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报副刊更耐读更好看
2013-04-29张斌
张斌
【摘 要】面对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冲击,党报副刊必须顺应变化,做出应对。一系列的改版,为副刊带来了新转机。改版不只是版式上的创新,更是副刊内容的变革。通过各个板块的重新组合,力求在新闻的“副刊化”和副刊的“新闻化”方面探索出一条纸媒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副刊 本地化 新闻化
报纸副刊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文学副刊,而是进入了大副刊时代。从《阜阳日报》的副刊发展来看,2009年和2013年先后两次改版,这两次改版不仅是版式的调整,也是内容上的变革。
一、副刊本地化
改版前,《阜阳日报》的副刊有《文化娱乐》、《环球博览》等版块,改变后副刊全面本地化,增加对本地新闻的延伸报道。
两次改版,副刊通过各个板块的重新组合,力求在新闻的“副刊化”和副刊的“新闻化”方面探索出一条发展新路。
第一次改版后,版面设置有《文化》、《教育》、《农村》、《民生》、《消费》周刊、《休闲》周刊等。2013年又正式推出《城市》版。目前的板块设置是一周6个正报3版,2个周刊,《休闲周刊》周二刊发,《消费周刊》周四刊发。具体板块如下:周一《农村》,周二《城市》,周三《教育》,周四《文化》,周五《民生》,周六《平原》(文学副刊)。《休闲》周刊为4个版,分别是休闲、颍人情感(文学副刊)、史海钩沉、军事,周四的《生活》周刊则有消费、健康养生、互动百姓、视点(读图版)。所有板块中,只有史海钩沉、军事这2个是网络版。副刊“新闻化”,带来了整个报纸板块的变革,使得三版不再是纯粹的文艺副刊,而是关注民生、包罗市民衣食住行、休闲消费的大副刊,在引导消费、服务生活上体现出贴近性、服务性、引导性和趣味性。
二、副刊“新闻化”
现在的副刊进入专副刊时代,不但有副刊还有专刊、特刊等多种形式。要做得更好看必须在深度报道、观点阐发、引导舆论在上功夫。①
副刊由于受出版周期所限,新闻的时效性不如新闻版强,但必须围绕新闻找选题,做策划,以新闻性保持其可读性、服务性和时代性。以《城市》版为例,虽然问世时间并不长,但能够根据每一时期的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确定新闻选题,体现了副刊也能够与时俱进的特点。2013年以来,我们推出了《阜城公厕少 街头如厕难》、《高清电子警察“上岗” 带来交通秩序新变化》、《阜城停车难引发乱停车》、《跟踪阜城垃圾清运之旅》、《放心早餐惠百姓》、《停车收费新规实施探访》等稿件,引起读者关注,起到很好的社会效果。为了使报纸更贴近更好看,《城市》版还推出了“三百六十行”、“城市人物”等栏目,将视角对准我们身边的小人物,展现城市生活各个领域的从业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让普通读者觉得党报的新闻也可以对准基层老百姓,让他们觉得很亲切很可信。
1、副刊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加强新闻策划,一是要关注新闻事件,二是注重挖掘背后的新闻价值。②副刊编辑既要学会从新闻中找新闻,也要注重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比如今年春节期间,编辑发现阜城的一些街道垃圾堆积严重,市民对此产生了困惑。编辑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现象,立即请记者采访,探寻原因。记者很快通过采访得出原因,由于春节期间,阜城产生的生活垃圾比平时明显增多,尤其是节日期间的鞭炮、各种烟花礼炮纸屑,饭、菜、包装袋等生活垃圾大量产生,没有及时清运,同时加上小区物管人员放假等原因,造成一些地方垃圾堆积。3月5日我们及时推出了《节日垃圾增多 城市文明受考验》的报道,及时解答了市民的疑惑。同时配发的言论又对市民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了批评,都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接着,我们还推出了后续报道,3月26日又刊发了《跟踪阜城垃圾清运之旅》的延伸报道,这次记者跟着全城垃圾转运走一圈,让老百姓对阜城每日产生的垃圾量有所了解,并且知晓了垃圾出城的全过程,体会到垃圾清运人员的工作辛苦,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2、副刊“新闻化”对编辑提出更高要求
副刊的“新闻化”,不仅要求要有一支善于走基层、善于发现新闻的出色记者,也要求副刊编辑具有敏锐的新闻敏感和善于策划善于组织的能力。
因此,副刊编辑必须做一名学习型编辑。笔者认为,学习型编辑应该从两方面来培养。一是必须具有广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编辑具有良好的版面策划能力的前提。二是培养编辑对未来事物的预见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城市》版是个全新的版块,不像农村、科教、文化等版块有固定的报道对象和范围,所以每一期的报道内容编辑策划起来颇有难度。它要求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社会生活新事物的敏感性。有效的方法是广泛浏览相关报纸,从网络上找线索,并且还要经常出去走一走,决不能在办公室“闭门造车”。
作为《城市》版编辑,版面的每期主题都事先有规划,并且尽可能地拟好提纲和要点。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和记者一起去采访。在参与采访的过程中,不但可以熟悉整个采访过程,从采访对象身上学到东西,还可以通过采访,了解到社会的丰富多彩。
