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伊朗人说“中国”

2013-04-29蒙启宙

今日文摘 2013年6期
关键词:波斯语伊朗人老大爷

蒙启宙

伊朗和中国都是最早参与全球化的文明古国,早在2500多年前,中伊两国就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连结在一起,和睦交流、互通有无。中国是伊朗目前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漫步伊朗的城镇乡村,举目望去,马路上跑的汽车、路灯、变压器、售报亭、地下里“钻”的地铁等等,到处都充满了中国元素,伊朗的大小巴扎(市场)内中国商品琳琅满目,从家用电器到各式各样的服装,应有尽有,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中国产品已溶入了普通伊朗人的生活中。

尽管如此,目前到伊朗的中国人并不多,主要是中资机构的管理人员和一些做商贸的中国人,懂中文的伊朗人少之又少。因此,能接触到中国人的普通伊朗人不多,普通伊朗人对中国既不太了解但又很想了解。

有一次去伊朗的古城设拉子,我连续向好几名伊朗男士介绍我是中国人,他们竟然瞪大眼睛望着我,“China?”“Chinese?”然后笑着摇摇头。倒有一名出租车司机醒目,他虽然不知道“China”却知道“Peking”,在把车开前了10多米后又把车子倒回来,双手竖起大拇指笑着对我说:“Peking,great!。”

于是,中国领队急忙在车上给我们补课:“Meng qi li si deng”(波斯语“我是中国人”意译)。这一下子可真灵,在波斯波利斯的一个汽车售票亭,一位老大爷售票员竟然知道“Qi li”(波斯语“中国”意译),并热情地向我献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

伊朗的男士很热情好客,见到你背着照相机站在路边,会停下来主动跟你打招呼、握手,或摆好姿势让你拍照,有些甚至还会主动要求与你合影留念。与男士的热情好客相反,伊朗的女士显得很传统,不会主动跟你打招呼,看见你举起照相机对准她时,还会用头巾往脸上一遮,拒绝你的拍照。

但也有例外,在伊斯法罕的伊玛目广场,伊朗的女大学生三三两两地坐草坪上。我试探地跟她们打招呼,“Meng qi li si deng”,然后我们便交流起来了。伊朗人说的是波斯语,外语的教学模式与我国差不多,英语水平不算很高,这下我可乐了,她们说她们的波斯英语,我说我的中国英语,不懂其意便用手势和身体语言补充。她们应邀与我拍照留念,只是一再叮嘱我千万不要把照片放在互联网上。在与另外一名女大学生交流时,她竟然要把自己的午餐让给我吃;还有一名读美术的女大学生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即兴画了一幅“咖啡猫”送我留念;在一次留言中,我把“China”写成“Chian”,伊朗女大学生立即就发现了。

伊朗人对中国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很想知道中国人家庭成员有多少,生活水平怎么样,居住条件好不好,来伊朗逗留多少天等等。在设拉子,一名骑摩托车接女儿上学的男士在我面前风驰而过,发现我背着照相机站在马路边时,便把摩托车开回来,知道我是“Qi li”后,便主动介绍说他有一个女儿,接着问我一家子有多少人,我还以为他问我同行来伊朗的一共有多少人,便举起了十个手指头,他看见后张大嘴巴,舌头都要快掉下来了。

阿比亚内是一条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小村庄,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上,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村民们至今还保留着上千年的生活习惯,看见陌生人会连忙把门关上,如果你举起照相机,他们会举起木棒驱逐你。但是一句“Qi li”敲开了一名老大爷的家门,并使他带我参观了他家包括地窖在内的所有房间。在他的动员下,她姐姐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和我拍照留念,一些保守的村民们也在他的动员下纷纷围过来,“观看”我这个第一批走进村庄的中国游客。

当我回车上,把抓拍到的照片与“走散”的团友分享时,他们都十分羡慕,我微笑地告诉大家“Meng qi li si deng”。

(广建行荐自《环球》)

责编:天翼

猜你喜欢

波斯语伊朗人老大爷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集中营里的波斯语
浅谈哈萨克语中的波斯语借词
疫情来袭,伊朗人抢购姜黄藏红花
不认识路
奖励
买草莓
认识了
瞄准
元代“诈马宴”研究回顾*