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
2013-04-29王国东
王国东
摘 要: 在低年级学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运用有限的文字,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作探讨。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习作教学 习作指导
新课标对小学生提出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阶段性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低年级习作教学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运用有限的文字,完整地表述意思。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习作教学的。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学生用稚气的童声背诵骆宾王的《咏鹅》,他们有的摇头晃脑,有的深入情境,我一下子被这琅琅的读书声感动了,取消了原来教案的内容,讲起了骆宾王的故事。在讲了这首诗的故事后,要求学生说一说喜欢这首诗的理由,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七岁的“神童”。我因势利导,说:“孩子们,你们也七岁,你们也能写出这样的诗,你们要听老师的话,要仔细地看身边的事,还要按老师的要求先记下来,好不好?”
“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态度是那样虔诚。紧接着我又向他们介绍了美国一位四岁的女作家,名叫多芬西·斯特雷特,这名女孩四岁就写出了一本著作《世界是怎样开始的》。我告诉他们,要成为这样的“神童”,必须认真观察身边的花鸟虫草,留心身边的任何事,并把这些听到的和看到的有意思的事记下来,这样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神童”,鲜活的例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成功的欲望。
教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体现了“课标”提出的低年级习作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对写话教学有兴趣为主”的教学要求。
二、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
小学生有很强的表达欲望,但许多学生的表达能力往往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教师不能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表达得不清楚,而轻视他们的能力,更不能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说,而要及时给予鼓励,绝不能漠然视之。
我在刚接手这个一年级班 不久,有一只麻雀在课间飞进了教室,被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抓住了。我进入教室准备上课,发现学生都用神秘的目光看着我。我问:“谁能告诉老师,课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们七嘴八舌地讲述了麻雀被抓获的经过。我对那个淘气的男孩说:“我看看这个麻雀,好吗?”我小心地抓住麻雀,说:“谁能详细地说说这只麻雀是怎样被你们擒获的吗?”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在大脑中进行了加工、整理,详细地把事情经过叙述了出来。
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他们提供展示锻炼的舞台。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新颖思路要高度赞扬,对于作文好在哪里,哪里还可以写得更好些,哪里还可以换一个更贴切的好词,要作出指导。
三、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说”与“写”是相互促进的。特别是对习作感到困难的一年级学生,更要注重由说到写的过渡。
教学时注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口头表达,把内容说充分了,把句子说通顺了,就要让学生下笔习作了。这样,就克服了学生在习作中的畏难情绪,能使习作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许有的人可能认为一年级学生会写的字很少,让他们写句子段落很难。我认为,这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已经学完了汉语拼音,不会写的字,都可以用拼音代替。学生有了说的基础,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就可以很顺畅地写作。
教师一定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学习规律,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从一个细节开始,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写的写明白。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写出一句或几句意思表达清楚的句子就行。
四、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快乐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每次习作,教师都要给予学生热情的回应,及时肯定学生习作的点滴进步,并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每次习作后,我都会选择几篇较好的习作,让小作者站在讲台上读给全班同学听,对写得较好的词句加以赞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汲取别人的优点,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一年级学生的作品,可以说是他们用世上最纯真的话语与我们交流,教师应该给予他们真诚的回应。在习作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看到成功。对于那些还写得不好的学生,教师要用鼓励的话语,激励他们。若他们能用好一个词,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就要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同时,我还设立了习作展览,把好的习作定期贴在墙上展览。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只有从培养兴趣着眼,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才能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发现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习作的方法和途径,扎扎实实地为今后的习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只有这样教学,学生习作时才不会“老虎吃天,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