3、副刊“新闻化”与新闻版的区别
副刊一直以来都肩负着和新闻版块不同的使命。党报副刊的优势在于其知识的科学性、信息的权威性、思想的深刻性、形式的艺术性、语言的文学性,有高水平的作者队伍,有高素质的读者群体。其读者,一般是党政干部、白领阶层、大专院校的老师学生等。③
报纸副刊的品位是毋庸置疑的。副刊的“新闻化”,有其相应的特点。
一是副刊的新闻是有故事的新闻。它必须更耐读更好看。不是一般的消息报道,而主要是深度报道和现场感很强的记者见闻和观察思考类稿件。
二是副刊“新闻化”要保持一定的文学性。要求版面文章的风格、语言上更讲究遣词造句,更优美生动。
三是副刊“新闻化”可以根据时代的主题,策划热点话题,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表达和阐述新闻版难以深化的社会热点。报道形式上可以采用照片、漫画、言论等多种手法,凸显副刊版在做新闻方面的优势。
四是可以围绕一个时期的报道重点,安排版面内容,并且可以选用各种版式语言进行创新和美化。
五是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容易倾听群众心声来做老百姓感兴趣的新闻。读者可以来信来电咨询问题,副刊也可以针对读者疑问请有关专家答疑解惑,体现更强的贴近性。
三、权威评论为副刊加分
副刊“新闻化”有一个重头戏——评论。为了使做本地新闻的副刊更好看,抓好评论板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阜阳日报》尚无专门的时评板块,副刊做好评论,发出自己的声音,充分发挥思想和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及时发出主流权威的声音,努力成为观点纸和思想库。
以《城市》版为例,开设了2个评论栏目,“城市一周”和“街谈巷议”。前者是关注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一周内发生的新鲜事和现实问题,采取“观点+事实+分析”的述评方式采写稿件,后者是讨论大家关注的城市话题、生活话题、社会话题。评论是面向社会的,所有读者都可以投稿。更重要的是,为重要新闻配发评论,这为解读新闻、舆论指引起到很好的作用。编辑在这方面富有责任。版面编辑写评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较熟悉新闻,是阅读该条新闻报道的第一读者;编辑熟悉当前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政治导向上容易把握;编辑写评论可以根据版面要求决定篇幅大小,同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版面灵活调整,更容易操作。
新闻评论之所以在版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当下媒体竞争的特点有关。有人提出,眼下新闻媒体的竞争已经从信息量竞争阶段进入“观点竞争”阶段。简单地说,如果说新闻是满足读者“知其然”的需求,那么,评论满足的则是读者“知其所以然”需求。所以,副刊新闻化的一个要求便是加强版面的评论分量,让版面发出声音,让副刊更加好看,让纸媒更有力量。“包括评论之内的优秀新闻作品不仅是对新闻实践的检阅,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实力的展现。”所以,在做好新闻的同时,按照同样创优的行动去打造评论精品,也是每一位副刊编辑应该努力的方向和长期坚持的道路。
四、文学副刊的坚守和创新
在副刊本地化的大形势下,原有的文学副刊也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平原》版是《阜阳日报》的一个老品牌,创办于1958年1月,定位为综合性文艺副刊,主要编发散文、诗歌、随笔、杂谈等。除了继续坚持原有的定位之外,还不断进行微调。
一是淡化文学性,强化现实性。在新形势下,不仅面向文学爱好者,更面向所有的读者。在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这个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以本地作者为主,突出地域性特点。打造颍水之滨之类栏目,注重本土乡情乡风的挖掘与写作,与广大读者拉近距离,体现接近性。
三是加强编采互动,经常开展主题征文、约稿活动。
报刊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报纸副刊,既不是单纯地姓新(新闻),也不是单纯地姓“文”(文学),是复姓“文新”。文新结合,正是报纸副刊的方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丁振海说:好的副刊本身攻守兼备,攻守平衡。在新媒体对媒体格局的变革中,有人认为传统报业进入历史的衰退期,做出了报纸消亡论的断言。对纸媒而言,当然要积极应对,不能坐以待毙。党报的应对之策除了要积极加强对新媒体的使用,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编辑记者队伍的建设,加强选题策划、加强深度报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满岩,《大副刊时代的到来》,《新闻与写作》,2013(4)
②郭志英,《如何加强报纸副刊策划的新闻性》,《新闻采编》,2011(2)
③张孺海、熊唤军,《报纸文学副刊的新闻化特征》,《新闻前哨》,2009(10)
(作者单位:阜阳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