人,关注育人环境对人的潜在影响;从教学时间空间上看,它主张时间空间的现实、真实拓展,关注思政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哲学;课程观;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52-03

一、“大思政”观的概念及历史背景

(一)“大思政”观的历史背景

在论及高职校的思想政治(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背景时,不能不提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课程方案。即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1](简称98方案)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2](简称05方案)。到199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已经进行了20年,这20年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得益于与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引进外资等开放性政策,同时各种观点和思潮也不断涌入人们的头脑中,这些新的观念和思潮,从实用主义观点来看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是否能真正扎根于中国,用于指导我国的社会建设实践,人们还来不及加工和甄别。有的人全盘吸收,有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工,社会认识一时陷入混乱状态,党中央于98年及时颁布了思政课的实施方案,就是后来所称的98方案。98方案的出台,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体系、内容、方法上进行了规范,这是在关键时期对我国政治思想教育的一次正本清源,有利于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该方案的制定,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以清晰的逻辑呈现给青年学生,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因此,98方案是一次“内容”上的规范。它从学科的角度讲究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从国情出发,讲求指导性、实践性。

98方案的颁布,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政课教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明确了课程地位,二是明确了课程体系,三是明确了课程内容,四是明确了师资队伍和保障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方法及获取速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现实地作用于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思维。许多现象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思政课本上的原理,必须让学生在了解基本的政治理论常识的同时学会应用这些知识和原理去理解世界,这就是思政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问题。05方案在这一关键时刻出台,其主要思想就是加强与改进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改进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实效性的标志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年头脑中去,使学生自觉地应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更进一步明确政治课的课程目标,提高青年的社会认知能力;针对性的标志就是通过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使青年学生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高职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高职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要求从多个层面解决思政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这些层面包括:体系、内容、教师、方法、评价等。

在思政课改革的背景下,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追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思政”教学的概念。

(二)“大思政”观的概念

“大思政”观是将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转化的教学观和方法论。“大思政”观的“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视野。扩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与作用,目标与任务,内容与方法,环境与载体,指教育载体大。(2)大课堂。将狭隘的学校、教室扩展到了整个社会。将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指教学空间大。(3)大教材。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的较强的单一课本教材,扩展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并在分析生活活动的过程中,坚持教材的核心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指教学内容广。(4)大队伍。将单纯政治理论课教师扩展到全体教师队伍,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象牙塔中请出来,与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有机融合,并形成“大思政”教师队伍网络。(5)大目标。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从短的层面扩展到知、情、意、行的各个层面,从关注政治理论知识扩展到关注人的和谐发展。

二、“大思政”观的教育哲学思辨

“大思政”观既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观,又是思政教学的方法论。对“大思政”观的理解不仅要在理念上、方法上创新,同时,应从教育哲学的层面进行审视,为大思政观的正确实施打下坚实的教育哲学基础。

(一)“大思政”观实现了机械的知识教学目标向育人的人学目标转变,为实现课程的高级育人目标提供了哲学基础

人学,即关于人的本质、人生意义及人的行为准则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人生观、人治论、人的社会理想等问题。[3]“大思政”观的教学目标已从单纯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掌握转变为对青年学生的生活的关注,希望通过思想政治教学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够理解社会,融入社会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和谐人”。人文关怀是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大思政”观实现了由物本研究范式到人本研究范式的转换。这一范式的变革将带来思政课教学的根本改革。首先,思政课的目标从关注物的世界转变到关注人的世界,从社会是什么、世界是什么转变到人是什么,人如何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从而到人的精神解放,做一个精神上解放的自由人,关注人的生存质量。

(二)“大思政”观发展了思政教学的课程观,关注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提高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了教育学基础

中国最早的课程概念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课程指功课及进程,实际上是指学程。在国外,课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斯宾赛《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95年)中,由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意为学习的进程。[4]关于课程,有以下几种认识:

1.课程是教材。这种观点认为课程的任务就是获得各种知识。其特点是将知识系统化、科学化、逻辑化后,形成一门门的具体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存础知识,将知识的应用寄希望于学生自身的“感悟”。其优点是便于学生系统学习,不妥之处是知识的科学化与生活实际脱离,将学生自身的感悟看成是一种自觉行为,是否能够达到感悟的目的依赖于学生个体实践,是一种不完全的教学行为。

2.生活即课程。这种观点认为学生的个人经验就是课程,它的贡献是将课程的重点由教材转向了学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现代学校制度下无法实施,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同的。

3.课程是培养计划。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各种教学活动排列组合,给学生预先设定一种学习路径,也称为预设性的课程。这种观念强调课程的计划性,将导致教学教条化。

“大思政”的课程在前述三种观点上有以下几种发展:作为一门学科,从思政课的学科内容转而关注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经验和体验;作为一本教材,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中心,表现在学生根据自我经验建构知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表现为给学生创设学习环境,或者将学生引导人丰富多彩的现实环境中。作为一门显性课程,从关注学生的静态知识罗列——一种短视的、功利性的教育转向情感、态度等隐性课程——一种有远见的,长期的价值观教育。

(三)“大思政”的教学观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既是教学观又是方法论,为思政教学提供了学习心理基础

狭义的思政教学指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论课堂形式发生何种变化,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它是以教材为中心的知识逻辑线索。尽管在教学中也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也只是对“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哲学原理的形式应用,其主要目的是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偏离了政治课的人文教学目标。“大思政”的教学观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方法论。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5]

高校思政教学也离不开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做,对大思政而言,并不是工程术语,而是实践,是反思。教师应将现实世界与教学结合,在实践中教,学生应当将生活、社会与学习紧密结合,获取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通过“反思”加工,获得关于对世界的认识,并力求与现实世界“无限接近”,逐步达到与社会和谐的目的。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学习,充分扩展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思政教育人学目标的具体体现。社会即学校,拓展了政治教育的“学本”课堂,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活动,思政教育将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史实,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大思政”观的作用与影响

大思政观确立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人学目标,在广义的课程观的指引下,用生活作教材,用社会作课堂,全员参与育人,将对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产生深刻影响。

1.在课程内容上将理论、历史、生活中的一切材料将作为教学内容,呈现丰富多彩的形式。

2.在教学模式上将从讲授、灌输为主的形式向讨论、展示、实践、调查、行为养成等多种形式转变。

3.在教师队伍上将从单一的学科型政治理论教师的线型结构向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专业导师、学生自身等网状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的局面。

4.在学业评价方式上将从单一的考试评价向学习过程评价转变,由显性的短期成绩转向隐性的长期效果转变,实现05方案所提出的思政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5.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由线性的知识掌握向知识运用来分析社会,反省,在自我经验重构的基础实现自我转变,充分体现隐性课程的育人作用,实现思政育人的人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Z].1998-6-10.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Z].(教社政【2005】9号).

[3]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876.htm#10.

[4]http://baike.baidu.com/view/183341.htm.

[5]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髙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A159,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专项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向健极(1967—)男,湖北人,本科,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长,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学。

猜你喜欢

教育哲学教学观大思政
“第七号教室”里的“七号课程”(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研析及启示
马克思教育哲学思想的文本研究
诗心语文的“田园嬉乐”教学观
探析高中语文“实用说”教学观对学生的濡润
从教育哲学角度探讨水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