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2013-04-29朱静
朱静
摘 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以期以此为戒,为新课标的深入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误区 教学改革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纷至沓来,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具体运用时却陷入误区。
一、语文作业——“熟能生巧”
调查发现,有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抱定“熟能生巧”的古训,给不堪重负的小学生留下许多作业。一个汉字一定要写几十遍吗?这是一项极为枯燥的作业,小学生会因此对语文课产生抵触情绪,再加上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条文、段落等,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说严重点,这对学生是一种摧残。
二、滥用提问,信口开河
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学生只要在课文中直接找到只言片语就回答,一点也不动脑筋。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有教师问:“故人西辞什么地方?”又问:“烟花几月下扬州?”这些问题令人啼笑皆非,不仅没有思考的价值,反而影响了诗的艺术性、整体性。在一堂好课中,教师的每一个提问都应该是有目的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就是通过一个个有价值、有深度的设问诱导学生学习,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热衷运用信息技术,削弱语言文本的解读
1.过于花哨,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考虑内容,盲目地加以使用,效果反而不好。如某老师上《翠鸟》一课时,使用了大量的教学媒体,又是录音,又是幻灯片。幻灯片数十张,除了几幅不动的翠鸟图外,其他都是文字思考题,再加上大小黑板十几块,又是放,又是挂,又是贴,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如同看戏一般。表面上热闹非凡,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被太多无关的花哨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反而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到重点处,知识的迁移、运用等教学目标往往难以实现。
2.机械呈现,淡化了读的作用。毋庸置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语文教学的视野扩大,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成功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在实际教学时却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教师们普遍热衷于图像媒体的应用,往往一节课一“点”到底,似乎多媒体课件运用得越广泛,就越意味着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其实,以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语言文字教学的高科技工具,不能取代对语言文本的解读。文学本是语言的艺术,它以文字为媒介,借助文学形象抒发情感,表达思想,阐明事理。图像化的过于应用,无疑淡化了对文本的研读,文学形象个性化的解读便无从体现。
四、课堂评价最好的方式是表扬
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当表扬鼓励在课堂中发挥其重要作用的时候,不当的现象又随之出现,如:
1.语言苍白。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经常是“太对了”、“真棒”、“好”、“了不起”……让人感觉老师的语言空洞。体态语言也要适当,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手势,只要富有真情实感,就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从而备受鼓舞。
2.滥用表扬。课堂中不管问题价值大小,不管学生回答的含金量多少,教师都是一个口吻:对、不错、好、太棒了……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教师应脱口而出地随意表扬。表扬过多是评价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习以为常,导致学生随意应付。一个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回答出的问题如果给予过度的赞赏,就会使学生怀疑老师的真诚。
3.评价不中肯。我们倡导赞赏,但不是无原则地赞赏。要勤于赞赏,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对其中的点滴创新思维也要肯定。但老师要真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明辨是非,尤其是对知识上的认知对错要有明确的评价,千万不能含糊其辞。而课堂上一些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准确抓住要害,对其精彩处给予赞扬,对其不当处给予点评,总是以“不错”、“很有想法”等一概而论。
五、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写”即是写作,“习”则是习作。顾名思义,写作是指写文章,其过程重在“写”,它对写作者的要求是一步到位的,要在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比较高而全面的要求;习作则是指学习写文章,其过程重在“习”,即学习,它对学习者(主要指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写作和习作,两相比较,它们对写者的要求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2.作文训练的以“篇”代“片”。这里的“篇”指的是完整的一篇文章;“片”则指的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断。由于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因此导致作文训练陷入以“篇”代“片”的误区。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随便翻开小学语文教材的作文训练题目要求、教学大纲特别是最新颁发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作文训练要求,三、四年级除了写一些书信、便条之外,大多是一些片断的练习;五、六年级亦是以写片断为主,最高的要求也是“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0分钟写出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都是符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的。但是,综观我们当下大部分的小学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大多要求学生写完整的一篇文章,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作文训练的难度。让初学写作文的学生一步到位,一开始就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无异于要一个连爬都还没学会的婴儿马上站起来走路一样。这样做,学生写作文不“怕”就奇怪了,教师教作文不“难”就奇怪了。
教学改革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际效果,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实实在在,为新课标的深入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